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武俠小說 > 三國異俠傳 | 上頁 下頁
七六


  司馬芝說到此處,忽地戛然而止,也不管笑猴兒是否明白,也無論笑猴兒再如何追問,也決計不肯多說一句。

  趙子龍也不想再思索下去,心想:師門的一段恩恩怨怨終於化解,一場潛伏的武林浩劫也終於消弭,我的師命也圓滿達成,看來與兄長諸葛亮的約會,也應該是踐諾的時候了。

  §卷三·第七回 逐鹿中原

  就在趙子龍相助師門化解一場潛伏的武林浩劫的同一時間,三分天下的天機大勢,也正在急劇的演行。

  袁紹自從於漢獻帝建安四年的三月擊滅幽州的遼東自馬將軍公孫瓚之後,因為消除了後顧之憂,在河北的冀州一帶又有山河之固,迸可以攻,退可以守,在戰略形勢上佔據有利位置。

  曹操在擊敗袁紹、張肅,消滅呂布後,他的地盤擴大了。

  但袞、豫兩州是四戰之地,亦即四面強敵環伺,四面受敵,又無山河可固守,即將到來的作戰,被人搶佔先機發動進攻,戰略形勢十分不利。

  而人力物力方面,袁紹的冀州本來是富足之地,素有「帶甲十萬、糧支十年」的美稱。不過,由於袁紹連年與幽州公孫瓚征戰,雖然取勝,但自身的實力亦受到嚴重的摧殘,已到百姓疲憊、倉庫無糧的可怕地步。

  曹操方面,雖然因他的屯田策略,對其實力有所發展,但由於地處四戰之地,所受的戰爭摧殘,比袁紹的河北也不遑多讓,因此整體的人力物力,曹操弱于袁紹。

  而雙方的軍事力量上,袁紹的軍隊有八十萬之眾,部隊的裝備有步兵用的堅鎧萬具,馬匹的鎧具有三百具,但軍隊經連年征戰,已十分疲困,加上軍隊將領內部不和,不聽號令,其實力大打折扣。

  而曹操所統的軍力,只有三萬餘眾,部隊裝備也只有步兵堅鎧二十具,馬匹鎧甲不到十具,其裝備比起袁紹的軍隊,不知差了多少倍。但曹操的軍隊上下齊心,紀律也比袁紹的軍隊好,更有保衛天子作號召,軍心因而十分昂揚振奮,比之袁紹的軍心厭戰,顯然又強多了。

  早在十八路諸侯結盟討伐董卓時,袁紹便傲然的對曹操說:「我要南面據守黃河,北面控制燕代,然後率領大河以北的將士,南下以爭天下。」

  曹操深知,袁紹這一次南下進攻,是實踐他當年雄圖中原、進取天下的野心大志來了,而袁紹的所謂「討伐挾天子國賊」之言,不過是一個藉口而矣,因此曹操知道,他與袁紹的這一場決定生死的惡戰,已不可避免了。

  當時,袁紹南下進攻曹操的戰略部署分為六部分。

  其一,留第三子袁尚鎮守冀州,次子袁熙鎮守曲州,外甥高千鎮守並州,別駕王修鎮守青州。

  其二,軍師審配,主持後方留守,運輸糧草接應前方部隊。

  其三,集中主力十萬由袁紹親統,直撲黎陽、許昌等曹操的命脈之地。

  其四,重整軍隊編制,解除反對南征的將領兵權,改作後軍,隨後接應,目標仍然是許昌。

  其五,前鋒部隊猛將顏良、文醜統率,直搗許昌。

  其六,派人聯絡南陽的張肅、荊州的劉表,以作週邊援應。其中佔據了徐州的劉備,則派人送聯合作戰的通知令。

  袁紹統領大軍,從冀州南下,至曹操的豫州許昌之間,相距約五百里。

  進攻曹操的路線有三,其一是最近、最直接的一條,即黎陽、白馬、陽武、官渡,直插許昌。其二則存左面的官渡以西,取道修武,渡過孟津,直趨陽城、葉縣,以進擊許昌的背後。

  其三則為從右路的官渡以東,取道袞州,沿濟水至定陶,直趨雎陽、陳縣、郾城,攻襲曹操的後方。

  袁紹擁有精兵主力十萬,又處於主動進攻、週邊作戰,後方鞏固的有利態勢。如果兵分三路,從三面向曹操作分進合擊,則曹操的三萬兵力,必定被逼分兵接戰,兵力更弱,極難支持久戰。

  但袁紹卻過於自大狂妄,欲以泰山壓頂之勢,集中一路,十萬大軍直撲官渡南面的許昌,這便犯了急攻冒進的兵家大忌了。

  曹操方面,投奔許都的大名士孔融,先就心惶,他向曹操進言道:「袁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皆一代謀士,顏良、文醜為勇將,恐怕此戰難於克敵。」

  曹操最得力的謀士荀彧卻反駁孔融道:「不然,田豐剛而傲上,難為袁紹相容,許攸貪鄙枉法,不久必自斃,後方留守審配專橫無謀,逢紀剛愎自用,上述諸人各懷異心,必生內哄,而顏良、文醜二人,匹夫之勇而已,運謀必可擒殺,何足畏懼。」

  曹操亦斷然的道:「袁紹野心雄大,卻才智淺薄;外表強悍,內裡膽怯;其性情猜忌刻薄,將士離心:其軍雖多,指揮不當,將士驕傲,軍令不從,何足道哉?袁紹雖坐擁冀、並、青、幽四州之地,地廣糧多,但這一切不久即為我所有,不足怯懼。」曹操深知與袁紹此戰已勢不可免,不是己死,便是他亡了!

  曹操決心以戰求存。他毅然決斷,搶佔先機,先行攻陷徐州,消滅劉備這根插在他背後的芒刺。

  在曹操的全力進攻下,劉備僅有的二萬兵力,帳下又並無善謀之士,雖有關羽、張飛之勇,到底無濟於事。不久曹操便攻下徐州,劉備被逼與張飛一道,先行逃亡。關羽為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在曹操的重重圍困下,被逼向曹操投降。

  關羽在投降時,表示自己是降漢不降曹,曹操也欣然同意了,事實上,曹操此時正面臨一場生死存亡的惡戰,只要關羽不再與他為敵,便什麼也會容忍了。

  曹操解除了徐州的威脅,便立刻趕回許昌,作出了連串部署。此時,他已準確的判斷,袁紹的主攻方向集中於官渡,他的戰略部署便是據此而展開的。

  曹操命河太守魏種牽制袁紹從並州進攻,以保障左翼的安全,命夏侯惇防守敖倉,派一部分守衛河南的孟津,以掩護他左側安全。

  命于禁率步騎兵兩千駐守河南延津,並下令吏郡太守劉延,扼守河南的白馬,共同阻擊南下的袁軍。命程昱率兵七百人防守甄城,以保障右翼,又命藏霸率精兵攻入青州,牽制袁軍。

  曹操自己親率兩萬大軍,防守許昌。他先命徐晃、張遼率一萬兵力,進駐官渡,先行阻擋袁軍,他自己則統率一萬大軍,及關羽、樂進、許褚數員猛將,以及最得力的幕僚郭嘉、荀彧、荀攸等謀士,先留駐許昌,隨時準備開赴官渡,與袁紹的十萬大軍決戰。

  曹操的部署有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集中有限的兵力,在事先佈置好的官渡陣地上,與遠道而來的疲困的袁軍決戰,以逸待勞,限袁軍於被動不利的作戰環境。曹操戰略部署的正確,是他戰勝袁軍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同時,曹操在此逐鹿中原的關鍵時刻,尚十分重賢愛材,他極盡能事,厚待投降的關羽,以及降將張遼等人,這幾員猛將,感恩為他賣力,亦是曹操取勝的一大重要因素。

  此時,袁紹已統軍進至黃河畔的黎陽郊外。距南面的許昌已不到四百里,只須攻下黃河南岸的白馬、武源、陽武諸鎮,便可進抵許昌的最後一道屏障——官渡,再攻陷官渡,則一百裡外的許昌便唾手可得了。

  袁紹坐鎮中軍營帳,極欲儘快攻陷許昌,擊滅曹操,則江山天下,他便已得其大半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