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鐮倉戰神源義經 | 上頁 下頁 |
九三 |
|
義經打開門,走到屋邊窄廊。院子裡燒著的營火,使黑暗中的梅花像夢幻精靈般漂浮著。火焰顫動時,花影就會隨之搖動,使義經瞬時恍惚起來,不禁淚眼模糊。 (一定要消除我的怨恨。) 他想著。 怨恨的美,在於消除怨恨後的結束。 要消除怨恨,就得消滅平家。消滅平家將使自己一生也能像這些在黑暗中的梅花一般,豔麗而莊嚴。這個年輕人生於中世,那是一個隻憑想要美化自己一生的衝動,就能為此而死的時代。 背後的走廊地板上傳來腳步聲,有人來了。來人用阪東腔說:「探查完畢。」 「我在等你們。」 義經叫著,快速離開窄廊。派去探查一之穀(現在的神戶市)平家陣地的人回來了,義經要根據他們的報告,想出可以一舉粉碎一之穀陣地的計策。 「陣容如何?」 眾人聚集在對屋,義經先詢問這一點。 「東西三裡。」其中一人說。 一之谷平家陣地的長度,東起生田森(現在的三宮附近),西到一之穀(現在的須磨車站附近),約長三裡,寬度較大。附近大小山塊延伸入海,因而地形更加險惡。平家以一之穀附近為後門,生田森為前門。 至於海上,則有數百艘軍船,船隊遠從淡路島一直延續到四國。 每個報告者都說:「士兵人數再怎麼少,也應該有三萬吧!」 而京都源氏全部的三千名士兵,還不到平家的十分之一。 義經沉默的聽著一個接一個報告。當他在腦中完全描繪出敵方陣營的生動模樣後,他命探子退下,接著說:「叫多田藏人殿下來。」 他身邊的人都感到意外。 他傳喚的這個人叫多田行綱,是攝津源氏的頭目。雖然一樣是清和源氏,可是跟義經的家系比起來,他是在七代以前的源滿仲時就分出來的旁系源氏,以傳說中的大江山趕鬼者源賴光為祖先,代代居住於攝津(大阪府)。只有住在京都附近的武士團,才會對時勢的利害關係很敏感,在平家全盛時期,他們依附平家,木曾義仲進入京都後,他們又附屬義仲麾下,義仲沒落時,他們也早就放棄義仲,轉而投靠鐮倉軍。因此,實在不能對他們太大意,而將重要的軍事機密洩漏給他們。 可是義經卻毫不在意,傳他到自己房裡來,問了許多地理問題。 多田氏是攝津源氏,所以很瞭解近畿的地理環境,可是,他還是無法回答義經的所有問題。 「站在平家立場來想。」義經說。 他問的是:有沒有一條魔術般的快捷方式,可以讓京都源氏的一部份軍隊消失,當大家正大惑不解時,沒幾天卻又突然出現在一之谷平家軍的頭上。 「沒有!」 多田行綱覺得很可笑。怎麼可能有一條這麼剛好的路呢? 可是,義經還是執著於這種想法,不斷問著行綱,要他想出一條符合這種想法的路,否則就不讓這個識途老將回去。行綱終於出聲了。 「遠路的話,也不是沒有。」他說。 那是條非常難行的迂回之路。不從京都往西邊走,而是往北方前進,進入丹波高原,然後通過一條給獵人行走的叫三草越的險惡道路,來到播州平野,從播州再度進入山路。可是,接下來卻沒有路可以接達最後的目標一之穀。 「就是這條路!」義經說。 這條路雖然又遠又難走,可是,若只派少數騎馬隊,一定可以躲開敵人耳目。 「不過,」行綱喃喃說著:「途中有些路可能要砍倒樹木才能前進,我沒辦法保證一定行得通。」 「要砍樹,用斧頭就好了。」義經說。 對義經而言,只要能跟自己的想法一致就好。因此,砍倒樹木根本不算甚麼。 (多可笑的男人。) 行綱想。義經的想法對老人行綱而言,不過是種妄想。行綱和這時代其他武將一樣,認為會戰的勝敗,靠的是戰士們對打鬥技巧的熟練度和己方人數多寡,他是這種傳統會戰思想的信徒,無法理解義經腦中所謂的「戰術」。 義經的背後,站著負責記錄的弁慶。連這位擅長文字的舊僧兵也認為,義經這種會戰觀念真是太特別了。 (這位殿下真是奇特啊……) 所謂會戰,就是和敵人相接,互相殺戮,靠著肉身的活動殺出一條活路。可是,義經完全相反,他一開始就有很敏銳的想法,並將這種想法放進現實的會戰中,自由運用。 ——真奇妙。 他是從那裡學到這種奇特的會戰觀念呢? 「殿下,你學過中國的兵法嗎?」 有一次,弁慶不經意問他,然而心裡卻想著: (怎麼可能學過呢?) 雖然《孫子》或《六韜三略》這類兵書有流傳到此,可是卻沒人看得懂。在日本,有學問的人只限于官吏或僧侶,但他們不需要這些書。而且,就算要寫成講義,兵法書上有獨特的術語或語法,日本沒有專門研究的專家,很多內容也都沒辦法看懂。 「我在平泉看過《六韜》。」 義經說出令人失望的話。平泉自然將這本書當成珍寶般收藏起來,可是卻沒人看得懂。 ——那又是為甚麼? 弁慶想問出義經這些奇特想法的來源,可是,連義經自己也不知道。 「我怎麼會知道?每個人都有一些非做不可的事情,我就是這樣。」 他用一種彷佛嗜酒之人無法忍受不喝酒般的不屑口氣辯解道。 第二天早上,范賴、梶原景時、土肥實平等重要人物,都聚集在堀川館召開軍事會議。 「要討伐平家的話,我方兵力不足。」 梶原景時提出意見。他主張等鐮倉殿下支持,總司令范賴也同意。可是副將義經反對。 「那你們就自己去等援軍吧!」他賭氣似的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