學達書庫 > 還珠樓主 > 雲海爭奇記 | 上頁 下頁 |
五二 |
|
堯民年來官情原本淡泊,複經良夫、新民力勸,決計潔身全軀而退,辭官歸隱,只不願連累黃應璩和長樂縣兩個門生屬吏。三人徹夜熟商,經良夫想出計策,一面命人進京打點,一面把閩、長兩縣召來,授以密計,應付仇敵,並說:「我已歸遂初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勸令暫時先己告病引退,以免危害。二人一聽,也害了怕,均都依言行事。各費了無數心力,勉強挨了數月。仗著異人報警,得信尚快,居然搶在頭裡。言官參奏堯民未成,反得了一點小處分。閩、長兩縣一面告病,一面竭力提防,總算化險為夷,平安卸任,不敢在省裡停留,各自設法另行謀幹去了。風波平息,堯民辭章早到京裡。那些仇家沒參得動他,仇恨越深,正打算示意閩、浙督撫聯銜參奏,閩撫更是不肯甘休,難得他自肯知難告退,自是稱心,聖眷只管優隆,終為權好所惑,准了奏摺,原品休致。 堯民存著戒心,退志堅決,發奏摺時公館未退,家眷悄悄先行,跟著起運書籍行李。等新任到來交代,原已辦好相候,從容度過,假作因病謝客,實則第二日便派了兩名老家人暫守空房,隨後再走,自和兩個幕中良友、得力家人張福,輕車簡從,微服宵行,離開福州省城,往永康故鄉進發。三人行在路上,只說事機縝密,仇人決不至於覺察。誰知閩撫所延惡賊也頗機警。起初行刺原為閩撫忿極相拼,及見人已辭官,省裡行刺難免要擔處分,路上便可推之盜賊。好在院衙內這類充刺客的人物又有的是,又見上次陷害堯民,對方好似未卜先知,應付裕如,越發加了小心。一面改變方略,一面暗命心腹不分曉夜窺伺行蹤。堯民這裡剛走,閩撫早得了報告,立派兩撥謀勇兼全、與沿途綠林中人通聲氣的刺客尾隨下來。 堯民等三人,因閩、浙交界好山好水甚多,沿途正好就便登臨,還在睡裡夢裡,這日行經延平府城外。延平古名劍州,地居閩江上游,乃閩。浙水陸兩運要衝,官驛所經,江中木排商船往來如織,市廛甚為殷富,堯民因在路上聽說江邊有一臨江樓,菜看茶點均負盛名,忽動酒興,想去痛飲一頓,在當地歇上一日,少烷征塵,再往浦城趕去。良夫新民也未勸阻。 好在沿途都是官道大路,盡多繁盛之區,一行所用舟轎車馬,為了避人耳目,都是相度情形,隔縣零雇。當時先尋了一家中等客店住下,開發輿夫,命張福看家,自在店中要吃的。賓主三人一同問路,往臨江樓酒館中走去。到了一看,那樓面江而建,正當鬧市之中,分上下兩層,共是三間門面,設備甚是富麗。這時正當中午飯時,雅座業已賣滿。還算堂倌有點眼力,看出三人氣度不似常人,另眼相看,設法把樓梯口那間小雅座,向兩個要走未走的熟茶客勻讓出來。 三人入內坐定,先要了一碟肉鬆、一碟紅糟鰻魚、一碟燴鮮蝦、一碟涼拌珍珠筍、一斤竹葉青,先飲了一陣酒。良夫在閩較久,歸他想菜,又要了炒鮮蝦仁、糖炒白鮮、蝦於筍片、餛飩燕皮、紅燒魚皮、銀肺湯六樣。堯民嫌少,叫堂信再報拿手的菜,堂倌剛報了兩吃琵琶蝦和芙蓉雞圭,忽聽外室有兩人說話,都是北京口音。一個說道:「你說這事夠多新鮮,就這一會的工夫,四個大活人,他媽屬螃蟹的,楞會橫著就顛啦!」 一個答道:「你這是多餘,操這份心於嗎,他反正得打浦城、仙霞這條路走,前站不還有趙爺他們侍候不是,咱們哥幾個,誰還分誰,誰辦下一樣?只交得上差就得。聽說這館子怪不錯的,樂得歇歇腿,吃頓好米飯,再追上去也來得及。我在福州這幾年,口味也隨了人家啦,什麼腥的臭的,滿沒聽提,你怎麼著?」 一個道:「我倒也能湊合一氣,可是先提那檔子事別瞧著容易,我這幾天真犯嘀咕,心老不定。」 底下聲音便小了下去。良夫聞聽,首先心動,忙和堯民一使眼色,音放低,把學來的閩語告知堂倌:「不必報了,只撿好的拿來就是。 一面起身,由簾縫向外愉看。只見近側不遠,緊貼樓柱一張桌旁坐著兩人。對面是個麻子,身材高大,紫黑臉膛,額有刀瘢,濃眉如刷,二目凶光外射,滿臉豪橫之氣。另一人也是個梢長大漢,只比麻子身材瘦些,背向雅座,看不見臉。時雖深秋,南方地暖,二人都把長衣脫去,身上只穿著一身夾襖褲,都是上面密扣緊身,下面絲帶綁腿,青布襪子,虎頭皂鞋。桌旁椅上斜靠著兩件行囊,粗只尺許,卻有三尺來長,二人長衣搭在上面,內中好像包有兵器,一望而知是北方豪強之士。 堂倌剛把酒菜送上,看神氣剛到不久,良夫何等機警,一聽二人所說口氣,便想起泥中人告密信上,曾有對頭著人行刺之言,料定堯民行蹤已被對頭發覺,派刺客暗跟下來,並還不止一撥。因避嫌疑關係,不在福建境內下手,意欲尾隨到了閩、浙交界山野無人之地再行發難。只不知二人既是如影隨形、寸步不離的跟隨,适才住店開發輿馬,並未覺察隱避,二人怎會同失迷了所追人的蹤跡?好生不解。 見二人已在狼吞虎嚥,大吃大喝,不再說話。又見堂倌端了適要的菜快進房來,忙即歸座,等堂倌放菜去後悄悄告知堯民,新民。二人本也聽出有異,心卻鎮定,便商量脫險之策。新民先主張乘刺客走迷之際,由當地改道,或雇舟船溯江上駛。 良夫答道:「不妥。刺客不只外邊這兩個,他們認得我們,我們卻不認得他們。一則敵暗我明,二則敵人羅網周密,我們俱是文人,不但手無縛雞之力,連長路都走不動。舍卻官驛正路,便須由仁壽入山,走武夷山中樵徑,仍須由仙霞關出境,他派人在關口要路上一堵,便難逃脫,並且這條路,我只在前往幕中時遊過一次,也未走完。風景極佳,但是險峻之處太多,有時連個樵徑都沒有。 東翁平日養尊處優,望六的人偶然乘興遊山,健步登臨還可,這般險路如何走得、全省都在對頭勢力之下,刺客都是武勇之徒,一發覺我們失蹤,自必追騎四出。我們白受許多辛苦,走個二五天,他只一天便可追上。尤其我們的行止氣度不似常人,一望而知,怎麼改扮也逃不過江湖上人的眼裡。要改道,只有就這裡沿富屯溪溯流西上,經邵武、光澤,改道江西邊境,越過大杉嶺,再繞出上饒、廣信,由玉山縣回浙,可以免過仙霞關要口之險。但是路程要遠出好幾倍,難道人家就想不到?終歸不是萬全之策。」 堯民拈髯微笑道:「二位老弟快吃罷,酒菜都快涼了。事緩則圓,死生有命。自問生平並無隱匿,或者不致遭人兇殺。此中只宜飲酒,何必為此鼠類敗人清興?有話少時再商量。來來來,大家同幹這一杯。」 新民聽他語聲頗高,恐被外面刺客聽去,大吃一驚,連忙勸止,手按簾隙外視,那二人正在賭酒豪飲,似未聽見。方想說險,見良夫面有笑容,也和堯民一樣,不以為意。心中奇怪,因良夫也在勸酒,料有佳謀,不便再問。三人酒量都好,這酒添了一斤又一斤。容到盡酣,飯座都散,換了一堂的茶客,兩個刺客也早吃完走去。三人各吃了一碗煮米粉,會賬回去。 路上留神查看,街市甚是熱鬧,來往行人都以上著為多,沒見一個異言異服的北方人。估量刺客,定照所說,往前途趕去。當下回到客店,張福開了房門,泡上香茶,重又談起前事。堯民先道:「二位老弟,我覺得禍福命中註定,這不是躲的事。」 良夫也道:「此言對極,與其白受顛連辛苦仍落賊手,還不如從從容容,到了仙霞關再打主意的好呢。」 新民只當二人适才那麼從容談笑,有什麼高明主意,一聽還是得過且過、聽天由命的辦法,不覺失聲驚道:「這如何行!對頭處心積慮,埋伏重重,還欲刺殺我們。不趁此時早打主意,朝他相反的路改道,怎還尋上門去送死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