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武俠 > 荒江女俠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八回 山洞乞靈藥起死回生 古寺訪高僧截轅杜轡(2) |
|
玉琴道:「有累滕兄了。」滕固道:「理當如此。」於是一傴身便把劍秋背在背上。玉琴提著寶劍隨在旁邊保護,薛煥撐著鐵拐,在前引路,雲三娘緊緊相隨。見薛煥雖是獨足,然而一跳一拐的行走如飛,比較常人真要快到幾倍,可見他的本領不小了。天明時候,一行人已走到那土山邊。玉琴見前面迤邐一帶,都是小山,山下都有一個石洞,有些土人從洞中荷鋤而出,去到南畝工作。有些鄉婦卻坐在洞門口縫衣洗物。原來河南地方在鄉間的小民,大都不蓋屋廬,卻在山下鑿洞而居,過那穴居生涯。洞中冬暖夏涼,土地也十分乾燥,所以住在洞裡,非常慣適的。一會兒薛煥已走到一個山洞口停住,回頭對雲三娘等說道:「你們暫在外稍等,我先進去通知他。」雲三娘點點頭,薛煥遂一拐一拐的走上山坡,步入洞中去了。雲三娘瞧瞧劍秋,依然昏迷,面色也十分難看。玉琴雙眉緊鎖,凝眸無語。不多時早見薛煥探首洞口,向他們招招手道:「請你們進來罷。」 雲三娘等遂一齊走進洞中,見裡面光線也還明亮,收拾得十分潔淨,幾榻俱全。朝外坐著一個矮老叟,向他們頷首為禮。雲三娘等見過了,立在一邊,薛煥早命滕固把劍秋放在矮老叟身前。矮老叟立起身來,瞧了一瞧劍秋的傷口,便向桌上取過一碗水來,先代劍秋把傷口洗過,然後從身邊取出一個小瓶,傾出二粒絕小的紅丸來,在手中研細了,和以清水,敷在劍秋的傷口。立刻血止,漸漸凝結攏去。 矮老叟又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木匣,取出兩粒白色丹丸,先把一粒丹丸研細了,撬開劍秋牙關,把清水沖下。一刻醒轉。眾人大喜。玉琴便走前問道:「劍秋兄怎麼樣了?」劍秋道:「好了,好了,那巨人果然厲害,這是他們設下的機關,我自不小心,中了他們的毒矢,以為這條性命總是難保了。怎的會到這裡來呢?」 玉琴笑了一笑,便把他們如何遇見薛煥二人引導至此等事,約略告知。劍秋慌忙立起身向矮老叟拜謝,又向薛、滕二人致謝道:「不逢二位,我等也不識老丈,我這一條命,得以起死回生,皆諸位之力。」遂又向矮老叟叩問姓名。矮老叟搖頭道:「老漢沒有姓名,采藥度日,遇有人家疾病,輒施醫藥,能夠出錢的取些藥資,無力的我也可以相贈。因老漢孑然一身,生活簡陋,無需許多阿堵物。今日本想動身到嵩山去采藥,幸虧你們清早便來,否則不能遇見了。可見吉人天相,凡事自有天數。那鄧氏七怪作惡多端,將來天網恢恢,必有覆亡的一日。諸位都是風塵奇俠,藝高膽大,必能誅惡鋤強的。」 劍秋道:「鄧氏七怪雖然厲害,若是彼此把真實本領一決雌雄,我們也不忌憚他們。不過他們倚仗著安排下的奇巧機關,逢到鬥不過人家時,便詐敗引誘人家追去,中他們的埋伏。若是不去追趕,卻又不能把他們剪除,真是可惡。」矮老叟聽了,點點頭道:「不錯,要滅鄧氏七怪必先將他們的五花八門陣破去。黃鶴和尚可惜你枉費心思,總不免為虎作倀,你今也該後悔了。」 玉琴聽得矮老叟提起黃鶴和尚,語氣之中,好似那黃鶴和尚和鄧家堡很有關係的。遂忍不住向他問:「請問黃鶴和尚是誰?」矮老叟道:「黃鶴和尚是龍門山龍門寺的住持,今年已有一百零八歲了,道行高深,學術奇妙,一向卓錫在那裡。以前和鄭氏七怪的亡父鄧振洛很有交情。鄧振洛知道黃鶴和尚胸有奇才異能,故請他在堡中設下一個五花八門陣,滿設機關,外人輕易不得進去,倘然冒險闖入,非死即傷。 所以二位雖然勇敢,不免都吃了這個虧呢!當時黃鶴和尚因鄧振洛說用來防備冤家尋釁,且禦盜賊的。黃鶴和尚礙于情面,就答應他而設下的。以後黃鶴和尚去了,一直沒有和鄧家往來。鄧振洛也就逝世。卻不料留下這個五花八門陣,給他兒子們作護身符,有恃無恐,大膽妄為。這又豈是黃鶴和尚始料所及呢?老漢去年曾到龍門山中去采藥,蒙黃鶴和尚殷勤招待,在寺中住了數天。黃鶴和尚向我問起鄧家堡的情形,我就把鄧氏弟兄為非作惡的事告訴他聽。他很是不樂的,深悔昔年一念之錯,不該徇情代他們設下這個秘密的陣,間接幫助他們作歹事。所以我方才說他不該為虎作倀,而有後悔了。」雲三娘道:「古語說得好,解鈴還仗系鈴人。 那黃鶴和尚既然能夠設下這座五花八門陣,自然其中機關盡行知曉,也有破之之法。我們何不就赴到龍門山去找他,請他指示方法。」劍秋、薛煥聽了,都道:「雲師說得不錯。龍門山離此並不甚遠,我們既知道有這麼一位高僧,自當立刻前往求教。想他既然嫉惡鄧弟兄的不是,那麼對我們也表同情的。」玉琴大喜道:「我們去吧。」 矮老叟道:「你們誠心要去訪問黃鶴和尚,也是很好的事。不過那和尚性情十分乖僻,也要趁他的高興。並請你們不要說起老漢洩露秘密,否則他必要罵一聲豐於饒舌哩!」薛煥道:「我們決不說出你老人家的事,請你放心。從這裡到龍門山的途徑,我尚識得,不如仍舊待我來領路。不到三天功夫,可以到達。」雲三娘道:「我們就此便去也好,只是我們還有坐騎和行李在旅店中呢。」薛煥道:「留在那邊不妨事麼。」玉琴道:「那花驢是我心愛之物,留在那邊,卻不放心。倘然失去了,再要找尋,更為費事。不如待我去取了來再走。」雲三娘道:「那麼我同玉琴回去,你們三人且在此間稍待,以避鄧家堡人的耳目。」劍秋道:「很好,你們早去早來。」薛煥遂把回去的路徑指示一遍。雲三娘和玉琴便別了矮老叟和眾人,立刻走出山洞跑去。 劍秋等在洞中席地而坐,和矮老叟談話。矮老叟遂向劍秋、薛煥問起雲三娘和玉琴。劍秋便把二人來歷略說一些。 矮老叟歎道:「都是紅妝季布一流人,難得難得。若得黃鶴和尚指示,鄧家堡不難破也。」遂去煮了一鍋飯,取出一大盆蘿蔔乾,請三人用午膳。說道:「這裡沒有好東西吃的,請三位略略點饑罷。」三人謝了,狼吞虎嚥地吃了一個飽。 那矮老叟卻並不吃飯,只喝了一杯清水,取出兩個橢圓形的東西,好如馬鈴薯之類,放在口中細細嚼下。又閉目養神。 坐了一回。三人也不敢驚動他,跟著打坐。 又等了多時,滕固悄悄走到洞口,遙望見雲三娘和玉琴各跨坐騎,疾馳而來,轉瞬已至洞前。玉琴的花驢後面還牽著一匹龍駒,二人跳下地來,把坐騎丟在山坡旁。好在都騎熟的,不會跑掉。匆匆地走進山洞,劍秋、薛煥一齊立起。 矮老叟也睜開眼來說道:「二位來了麼?」雲三娘道:「正是。」玉琴道:「我們即時動身吧。」劍秋笑向老叟說道:「賤軀幸得老丈靈藥救活,又在此攪擾多時,無物報答,奈何,奈何?」矮老叟道:「你們都是行俠仗義的劍俠,老漢心中也敬佩得很。老漢本來抱著救活人宗旨,並不鶩利。醫治了一位劍俠,就是代老漢去掃滅么麼,快活得很,有何足報。」 劍秋知道他是個有道的隱者,不敢把金錢饋贈,所以便同玉琴等一齊向矮老叟告別退出。矮老叟送至洞口,說一聲:「前途順利」,便回身進去了。 玉琴走下山坡,牽過坐騎,對劍秋說道:「劍秋兄受過傷痛,身子必然疲憊,你就坐了龍駒趕路吧。」劍秋道:「我們一共五人,只有三頭坐騎,如何分配?」薛煥道:「你們三位有坐騎的儘管請坐,我和滕兄不妨步行。你們不要小觀我是個殘廢之人,我這條獨腳比較世人有雙腳的遠勝多哩。」 說畢哈哈大笑,一拉滕固的胳膊說道:「我們打前引路吧。」 撐著鐵拐,一步一步地走得非常敏捷。雲三娘笑了一笑,也就和玉琴、劍秋各各翻身跳上馬鞍,一抖韁繩,跟著薛煥、滕固二人便跑。薛煥撐著鐵拐走路,忽而走在他們之前,忽而和他們並行談話,一些也不覺得乏力。路中有些人見了都很奇怪道:「這一行人好不怪異,三人騎馬,二人步行,偏偏步行者又是一個獨腳漢子,怎麼不讓他去坐馬呢?難道兩隻腳的不如一隻腳的麼?希奇,希奇,真希奇!」玉琴聽著,不由好笑。恰巧薛煥走在花驢旁邊,遂向薛煥詢問他獨腳的來由,可是因病而殘廢了?薛煥搖頭答道:「不是,不是。」 遂把他的生平又詳細補述一下。 原來薛煥幼時雖諳拳術,可是並沒有高深的本領。在鄉里中不過是個任俠少年,性喜好勇鬥狠。後來年紀漸漸長大,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家中沒有恆產,他浪蕩著身體,無以為生。於是托了一個友人,介紹到天津的永定鏢局裡去當夥計。開設鏢局的是弟兄二人,兄名黃勝,弟名黃震,在北方倒也很有聲名。薛煥在那裡幫忙,平安無事,衣食差足自給。不料有一年,鏢局保護一批客商的貨物,運到山西太原府去,黃勝因為貨物價值甚巨,所保的又是很體面的鉅賈大賈。於是自己出馬,帶著薛煥同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