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步非煙 > 海之妖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青鸞銜花上春山 一春桃花已殘。 漫天嫣紅隨了晨露,飄墜到岸邊的幾艘畫船上。萬支睡蓮似乎怨恨自己被人力強行催開,索性含了春露,慵倦的倚在水面上。蓮花上面的雲霞七彩斑斕,一道道橫臥著,看上去仿佛湖上疊了數重青山。朝陽的影子零零落落的從這些雲彩中透出來,把莫支湖照得美麗而蕭索。 蓮花深處,漸漸有水聲響起,一葉青舟無聲無息的向湖心小島蕩去。 那舟並不是很大,通體隱罩在微青的光澤下,似乎是由一整塊雲英雕成,與水光交相蕩漾,看去就如由湖水聚成一般。那船來勢輕巧無比,才一晃眼,已從湖的那頭來到了小島上,直似雲中羽舟一般輕捷。 如果在別處,有人大清早的看見這樣一艘船,一定會以為自己活見鬼了。然而這裡卻沒有人敢這樣想。 因為這裡是華音閣。而那宛如青雲英雕成的船,正是華音閣主的坐船。 這座小島坐落在華音閣第二大湖的莫支湖中心。其得名似是取《長恨歌》裡青鳥自海上仙山傳信的典故,然已遙不可考。華音閣地廣千里,又以水域為主,這樣的小島如繁星夜璨,遍佈其中,看去如蓬萊仙境一般。青鳥島位於湖水中央,群島環拱,真如北天上的極星。島雖然小,然鐘靈毓秀,莫支湖仿佛一隻千里闊的老蚌,將它輕輕含在嘴中。 神島斂霧,卻如深閨美人,隔簾照影。 八十年來,造訪者不過十一人,風物清峻如彼,又怎麼會不含怨帶嗔?但名列華音閣十八禁地之最,江湖上最神秘的十六洞天之一的青鳥島,又有誰敢莽撞闖來? 也不是沒有人闖,只不過莫支湖中紅了又清,青鳥島上卻從沒有不速之客的腳印。 所以,直到如今,就是華音閣中的弟子也很少知道島上究竟有什麼。 然而,這島上的秘密似乎一眼就可以看透——奇花異卉雖多,但島上卻無可礙目者,放眼望去,幾無餘物。更顯得島心那間藏青石壘成得涼亭醒目之極。 涼亭無頂,只有四根極粗極高的石柱,柱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一種古怪的文字,裡邊還不時夾雜著各種野獸圖騰,爪鬣飛揚,看去十分猙獰。 石柱中央拱衛著一尊兩丈余高的西王母石像。 神像表面遍佈著一種奇異的紋理,宛如層層綻開了的漩渦,萬點幽光就在這些漩渦的中心閃耀,女神仿佛披了一件繁星織成的戰衣。 女神寶相莊嚴,一手持劍,一手合指眉心。雖然女神雙目微合,神情安詳,然而無論是誰,一旦仰視法相都會不寒而慄,因為一種難以言傳的殺意正從女神眉心間迫人而來。 神像前兩道青黑的石階如同一雙巨大的手臂,直插入湖波。奇怪的是,水中並沒有石像或石階的一點倒影,只有一圈比別處深了許多的湖水,在陽光下靜得發黑。 那艘船就停靠在兩道石階、一圈黑水的中間。 霧氣蒸騰而來,小舟與整個青鳥島都顯得有些縹緲。船上緩緩走下了一行人。他們下船的時候,船底的水波紋絲不動,連石階上厚厚的塵埃也一片不起。江湖上的高手雖然眾多,但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實在不多。 只有一個人例外。 他看上去還很年輕,一身青衣完全籠罩在朝陽的光芒之下。他只是隨意走在最前面,看不出有多高的武功。然而其他的人卻對他極為恭敬,仿佛他走在他們前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因此他們的神情不僅絲毫沒有不自然,反而很甘心,很得意,仿佛他們所追隨的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神。 這個人在江湖裡的傳說中的就算不是神,也已相去不遠。雖然江湖上見過他的人並不多。 那是因為很少有人有這個福氣。 但也許只有白癡,才會沒聽說過他的名字。 他的名字也很平凡,卓王孫。但倘若加上華音閣主人這個名銜,那就一點都不平凡了。不但不平凡,而且讓人肅然起敬,聞而生畏。 現在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已經走到了涼亭上,用一種極為閑淡的聲音對身後的人道:「可以開始了。」 眾人躬身答了聲是,兩個灰衣人迅速跪行上前,將涼亭的門欄打開,叩頭禱祝了片刻。然後起身走到神像兩旁,雙腳交叉而立,雙手在眉心處作了個奇怪的合十動作,嘴唇不斷顫動,似在低聲禱告著什麼。另外兩個人也趕緊上前,四人圍繞西王母石像,排成一個菱形,用同樣的姿勢,不住的禱告。 又過了片刻,其中一個突然仰天大喝了一聲。「摩訶捺那!」一句古怪的咒語雷鳴般爆出,四人八臂同時伸出,竟然將西王母像緊緊抱住。 西王母像微微震動了一下,又穩穩站住。四人合力上抬,卻再難撼動分毫。 四人的臉色逐漸變紅,額頭上青筋暴出,汗粒從眉際直滾到胸前,似乎十分吃力,足下巨石砌成的地面緩緩下沉,竟被踩出寸許深的足印來。 卓王孫歎了口氣,似乎很不屑看手下人的吃力相,抬頭望向遠處淡淡的白雲。他身後的一位紅衣女子卻顯得很有些興奮,似乎這西王母石像下邊,有著她期待已久的秘密。 突然,一陣碎裂的聲音響起,四人足下的巨石地板同時爆裂。西王母像緩緩向左邊挪動開去,四人一喜,加緊用力,將石像整個搬開。 這時,一道七彩的光暈從西王母足下升騰而出。 王母像下邊居然是一條通道,水光灩灩,直通湖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