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關原之戰 | 上頁 下頁
一七三


  家康思慮之間,正則也送來了報告,言及木曾川下游渡河成功與攻克竹鼻要塞之事。

  「大夫這下子動起來了。」

  家康覺得肩頭的淤凝霎時間全都化散開去。他顧盼侍臣,低語道:「照如此趨勢,可以勝出。」

  「可喜可賀!」

  侍臣們小聲回應。家康這個戰略構想能否成功,取決於單純剛烈的福島正則的向背。他渡過木曾川,攻陷敵城,總之,如今不妨認定他是鐵心跟隨家康了。

  翌日,前線所有大名接連不斷送來快報:岐阜城陷落,織田中納言秀信投降了。這一天是八月二十七日。

  家康當即執筆,給十九位大名一一回信。盛讚其戰功。接著,他以安排公務似的語言和神情對侍臣們說:「現在,該從江戶出發了。」

  是呀,形勢已發展到出發並非冒險,而是前往執行公務。前線諸將的本心,因此一清二楚,首戰告捷也確認了諸將的本心。得到這些事實之前,不欲動身。針對此事,家康周密和慎重的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個討厭冒險的老人,等待良機,將事情運作到徹底消除風險,勝利幾乎等於公務的必然結果了。達到這個火候,家康才能動身。

  ***

  慶長五年九月一日,家康走出了江戶城城門。

  留守江戶城的諸將,以家康的弟弟松平因幡守康元為首,乃下總關宿四萬石的領主。此外還有松平備後守清成、諏訪安藝守賴忠、石川日向守家成、菅沼織部定盈、武田萬千代信吉、松平源七郎康忠等。留下諸將除了一兩名外,其餘皆非野戰型將領。

  出發之前,留守將軍之一的石川日向守家成,說出了吻合老人性格的事情:「九月一日,日子不吉利。」

  「是何凶日?」

  「西塞之日。」(編注:陰陽道信仰中,凶神「大將軍」所在方位或干支搭配之日期為萬事不宜。)

  出陣選擇吉日,這是慣例,然而家康付諸一笑。

  「西塞的習俗,出發後就打開了。何須掛慮。」

  家康出陣,並不戴盔穿甲。他頭戴茶色縐綢法祿頭巾,怎麼看都像是茶人去遊山的打扮。

  家康通過櫻田門時,恰好遇見了軍監的使者從美濃前線飛馳歸來。

  「何事?」

  家康讓人問了一聲。使者回答:在美濃取下敵人二十個首級,請主上過目。

  「看一看。將首級桶擺在增上寺門前!」

  言訖,家康前行而去。

  位於芝的增上寺與家康的緣分很深。

  寺院原在今日東京都曲町紀尾井阪上(武藏國豐島郡貝塚),後來遷至日比穀,進而又移至辰口。

  辰口時期的住持是名學問僧,法號存應,相當世俗。為了寺院的興隆煞費苦心。

  天正十八年(一五九〇)八月,家康被秀吉封為關東八州守入江戶,當時江戶還是一片荒蕪之地。

  ——德川大人的宗派屬￿哪一派?

  存應預先做了調查,偶然發現是與增上寺相同的淨土宗。存應認為,這是可資利用的奇貨,便努力接近家康。存應揣想,如果增上寺被指定為關東八州守的菩提寺(編注:一家世世代代皈依的寺院),未來的興隆不可估量。

  於是家康的入駐隊伍進江戶時,存應一身盛裝,帶領弟子和同宗僧侶,佇立山門前念佛,場面引人注目。果然引起家康注意,命令側近:「那位僧人法名何稱?問一下!」

  側近跑上前去詢問。

  「貧僧法名存應,承繼與貴府同宗的佛法傳統。」

  存應回答。他以爽颯宜人的話語祝賀家康入境。家康大悅,停下隊伍,進這座寺院休息吃茶。

  存應談吐圓滑流利,

  「大人在三河的時候,菩提寺該是感應寺吧?」

  存應得體自然地談到預先所做的調查結果。家康頗感驚詫,不啻在毫不熟悉的異鄉關東意外遇到故知,大喜過望。未久雙方結了寺僧與施主間的緣分,增上寺定為德川家在江戶的菩提寺,寺領漸增,寺院也於前年遷移到芝這個地方來了。

  「將首級桶擺在增上寺門前!」

  家康想到三萬二千七百人的德川大軍要通過山門前的大道,如此做旨在鼓舞士氣。

  少刻,家康主力大軍一接近增上寺山門,家康下令行軍暫停,眺望一整排首級桶說道:「這是出發的吉兆!」

  家康興高采烈進入山門,等待已任關東第一大寺院增上寺住持的存應出迎。

  家康參拜本堂,向祖先靈位行出師之禮,然後小憩。存應來到家康近前,祝賀出師。

  「值出師之際,貧僧準備行驅散怨敵的祈禱儀式,不知向那座寺院和神社祈禱為宜?」

  精于世故的存應問道。以法然為開山鼻祖的淨土宗,與天臺宗或真言宗不同,並沒有祈禱現世利益的思想。若勉強為之,將與宗祖法然的教義有所抵觸。但眼下這場合,存應覺得寧可歪曲宗義,也須迎合家康的心意。

  「貴府屬￿源氏流脈,應該向源氏的守護神八幡宮祈禱吧?」

  「八幡大菩薩也可以呀。」

  家康欣悅回答。欣悅是欣悅,但他並不迷信祈禱的效果。

  「關於八幡大菩薩,我年輕時就朝夕祈禱過,現在用不著再祈禱了。所幸我八州裡的常陸有武神鹿島大明神。我可命令這座神社的別當(編注:神社總理庶務者)祈禱。貴寺也向鹿島大明神祈禱吧。佛寺方面,唯有淺草的觀世音挺合適吧。從前已有吉祥先例,鎌倉右幕下(源賴朝)討伐平家之際,就向這一社一寺祈禱過。」

  家康故意提到「鎌倉右幕下」這武家政治創始者的名字,是因為不想再隱瞞自己的意圖:消滅三成後,奪取豐臣家政權,開創幕府。

  略事休息後,家康從增上寺山門前出發了。

  在神奈川(金川)的驛站休息時,西邊來了幾名身穿黑袈裟的僧人,要求拜謁家康。

  近臣想趕走他們,但一聽僧人報上的名字十分詫異,便向家康傳達。

  此僧法名教如,年紀四十二、三歲。雖然旅途勞頓,卻仍具貴族格調風貌。

  教如俗名光壽,是本願寺門跡(編注:本願寺住持的俗稱)顯如(光佐)的長子。天正年間,當時坐落在攝津石山(大阪)的本願寺,曾與織田信長交戰數年,最後因正親町帝的敕令而和解。這時,長子教如對這項屈辱的和解頗感不悅,與抗戰派的僧侶和俗眾一起逃離寺院。其後織田軍到處追捕教如,他因而流浪諸國。

  不久,進入秀吉時代,按照秀吉的意願,本願寺遷至京都,教如返回寺院,繼任本願寺十二世門跡。

  然而,不久在秀吉的秘令下,教如不情願地將佛統繼承權讓給了異母弟准如(光昭),年紀輕輕就隱居起來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