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黃易 > 日月當空4 | 上頁 下頁
三七


  §第十一卷 第一章 秘族戰士

  歷史不斷地重複自己,只是換了時間和人物。這次秘人對付他的戰術,與當日法明和莫問常對付他的戰略,如出一轍,就是逼得他不得不與敵決戰。

  正面硬撼,他必無倖免。只有藉更高明的戰略戰術,他才可以贏得另一場漂亮的勝利。經過高原和沙漠的磨練後,他絕對超越了魔種的極限,道心擴展,與靈奇的魔種融渾為一,窮極生變。那種進步是整體的,難以覺察,即使龍鷹自己,亦弄不清楚魔變與魔極的分野。只有在生死懸于一發的時刻,方有更隨心之所欲,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動人感覺。

  他從綠洲北端一排紅柳林離開,往高踞山頭的古戍堡潛去,那是整個區域最具戰略性的制高點,必有秘人重兵防守。

  萬仞雨和風過庭已依他的提議,與且末人結成陣式,嚴密戒備,使他沒有後顧之憂。他雖然曉得萬俟姬純的目標是他,但為防萬一,仍要先保證且末人的安全,就像法明那次般,要先置小魔女和青枝於不敗之地。

  除綠洲隱見燈火外,塔克拉瑪幹漆黑一片,寒風呼呼,刮起漫天風沙,神山則像幢幢鬼影,在前方時現時隱。

  在如此情況下,他既察覺不到善於潛蹤匿跡的秘人所在,敵人也沒法把握他。

  他的足尖點在鬆軟旋動的沙子上,只是陷下少許,便彈跳而起,令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古戍堡掠去。

  他的靈覺全面開展,感應著風勢變化,當風撞在前方的神山,又反撞回來,以及風吹進山溝形成螺旋的形態,無一不在他的掌握中,就像那次在虎跳峽。他對水勢的掌握。他選取從北面潛往敵人,正是要順風沙而行,風勢如何變化,他的身法便如何變化,不到片刻他已生出享受的滋味,那不單是禦風而行,且是與風渾為一體,無分彼我。

  風沙再不可怕,反而是他最厲害的武器。

  要在沙漠勝過秘人,采的須是非常的戰術。在沙漠裡的秘人。神出鬼沒。要擊敗他們,必須將這情況扭轉過來。

  天遁神爪「颼」的一聲往上激射,同時騰身直上,力道將盡時,神爪已往上延伸十丈,抓著近山頂的岩石層,帶得他繼續上升,攀上紅色山頭三分之一的高度,輕輕鬆松地。

  不由記起與心愛仙子到淨念禪院偷《無上智經》的迷人往事。當時他們亦是選最陡峭難攀的崖壁,從敵人意想不到處潛入禪院,不過神山的著名紅白山頭,比禪院易攀多了。

  腳板魔勁爆發。借著一陣往上刮的狂風沙,順勢而行,倏地直上三十多丈,離山頂不到八丈的距離。

  神爪勁射。

  就在這一刻。他感應到山頂上的每一個敵人,靈覺天機自然而來,不用費神。也沒有勉強,心從所願。

  下一刻他已踏足山崖邊緣,古戍堡像張開口的猛獸,雄踞山頭。

  把守古戍堡共五十個秘族持弓戰士,分佈戍堡內外,其中十多人在堡頂站崗,俯察遠近。只是這批神射手,就足可控制方圓二、三百丈的範圍,從而可知萬俟姬純和她的族人,亦該於此範圍內設置陷阱,恭候他的大駕。

  堡外的秘族戰士,散佈戍堡四方有岩石掩護處,主力集中往登堡的山路,因想不到龍鷹竟能借工具從最沒可能登山處抵達山頭。

  甫踏足山頭陣地,附近的一個秘人生出警覺,朝他瞧來,正要發出警示,收回來的天遁神爪暗器般射出,正中他胸口,魔氣透過兩丈許的天蠶絲,一股腦兒送進他的經脈去,見關破關的制著他大小穴道。

  就在擊中對方的一刻,敵人體內經脈和真氣的情況,像一幅巨細無遺的地圖般,毫不保留展現在他的思感網上,令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制伏了他,感覺新奇暢美。

  秘人頹然倒地。

  尖嘯聲從戍堡內傳來,夾雜在風沙的厲嘯裡,動魄驚心。堡內的秘人確實了不起,反應靈銳,但已遲了一步。

  龍鷹要爭的正是此一線之差的先機,豈敢怠慢,棄再沒門遮掩的主進口不入,以彈射奇技,先前飆十多步,斜沖而起,投入第二層的窗子去。

  守窗戰士正要為大弓上箭,忽然黑影蓋目,尚未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時,給捏著咽喉,被龍鷹撲附身上,往後滾跌。

  第二層的六個戰士駭然失色,拋開長弓,拔出馬刀,往兩人倒地處撲來,卻苦於沒法出刀,因怕誤傷自己人。

  龍鷹心中叫好,如此形勢正是他一手營造出來,使敵人難以圍攻。這些秘人個個武功強橫,韌力驚人,一旦給纏死,成圍攻圈殺之勢,附近敵人全體來援,縱可殺傷對方大半,最後仍將是授首敵人刀下的結果。

  現在當然是另一回事。

  只要他的手稍用力,此時遭擒的敵人將一命嗚呼,但他心中另有定計,不會殺對方任何人。制住穴道後,那人從他身上彈開,投往左邊的敵人。

  龍鷹同時往右方敵人滾去,令前後撲來敵人的兵器全落在空處,他已以彈出的袖裡乾坤,從地面攻向右方的兩敵,叱喝聲中,兩敵頹然倒地。

  左方的敵人此時接著被拋來的族人身體,始驚覺同夥體內暗含強大力道,兩人同時踉蹌跌退。

  就在此時,龍鷹以腰力從地上彈起,不停留的一個旋身,從敵人刀勢的空隙裡,破入追來的另兩敵間,展開最激烈的近身搏鬥,於眨數眼工夫內,乾坤連綿疾擊二十多記。

  「砰!」

  接著同夥的兩敵,坐倒地上,頭昏腦脹,剛推開被制族人似重逾千斤的身體,龍鷹已收拾了其他人,移至近前,左幹右坤,兩人應護臂倒地。

  接著龍鷹往後疾退,貼上登上第二層的樓梯入口旁的牆壁。

  三個人疾撲而入,哪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給從後閃出的龍鷹以閃電的手法制伏。龍鷹又移往一個窗旁,未卜先知似的將一個穿窗而入的秘人,趁其仍淩空未著地的一刻,點中他多處大穴。

  第二層樓面盡是橫七豎八倒在地上的被制秘人,主動權落入龍鷹手中。

  破風聲四面八方傳來,顯示把守山頭和戍堡的秘人,全往打鬥聲傳出處趕來。

  當日龍鷹憑一道橋的特殊形勢,殺得法明四大弟子棄戈曳甲的敗逃,現在的古戍堡,便是他另一道「橋」。

  堡外的人,從下層蜂擁登階,龍鷹已從另一邊撲上戍堡第三層的階梯。

  此際的形勢是敵明我暗,敵亂我整。

  龍鷹從登上山頂的一刻,就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照常理計,龍鷹應是先收拾堡外的敵人,再攻堡。若要攻堡,也該由下層攻上去或由堡頂逐層攻下來。豈知他不理上下兩層敵人夾擊之險,先硬闖第二層,當成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收拾第二層的敵人時,事實上大局已定,任對方如何人多勢眾,個個驍勇善戰,因著戍堡的特殊形勢,秘族戰士重蹈法明四大弟子的覆轍,只餘被制伏的命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