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MYSC >
梅裡美


  普羅斯佩·梅裡美(Prosper 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國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家。代表作:《卡門》。

  ***

  梅裡美1803年9月28日生於巴黎一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雷阿諾·梅裡美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畫家、歷史學家。母親是十八世紀童話作家波蒙夫人的孫女,也擅長繪畫。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梅裡美從小就接受藝術的薰陶,培養了對美術的興趣和對藝術的精深微妙的鑒賞能力。在政治方面,梅裡美的父親是一位順應時代潮流的人,大革命期間持溫和的共和主義態度,拿破崙執政後,採取擁護的立場,並成為拿破崙的崇拜者。梅裡美的母親也是十八世紀啟蒙思想的忠實信徒。這種政治環境對梅裡美政治態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不過,梅裡美的父母是較為典型的自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一直不參加激烈的政治鬥爭,而是以旁觀者的眼光冷靜地觀察著十九世紀初葉曲折的歷史進程和頻繁的政權更迭。

  這種對政治若即若離的態度自然也在梅裡美的身上潛移默化,影響到他以後的生活和創作。

  梅裡美是家裡的獨子,深得父母的疼愛,從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久而久之便養成了感情細膩、敏感的個性。1812年,梅裡美進入父親任教的拿破崙帝國中學,成績優異。在校期間,他經歷了第一帝國的崩潰和波旁王朝的復辟,親眼目睹他所在的學校更名為亨利四世中學。1819年,他中學畢業,原想繼承父業學習繪畫,後根據父親的安排進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但他真正的興趣在文學方面。在大學的四年間,梅裡美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從事語言的研究,學習並掌握了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古希臘語、拉丁語等,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學基礎。與此同時,梅裡美還致力於擴大知識面,研讀各國的古典文學、哲學,甚至巫學,為今後的創作積累了廣博知識。就對古代文化的精湛修養層面而言,梅裡美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作家中,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1822年夏天,梅裡美同司湯達第一次見面。司湯達年長梅裡美二十歲,當時已經是一位思想成熟的反對王朝復辟的積極鬥士,並有了完整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梅裡美從此接受司湯達的影響,與他結成了忘年之交。

  1825年5月,梅裡美以「西班牙著名女演員克拉拉·加蘇爾」為名,在巴黎發表了一部名為《克拉拉·加蘇爾戲劇集》的作品。集子包括《非洲人的愛情》、《女人即魔鬼》、《西班牙人在丹麥》、《天堂與地獄》、《伊萊斯·芒多》五個短劇,內容輕鬆而稍帶諷刺,具有異國情調和輕快自然的風格,與傳統的古典主義的戲劇法則格格不入,體現了當時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贏得了文藝青年的青睞,並受到輿論的好評。從時間上說,這個集子開了浪漫主義戲劇的先河。此時的梅裡美已經成為社交界著名人士雷卡米埃夫人、德·歐蓓爾依夫人家中的座上客,及著名畫家希拉爾、德拉克洛瓦等人的密友。

  1826年,梅裡美和德拉克洛瓦結伴去英國旅遊,為時半年之久,有機會觀看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這對他後來創作著名的歷史劇《雅克團》頗有影響。1827年,梅裡美假託一個意大利政治流亡者之名,發表了一部具有浪漫主義氣息的抒情民謠集《獨弦琴》。歌德撰文向德國讀者介紹集子,普希金也把其中一部分譯成俄文。

  1828年6月7日,梅裡美發表了第一部重要戲劇作品《雅克團》,以後又創作了《卡爾瓦亞爾之家》。

  1829年,梅裡美與法國浪漫派作家結成的「文社」開始密切接觸,3月出版了他的著名歷史小說《查理九世時代軼事》,從5月起,又先後發表了《馬泰奧·法爾科納》、《查理十一的幻覺》、《攻佔炮臺》、《塔芒戈》等小說,以及獨幕喜劇《送聖體的馬車》。

  1830年,梅裡美在《巴黎》雜誌上發表了《古花瓶》、《一場賭博》,第二次去西班牙旅遊。

  此時,梅裡美的多個朋友在七月王朝政府中獲得了要職。1831年,他本人也開始在政府機關裡供職,先擔任海軍部主任秘書,後轉入商業部。他同戲劇界人士經常往來,並與繆塞一起參加了文學家的聚會。同年他發表了《西班牙書簡》中的《鬥牛》、《一次死刑的見聞》兩部分以及《論西班牙的繪畫藝術》。這一年,他還結識了年輕姑娘傑妮·達甘(即後來的蒙蒂霍伯爵夫人),對她一見鍾情,結為好友,並終生與她有書信往來,這些書信在梅裡美死後以《與不知名的姑娘的通信錄》(1874)為名發表。

  1833年9月,梅裡美發表了中篇小說《雙重誤》,12月出版《西班牙書簡》中的《巫婆》。1834年5月,梅裡美被任命為歷史文物總督察官。他擔任此職後,成了一位傑出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在發掘、整理和保存法國古代文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從此時起直到1860年,梅裡美走遍了整個法國,對歷史文物進行考察,編制散失於各地的古物的目錄。

  1834年,他去法國南部旅行,並發表了小說《煉獄裡的靈魂》。1835年至1840年,他先後去法國西部、阿爾薩斯地區、法國中部和科西島旅行,先後發表了《法國南部旅行劄記》、《法國西部旅行劄記》和《科西島旅行劄記》,以及《伊爾城的維納斯像》。1839年,梅裡美赴科西嘉島旅行後,經意大利回國。在意大利期間曾在羅馬與司湯達相處十天,然後偕同這位朋友遊覽了那不勒斯、龐貝、波佐利等地區。

  1830年以後,梅裡美在學術方面相當活躍,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創見,他在歷史學和考古學方面的主要論著有《論羅馬歷史》、《論社會戰爭》和《關於中世紀藝術的考察》。此外,他還學習俄語,翻譯了普希金、果戈理與屠格涅夫的小說,在《兩世界》雜誌上發表,使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得以在法國流傳。相比之下,梅裡美在文學創作方面就略顯遜色。

  不過,最能體現其思想特點和藝術功力的兩篇小說《科隆芭》和《卡門》都發表在這個時期。1840年《科隆芭》在《兩世界》雜誌上發表,1842年以單行本出版;1845年10月,《卡門》在《兩世界》雜誌上發表。梅裡美因其在文藝領域的成就,1843年11月當選為法國碑文和美術學院院士,次年3月14日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4年至1865年,梅裡美先後發表了《阿爾塞娜·吉約》、《歐班神父》、《卡斯蒂利亞王國費迪南德一世的故事》、《亨利·貝爾》和《從前的哥薩克》。1849年,梅裡美翻譯並發表了俄國作家普希金的小說《黑桃皇后》。1869年5月,他又翻譯出版了屠格涅夫的小說選集。

  梅裡美的終身好友蒙蒂霍伯爵夫人的女兒歐仁妮·蒙蒂霍成為拿破崙三世的皇后後,梅裡美在1853年當上了上議院議員,經常出入杜伊勒裡宮、楓丹白露等地,並與皇帝、皇后共進晚餐。他在喜慶遊樂、儀典宴會中耗費了不少年華,他作為文學家和學者的生命實際上已經終結,晚年只寫出了《羅斯基》和《藍色房間》兩篇小說,編纂了一部《愷撒傳》。

  1870年,普法戰爭中,他一直忠於拿破崙三世的宮廷,為了替皇后說情,他親自去見梯也爾,直到9月8日才離開巴黎前往南方小城戛納,9月23日在那兒去世。

  ***

  由宗教倫理與世俗道德的衝突來消解宗教的神聖和權威,是梅裡美作品中多次出現的主題。作者讓世俗之情和宗教之情形成鮮明對照,對虛偽、殘酷的宗教道德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答,肯定了對世俗之情的執著與嚮往,讚美了樸素、真誠、美好的人間真情。

  作為一個上流社會的文化精英,梅裡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滿,憂慮人性的淪落,他認識到以風俗的形式張顯著原則和規範的民間道德中具有未被現代文明站汙的東西,充滿生命的莊嚴和力量的張顯,故而有意借之來尋找人類迷失的自我,診治平庸虛弱的資本主義文明。作者也含蓄表達了對吉普賽人邊緣式的生存方式的批判,認為占卜、偷竊、搶劫這些與文明道德相衝突的行為顯然決定了他們在漂泊生活中難以徹底享受自由的幸福,而同時指出吉普賽人這些行為的選擇也與歐洲中心文化對他們的歧視欺壓有關。

  梅裡美在震懾人心的同時,更多地是期盼喚醒內在的沉淪。人都渴望著人性的自由與張揚,一方面人類的集體利益和社會公共秩序需要法律道德來維護,另一方面文明人一味克制欲望尋求精神和靈魂的超越,根本上又遏制了生命,產生無數的痛苦,如何使社會更富人性化更具創造力?梅裡美不加粉飾地表現各個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度的習俗和道德,顯然力圖在現代文明和民間道德、蠻族倫理中尋找一個平衡點,以異質文化的加入來激活穩定然而平庸的文明。

  ***

  梅裡美作品中的女性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代表原始的野性美,如卡門、科隆芭等,另一類則是文明的化身,如德·皮裡小姐等。梅裡美對這兩類形象的態度也是極為鮮明,對前者讚揚、肯定;對後者批判、同情。卡門、科隆巴可以說是美狄亞精神的另一種表現,即性格上的偏執和情感上的缺乏節制,或者說用極端的手段和方式表現極端的維護個人利益的願望;而代表文明的這類女性,她們的本性卻因文明的包圍而消失殆盡。所以,梅裡美認為人類在享受文明所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同時,也深受文明之害,最突出的便是人類內心深處野性的消失。

  梅裡美是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地方色彩和異國情調,語言樸實凝練,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梅裡美的小說主要有以下一些藝術特色:

  首先,梅裡美的小說寫得簡潔凝練,情節集中,毫無抽象的分析議論和冗長瑣碎的細節描寫。梅裡美的文筆高度精練,惜墨如金,在短短的篇幅裡表現出了巨大的社會問題和深刻的階級矛盾。

  其次,梅裡美在中短篇小說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從而使法國中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

  在人物性格的描寫上,梅裡美無疑受到司湯達的影響。司湯達善於塑造具有異常毅力,敢作敢為的人,梅裡美與此相似。與司湯達不同的是,梅裡美不是從文明社會中去尋找這類人物,在池的筆下、這些人物都是不開化的「化外之民」,他們或者是科西嘉島上的山民,或者是非洲大陸的黑人,或者是沒有祖國,到處流浪的吉普賽人,他們都遠離文明社會,或者與文明社會格格不人。梅裡美認為,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人的品性高於受到文明社會污染腐蝕的人的品性,他們的性格煥發出令人嚮往的光彩。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因而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他們。

  第三,梅裡美的中短篇具有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他是法國文學從浪漫主義發展到現實主義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

  梅裡美小說的浪漫主義特色,表現在他追求具有冒險意味的異國情調和地方特色。他的小說不少都在異國它鄉展開情節和描寫,有的則是在科西嘉島,甚至是在地獄,因此,他的小說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和迷人的藝術魅力。

  梅裡美小說的浪漫主義特色,還表現在他對神秘奇特事物和特殊性格的偏愛,對這類事物,他具有不可扼制的激情,往往敷以濃墨重彩。同時,梅裡美又憎惡普通的生活,竭力同單調的日常生活決裂。梅裡美尤其愛好神秘因素,在這一點上,他與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相似之處。梅裡美在評價屠格涅夫時說:「誰也不如這位偉大的俄國小說家那樣,善於讓心靈掠過朦朧的陌生事物引起戰慄,並在奇異故事的半明半暗中讓人看到不安的,不穩定的,咄咄逼人的事物組成的整個世界。」這段話同樣也適用於他自己。梅裡美對神秘事物的特殊的愛好,神秘氣氛成為他多篇小說追求的目標,使他的小說具有一種浪漫主義的神秘之美。

  第四,梅裡美喜歡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

  第一人稱的作用是使小說具有可信性,並且以一種明顯的客觀性向讀者展現故事的內容,增加情節的說服力,因此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在十九世紀受到作家們的喜愛。巴爾札克的短篇小說就很喜歡以第一人稱來敘述故事,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有一半是用第一人稱來寫的。十九世紀的作家認識到第一人稱能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和敘述的客觀性,所以不厭其煩的使用這種敘述方法。

  梅裡美在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時,往往保留了自己真實的身份。有時,他以考古學家的真實身份在作品中進行考察,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懷有極大的興趣。梅裡美還不時用跟讀者進行間接的對話來評判小說人物的行動。他以這種方法與小說中的人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他是小說情節的目擊者或者介紹者,敘述的是充滿戲劇性的浪漫故事,文字輕靈自如,典雅明快,不時閃現出現實主義的光輝和洞察力。

  此外,梅裡美還善於安排作品的藝術意境,他不會輕而易舉地就讓讀者看透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藝術真諦,而是不斷的以一些富有啟示性的描寫挑起讀者的興趣,隨著情節的進展,層層深入地把讀者引人新的意境。

  第五,梅裡美善於進行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的心理描寫。

  梅裡美的心理描寫往往是簡短的,不會連篇累犢,但是只要三言兩語就能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

  ***

  梅裡美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和劇作家,被譽為「法國中短篇小說的第一位大師」。與同時代的司湯達、巴爾札克等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神秘的文化氛圍,瑰麗的異域風光,性格鮮明的人物,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相互結合碰撞。

  梅裡美的中短篇小說是世界文學中的一朵奇葩,他僅以二十來個中短篇小說便馳名於法國文壇和世界文壇,並且佔據了一個突出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僅對法國中短篇小說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且對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和歐洲文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說,梅裡美是法國第一位中短篇小說的大師,從梅裡美開始,法國中短篇小說進入了成熟階段。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