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易 > 尋秦記5 | 上頁 下頁 |
五二 |
|
次日早朝,由於立春將至,新的一年快將來臨,秦廷上下集中討論有關財政開支的各項問題。呂不韋掌管財務,準備充足,於一個月前向小盤提交洋洋萬言的「預算案」。總的來說,呂不韋是加重賦稅以增加國庫收入,主要用以應付即將而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和建造鄭國渠的開支。這些天來小盤、李斯、昌平君和王陵不時密議,集中討論財政的預算。項少龍對此一竅不通,又因要應付管中邪之戰,故免了參與之苦。呂不韋再詳細解釋一趟整個預算案,文武百官已站了足有兩個時辰,小盤格外開恩,使人搬來地席,賜各人坐下來。 呂不韋述說完畢,意氣風發道:「理財之道,在於應加則加,應減得減,用得其所。今我大秦國庫充盈,積粟如山,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自應多開財路,廣增賦稅,奮勇東進。只有多占土地,我大秦方可繼續強國強兵的策略,此實我大秦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統一天下的良機。」 朝臣紛紛附和。朱姬始終非是這方面的專門人才,只有點頭的份兒。項少龍聽出呂不韋隱有秦國之所以有今日,全歸他功勞之概。他當然不希望秦國全力東進,不過卻沒有駁斥呂不韋的口實,只有暗暗氣惱。幸好小盤顯然與李斯等商議後另有想法,一直沒有表示同意。 蔡澤、王綰等紛陳己見,歌頌呂不韋的英明神武、治國有方,小盤淡淡道:「左相有何意見?」 昌平君振起精神,站起來移到殿心,面向朝階上高踞而坐的小盤、朱姬、呂不韋三人道:「我大秦朝自孝公敗楚魏之師,舉地千里,惠文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牧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昭襄王強公室,杜私鬥,蠶食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至今更新得東三郡,誠宜先行富民之策,鞏固所得之地。兼之現在鄭國渠築建在在需財,大批農民因被征作渠工,致荒廢生產,故增賦之議,還請儲君三思。」 小盤尚未有機會表示意見,王綰冷笑一聲道:「左相此言差矣,我大秦乃天府之國,進可攻,退可守,關中左淆、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故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兵源糧草補充無缺,建鄭國渠只是九牛一毛,只巴、蜀兩郡已足可應付。請儲君明鑒。」 蒙驁介面道:「我大秦自昭襄王以還,奮力東進,不僅取得趙、魏、韓、楚的大片土地,且大少戰數百次,殲敵將士百萬以上,大大削弱東方諸國的戰鬥力量。目下東方六國民不聊生,族類離散,亂極思治,際此眾弱而我獨強之時,我大秦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若不趁機舉財擴軍,錯失良機,豈對得起諸先王乎?」 項少龍見昌平君不住色變,心知不妙。 昌平君雖是饒有智謀之士,但礙於經驗,仍非是呂不韋、王綰等人的對手,到達辯論的某一階段,便難以為繼。這次呂不韋的新財政預算案,實在是個奪權的周詳計畫,使呂不韋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徵收賦稅,添加新稅項及擴展軍隊。一旦小盤和朱姬批下來,呂不韋將可為所欲為,利己損人,像桓齮這類將領,則更要看他臉色做人。小盤或可管得到咸陽的三大軍系,但咸陽外的軍隊,則變相地由呂不韋控制,所以在此事上是非爭不可。 昌平君發一陣呆,忽地哈哈笑道:「有請李斯大人把研究所得,奏稟儲君。」竟把李斯擺上臺來。 項少龍和小盤登時放下心事,知此乃沒有計策中的最佳計策。本來以李斯的長史身份,只等若小盤的秘書長,負責為小盤處理文書,但昌平君既點名由他出來表達意見,旁人很難反對。王齕、王陵等屬武將,帶兵點將,自是出色當行,但說到政治經濟,遠非呂不韋、王綰等的對手,像項少龍般幫不上忙。只有李斯這名垂千古的名臣,是最適合的人選。 李斯心中暗喜,欣然走出來,到了殿心,代替昌平君後,先依足禮數,然後油然奏稟道:「統一天下,乃我大秦國策,此事當無人心懷異議。惟施政有若怒海操舟,稍一不慎,重則舟覆人亡,輕亦民變禍連,故絕不可操之過急,其要在體察民情,因情施政。」 蔡澤顯然一點看不起李斯,帶點不屑口吻道:「老臣等在仲父指示下,遍察我大秦各郡,因地制宜,厘定賦稅,絕不會輕忽從事,長史大人實在過慮。」 呂不韋捋須笑道:「長史大人若有機會親體政情,方能明白本仲父這次呈上儲君的建議書,確為窮無數人力物力而得來千錘百煉的成果,我大秦之興,盡在其中矣。請儲君太后賜准,好立即推行。」 眾臣紛紛附和,昌平君等則眉頭大皺。只有項少龍心中篤定,知道李斯必有反擊妙法。 果然李斯從容笑道:「所謂體察民情,必須有實據支持,始能令人信服。若照仲父提議,諸郡之中,以巴、蜀兩郡增稅最苛,此便是萬萬不行。」 呂不韋想不到李斯竟敢公然頂撞他這個舊老闆,色變不悅道:「富者增之,貧者減之,此乃賦稅之金科玉律,巴蜀乃天府之地,我大秦資其富,用兼天下。長史何有此言?」 李斯絲毫沒有被他的疾言厲色嚇倒,好整以暇地昂然辯道:「巴蜀不但是我大秦根本,還是戰略重地,其地兵甲,若由岷江順流而下,五天可達楚郢,乃統一西南和伐楚的必爭之地,為可鞏固巴蜀,必須因情施政,改采優寵之策。但微臣卻在仲父的建議書看不到此點。」稍歇後更胸有成竹般道:「要知巴蜀雖資源豐富,卻是地廣人稀,民智較低,很多地方還是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若驟增其賦,恐怕一旦超過其負擔能力,反因加得減。其次巴蜀土著種族眾多,強悍善戰,若激起民變,縱能平定,必大傷元氣,加深仇隙。故不若減輕賦租,使人心歸向,始是上策。微臣之議,立足點在於巴蜀的戰略性更勝於其經濟上的考慮,請儲君、太后和仲父明察。」 小盤龍目立時亮起來,奮然道:「李卿所言有理,先還富於民,然後再取富於民,始是正略。爭天下豈在乎一年兩年之短長,何況左相言及鄭國渠耗費一事,絕非九牛一毛,若抽空巴、蜀兩地資源,會激起民變,那寡人就愧對先王。」 項少龍暗暗叫絕。李斯厲害處就是改由戰略方面批評呂不韋,且集中彈藥只攻一點,但卻予人感覺到整份建議書處處漏洞,皆因未能體察民情之故。小盤更不愧未來一統天下的名主,打蛇隨棍上,借機以鄭國渠來否定呂不韋的增稅政策,他這麼說出口來,除了呂不韋等有限幾人外,誰還敢堅持異議。 呂不韋仍未有機會說話,李斯續道:「現今初得東三郡,只是減稅,仍未足以安民,微臣之議,最好減輕刑罰。我大秦目下不是患無刑,而是患刑重。盜一錢者重罰,知情不報者罪同,輕罪重罰,刑何以苛,對巴、蜀等蠻夷眾多又或新郡新民之地,刑苛只會釀成民變,于我大秦一統天下大大不利。」 這番話已超出呂不韋建議書的範疇,但在一統天下的大前題上,卻沒有分毫離軌,顯示出李斯的見識,實非呂黨能及。 呂不韋雙目凶光連閃,手足無措,李斯侃侃續言道:「富國之策,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用之得所是也。像巴、蜀之地,地廣人稀,人才缺乏,但如能徙富民于巴蜀,刺激工商、資我本土,兩地振興有望。我大秦始能得其利,足用之以並天下。」 小盤聞之大喜,拍案叫絕道:「李卿之言對極,眾卿還有何話可說?」 呂不韋等措手不及,面面相覷,無詞以對,出乎眾人料外,嫪毐離座而出,跪伏地上,恭敬道:「李大人之賢,可比商鞅而尤有過之。微臣斗膽請儲君破格賜准李卿,依仲父之議,重新厘定賦財之策,請儲君明鑒。」 此語一出,立時全殿譁然。只有項少龍明白嫪毐如此幫忙,實是要報呂不韋昨夜的三箭之仇。呂不韋雙目厲芒電射,狠狠瞪著嫪毐,恨不得把他生吞下肚。王綰等此時方知一向低調的李斯的高明手段。自入秦以來,李斯直到此刻終吐氣揚眉,大放異采,奠定以後屹立不倒的政治地位。 小盤哪還不知機,忙向朱姬請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