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易 > 大唐雙龍傳7 | 上頁 下頁
一九一


  §第四章 南北之爭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徐子陵向陰顯鶴低聲道:「四個人!」

  房門和兩窗同時粉碎。陰顯鶴長劍出鞘,豹子般從椅內彈起,迎往破門而入的敵人。徐子陵看似從容從椅上站起,兩掌左右反手拍去,同時發出兩段高度集中,灼熱迫人的寶瓶勁氣,痛擊穿窗而入的兩敵。

  來人全身在行動裝,頭包黑罩,只露出眼鼻口,可是怎瞞得過徐子陵。由正門攻來的是大明尊教的大尊許開山,從窗臺攻入的分別為段玉成和辛娜婭,唯一猜不到的是破入鄰房,誤以為陰顯鶴仍在其中的敵人,此人武功不在許開山之下。

  與石之軒的正面衝突,令大明尊教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但剩下來這幾個人,無一不是經得起嚴峻考驗的高手。絕不可輕忽視之。到此刻,他始明白美豔夫人要逃避的是大明尊教,她從塞外攜來的五採石是隨光明使者拉摩由波斯東來大草原,建立大明尊教。五採石乃大明尊教至高無上的聖物,故許開山等絕不容其落在外人手上。

  悶哼和嬌呼同時響起,段玉成和辛娜婭尚未有機會越過窗臺,被徐子陵的寶瓶真氣硬生生震得倒跌回去。徐子陵實戰經驗何等豐富,豈肯讓敵人入房纏戰,何況鄰房的敵人高深莫測,許開山更是接近石之軒那般級數的高手。

  倏地前沖。勁氣交擊之聲不絕於耳,在眨眼的光景中,陰顯鶴使盡渾身解數,仍著著被許開山封死,迫得節節後退,回到房間中央處。徐子陵低喝一聲,與陰顯鶴錯肩而過,前方的空氣有若變成實質,換過在幽林小谷與許開山交手前那時的徐子陵,必如陰顯鶴般有力難施,此刻卻是智珠在握,一指點出,迎向許開山疾推而來的雙掌。

  「右牆!」陰顯鶴會意過來,長劍挽出朵朵劍花時,右方板間牆四分五裂,尚未現身的神秘敵人破壁而至,手上長劍挾著森厲的寒氣,閃電般直擊而來,既狠辣又淩厲無匹。段玉成和辛娜婭重整陣腳,二度穿窗而入,使徐陰兩人所處形勢更是危急。

  「霍」的一聲,徐子陵高度集中,卸強攻弱的指勁,透過許開山雙掌形成的氣牆,無孔不入的朝許開山攻去。底下飛出一腳,疾踢許開山腹下要害。此兩著淩厲之極、以許開山之能,亦不得不往後退開。

  「錚!」陰顯鶴絞擊敵劍,發出有如龍吟的激響,但他顯然在內勁上遜對方一籌,吃不住力,往後面的徐子陵撞去。徐子陵放過許開山,施展逆轉真氣的看家本領,硬生生把攻勢改贈從鄰房破壁來襲的可怕敵人,哈哈笑道:「烈瑕兄不是陪尚大家到高麗去嗎?」

  全身被黑布包裹的敵人聞言一震,劍勢略緩,被徐子陵點中劍鋒,觸電般退後。辛娜婭的短劍、段玉成的長劍,組成排山倒海的攻勢,猛攻兩人。徐子陵不敢戀戰,探手抓著退勢未止的陰顯鶴,騰空而起,撞破屋頂,揚長而去。

  ***

  寇仲問道:「閥主以之作開場白的詩,必是能使任何女子傾倒,小子就欠缺這方面的本領。」宋缺唇角逸出一絲溫柔的笑意,目注大雪降落、融入河水,像重演當年情景的輕吟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寇仲聽得忘掉決戰,叫絕道:「因景生情,因情寫景,情景交融,背後又隱含人事變遷的深意,沒可能有更切合當時情況的詩哩!」宋缺往他望來,雙目奇光大盛,道:「說來你或許不相信,我第一眼看到她,便肯定她是從慈航靜齋來的弟子,踏足塵世進行師門指定的入世修行,那時陳朝尚未被楊堅消滅,清惠曉得我是嶺南宋家的新一代,遂問我南北朝盛衰的情況。」

  寇仲再次給宋缺惹起興趣,問道:「當時楊堅坐上北朝皇帝寶座嗎?」宋缺點頭道:「是時楊堅剛受美其名的所謂『禪讓』,成為北朝之主,此人在軍事上是罕見的人材,由登上帝位至大舉南征,中間相隔九年之久,準備充足,計畫周詳,無論在政治上或軍事上均遠超南朝陳叔寶那個昏君。可是其為人有一大缺點,就是獨斷多疑,不肯信人,終導致魔門有機可乘,令楊廣登臺,敗盡家當。如今李淵正重蹈楊堅的覆轍,比之更為不堪。」

  寇仲大感與宋缺說話不但是種享受,且可擴闊襟胸眼界,明白治亂興衰和做人的道理。宋缺隱伏嶺南,何嘗不像楊堅般謀定後動,直至勝利的機會來臨,始大舉北上。道:「閥主如何回應清惠齋主?」

  宋缺淡淡道:「我向她分析南弱北強的關鍵,在於安定富足,南方之所以能長期居安,皆因南方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可惜治者無能、貧富不均,致土地流失嚴重,良田均集中到土豪權貴手上,貪污腐敗隨之而來,官豪勾結,封略山湖、妨民害治,令百姓流離、餓屍蔽野,民不聊生。反之楊堅則自強不息,高下自是一目了然。」寇仲點頭道:「這是一針見血的見解,清惠齋主不同意嗎?」

  宋缺平靜的道:「她是回到民族融和的大問題上,她指出北方在楊堅登上寶座之際,亂我中土入侵的北方諸族早融和同化,合而成一個新的民族,既有北塞外族的強悍,又不離我漢統根源深厚、廣博優美的文化。兼且北方漢族長期對抗塞外各族,養成刻苦悍勇的民風。兼生於憂思而死於安樂的寫照,即使楊堅失敗,南方終不敵北方,以北統南,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路向。」寇仲道:「閥主同意嗎?」

  宋缺微笑道:「我身為南人,當然聽得不是滋味,卻不得不承認她的看法高瞻遠矚,深具至理。而我則指出若現時出現北方的不是楊堅而是另一個昏君,南方嗣位者不是腐朽透頂的陳後主,歷史會否改寫?說到底誰統一誰,始終是個此盛彼衰的問題,我宋缺從不肯承認歷史的發展有其不可逆改的必然性,政治、武功和手段是決定歷史的直接因素。目下的南北對峙,在某一程度上是當年形勢的重現,我要以事實證明給所有人看,歷史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寇仲愈來愈清楚宋缺和梵清惠的分歧,皆因立場角度有異,如果宋缺是北人,那爭議將無立足之所。以宋缺的才情志氣,絕不會甘心臣服于胡化的北方漢族之下,而他亦不信任北方的人,認為他們不能與胡人劃清界線,而劉武周、梁師都之輩的所為更強化他的定見。說到底李淵起兵曾借助突厥之力,到現在仍與突厥關係密切,可達志的突厥兵且是李建成長林軍的骨幹,凡此種種,宋缺起兵北上,是理所當然的事。

  趙德言成為東突厥國師,也為魔門與外族劃上等號。不論魔門或慈航靜齋,均屬北方文化系統,而宋缺的宋家,正是南方文化的中流砥柱,堅持漢統的鮮明旗幟,宋缺與李閥的不咬弦,至乎正面交鋒,正體現南北的因異生爭。宋缺說得對,歷史是由人創造出來的,若沒有宋缺、寇仲,那誰勝誰敗?幾可說是無待筮龜,也可預見。寇仲道:「閥主既知陳後主無能,當時何不取而代之,以抗楊堅?」

  宋缺啞然失笑道:「我當時仍是籍籍無名之輩,直至擊敗被譽為天下第一刀的『霸刀』嶽山,始聲名鵲起,登上閥主之位。我那時立即整頓嶺南,先平夷患,聯結南方諸雄,此時楊堅以狂風掃落葉之勢蕩平南方,欲要進軍嶺南,被我以一萬精兵,抵其十多萬大軍於蒼梧。我宋缺十戰十勝,令楊堅難作寸進,迫得求和。我知時不我予,遂受封為鎮南公,大家河水不犯井水,我從沒向楊堅敬半個禮,所以楊堅駕崩前,仍為不能收服我宋缺耿耿於懷。」

  接著冷哼道:「北人統南又如何,只出個楊廣,天下又重陷四分五裂的亂局,其中原因不但因楊廣苛政擾民,好大喜功,耗盡國力,更證明我不看好胡化後的漢人是正確的。民族的融和非是一蹴可就的事,殺楊廣者正是宇文化及這徹頭徹尾的胡人。欲要中土振興,百姓有安樂日子,必須堅持漢統,始有希望。少帥須謹記我宋缺這番話。」

  寇仲點頭答應,感到肩上擔子愈是沉重,且對宋缺如此循循善誘生出不祥感覺。忍不住道:「以南統北是閥主的最高目標,其他均為次要,既是如此,閥主大可拒絕寧道奇的挑戰,乾脆由我去告訴他你老人家沒有這時間閒心,而閥主則回去主持攻打江都的大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