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公孫夢 > 江湖奇英 | 上頁 下頁 |
一九 |
|
語聲雖低,但傳人每人耳中清晰無比。 只聽得通元僧大聲道:「回稟掌門,狂傲之徒欲強闖後山,弟子正擺下羅漢陣準備困住來人。」 宋嶽靈機一動,大喝道:「在下有要事面謁掌門,竟遭峻拒,不得已硬闖到此,請老方丈賜見一面。」 他這一分神說話,招式不由微微鬆懈,差些被群僧禪杖戒刀擊中。 片刻,洞中響起一陣回音:「來人既稱有事欲見老衲,通元師弟,就請停止陣勢,進洞先將經過情形說出。」 通元僧朗聲答道:「遵諭!」 立擺出手式命令,一百零八羅漢陣仍整齊地恢復原來方位,群僧靜靜肅立,猶如木偶。 通元僧向通智僧附耳低聲交代幾句,立刻僧袍飄飄沒人洞中。 宋嶽見一語生效,心頭微松,這時他已累得額頭見汗,真氣略喘,至此,他才知道「神州四異」雖然功力蓋過七大門派,但要講起實力,七大門派也不可輕侮。 但是他懷疑這名震武林的羅漢大陣,當年怎會擋不住「紅燈教」的侵犯。 他豈能想到當年紅燈教侵犯少林時,計畫周密,快若迅雷,根本不容許少林有時間擺陣…… 宋嶽一面想著,一面默默調息真氣。 倏見前山一條灰影,飛馳而來,一到崖前平場,略一張望,即趨前到通智僧面前,躬身稟道:「紅燈教發現寺前香主被害,傳出警訊,現在嵩山分舵的教徒興師問罪,經堂主持師叔解釋敷衍,來人一定要本寺擔起責任,交出真凶,聲勢洶洶,無法抑止,著弟子面謁請長老定奪。」 宋岳聞言一驚,心想:「這裡事情尚不知怎樣結果,強敵已臨,真是—波未平,一波又起。」 只見通智僧壽眉微皺,望了宋嶽一眼,道: 「回去請經堂主持,盡力敷衍片刻。由老衲稟報掌門之後,再行決定。」 傳報的年青和尚,躬身合什,應諾而退,轉向前山奔去。 這時,通元僧出現洞口,朗聲道:「掌門接見宋嶽!」 宋嶽連忙長劍歸鞘,大踏步地穿過群僧,向石洞走去。 一到洞口,只見通元僧滿臉不愉之色,微一揮手,領先入洞。 宋岳冷冷一笑,跟著通元僧進入少林掌門坐關聖地。 一人洞中,即見一相貌莊嚴的年老和尚,盤坐于一張床上,雙目微合,猶如入定。 通元僧急趨前二步,肅聲稟道:「四異後人宋岳,奉諭叩見掌門!」說畢,側立一旁。 宋岳聞言暗暗嗤鼻,忖道:「如今我身為羅浮掌門,豈可向你們叩見!」心中想著,已緩步上前,一拱手道:「宋嶽謁見掌門。」 禪床上老和尚,雙目微啟,見宋嶽竟如此托大,臉色閃過一絲不悅之色,沉聲道:「老僧通慧,忝掌本寺方丈,聞小施主身懷三家之長,不知是四異何人之徒?」 宋嶽道:「家父宋義,四異之首!」 通慧道:「原來是宋義之子,『神州四異』昔年雖名重武林,藝震江湖,但對本寺仍有禮讓之心,小施方縱橫少林,視本派長老如無物,老衲實為令尊扼腕而歎!」 宋岳哪有不清楚這位老和尚言下之意,是說自己不知禮數,心念一轉,長話短說,故作不體會道:「在下為武林劫運,情非得已,尚望大師包涵!」 通慧冷哼道:「小施主能以天下為己任,老僧欽佩,但掌斃紅燈教香主,擊斷本寺萬佛碑,如此蠢動,未救蒼生,先已陷入萬劫不復,施主可曾想到?」 語聲甫落,通智長老已匆忙進洞,臉色惶惶,對掌門躬身道:「紅燈教為寺前屍體,堅要本寺交出真凶,經過一時敷衍,現在已無法抑制,聲稱如交不出兇手,只有以……」 說到這裡,語聲忽停,通慧掌門道:「他們是說只有以本掌門之命相抵嗎?」 通智僧微微頷首,宋嶽已哈哈大笑,道:「賊子妄言,長老何必理會,人是在下所殺,此間事了,看在下把他們一個個打發!」說到這裡,一轉語鋒對通慧道:「事已緊急,在下實不願拖累於貴寺,在下此來,惟求貴派『碎碑掌譜』一觀,即行奉還!」 通慧道:「碎碑掌法雖是少林絕藝,但老僧自知尚比『霹靂拳』『狂風掌』稍遜一籌,施主為此不惜代價,堅求一觀,莫非其中另有緣故?」 宋嶽心中一驚,暗忖:「不愧一派之尊,對事情之觀察,的確與眾不同,但我又豈肯說出秘密……」心中想著,口中仍平淡地道:「個中緣因,在下因誓言所約,不便相告,但大師如以天下蒼生為念,就請勿拒所求,宋嶽願以三年為約,誓滅該教,公告武林!」 通慧不由脫口道:「好豪膽氣,小施主如些一說,老衲倒未便相拒,願拭目靜待佳音。」說到這裡,由床邊書堆中抽出—本黃絹薄書,交給宋嶽,道:「此即『碎碑掌』法,有何處值得小施主如此重視?」顯然掌門大師好奇心大起。 宋嶽接過掌譜道:「大師何不自己研究!」 言語圓滑,頂得通慧大師啞口無言。 一旁的通元、通智均怒哼一聲,狠狠注視! 宋嶽迅速憶起懷中「三才居士」留言八字中,第一個「碎」字下面的數目字是七、八、十五,隨假意觀看,翻至第七面,數到第八行: ……夫掌法之妙,招式為主,內力為輔,未終…… 第十五個字為「終」字,宋嶽默記心頭,將絹書奉還通慧,正要說話,洞外忽然響起一陣陰厲的長嘯。 洞中通慧、通元、通智臉色俱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