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繆塞作品集 | 上頁 下頁
繆塞


  阿爾弗裡德·繆塞(1810~1857)法國浪漫主義詩人,法蘭西學院院士。繆塞在他的一生中,除了詩歌以外還創作了不少戲劇和小說,發表過一些頗有影響的關於社會、政治和文學藝術的論文。

  繆塞的文學活動是從參加以雨果為首的進步的浪漫主義團體「文社」開始的。他不僅是浪漫派中最有才華的詩人,其戲劇作品也大大促進了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他的小說在創建法國浪漫主義心理小說和為近代小說開闢道路上起的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

  繆塞的詩歌真切動人。他的戲劇和小說儘管反映社會生活不夠全面,但是抒發個人情感,真實刻畫了法國某些階層的生活及心態,頗具時代色彩。特別是他描寫的「世紀病」。

  他的主要戲劇作品有《羅倫紮西歐》、《反復無常的人》、《巴爾貝林》、《喀爾摩金》等。他的小說有《埃梅林》、《弗烈特立克和貝爾納萊特》、《提善的兒子》等。《世紀兒懺悔錄》以其動人的愛情故事和細膩的心理描寫而成為繆塞的代表作。

  ***

  阿爾弗雷德·德·繆塞(Alfred de Musset)在1810年12月11日生於法國巴黎,家族都是上流社會的貴族。兄長保羅·德·繆塞也是作家。

  繆塞自幼愛好文學,10來歲就開始寫詩,18歲進入以雨果為首的文學社,被譽為是「浪漫主義的神童」。1830年,他的第一本詩集問世,這本名叫《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故事》的詩集雖然還帶有新古典主義的痕跡,但詩中充滿了離奇的情節、狂熱的人物和強烈的異國情調,語言誇張熱情,散發出浪漫主義的朝氣,顯示出繆塞豐富的想像能力。其中《詠月》一詩,意境獨特,詩人借用一系列形象生動的奇想來寫長夜中的明月,詩首和詩尾重複把升起在教堂鐘樓尖頂上的圓月描寫成一個小寫字母i,成為傳誦一時的佳句。

  1933年,長詩《羅拉》問世。這部詩是繆塞詩歌創作的分水嶺,在這之前,繆塞的詩熱情明麗,想像豐富,充滿了活力和希望。從《羅拉》開始,繆塞的詩風發生了變化,他一反前期的那種樂觀精神,詩中開始流露出悲觀失望和迷茫不安的心情。這一年,繆塞結識了女作家喬治·桑,從此開始了悲喜交加的感情歷程。這段愛情插曲對繆塞的人生和創作影響都極大,繆塞的重要詩篇基本上都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如抒情詩《四夜》、《露西》及《出版法》等。

  繆塞最著名的抒情詩是《四夜》,即《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八月之夜》和《十月之夜》。文學史家們都把它們統稱為「四夜組詩」。組詩表達了詩人豐富而複雜的感情,從失戀的痛苦到對新生活的希望,從失意的孤獨到對慰藉的渴盼,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唱出了淒婉動人的夜鶯之歌。《四夜》標誌著繆塞抒情詩創作的最高峰,它以流暢優美的詩句呈現出詩人情感高漲時的原始狀態,真誠自然地體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複雜感情。在形式上,除了《十二月之夜》以外,其餘三篇都採用詩人與繆斯對述的形式,或一問一答,或一唱一和,情感的表現十分細膩。《十二月之夜》則是詩人的獨白,詩人通過對自身幻影的反復詰問來渲染他的懺悔、迷茫和渴望之情,極富藝術魅力。《四夜》被列為法國浪漫派抒情詩的傑作。

  除了《四夜》以外,繆塞還寫過其他一些與《四夜》格調相仿的詩作,如《四憶》、《露西》等。《四憶》是他與喬治·桑戀情的反思和總結,《露西》是他自題的挽詩,後來被刻在他的墓碑上。《出版法》則是一首富有鬥爭精神的詩篇,揭露了當權者壓制民主自由的可鄙行徑,諷刺了專制的黑暗。這是一首充滿政治激情的詩篇。

  繆塞的詩熱情洋溢,想像豐富,他比其他浪漫主義詩人更注重詩句的形式美,語言豐富多彩,形象生動,富有音樂感。他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的四大詩人之一。

  除了詩歌外,1836年繆塞創作了曾允諾要為喬治·桑寫的一本書—《一個世紀兒的懺悔》。他在該作品中不僅生動地記述了他和喬治·桑的羅曼史,而且塑造了一個對社會不滿又無意反對,面對黑暗現實存有幾分嘲諷又帶有幾分厭棄,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喪頹廢的浪子形象。這其實也是對他自己的真實寫照。可以說,這部作品成功地勾勒出歐洲社會發展中的整整一個時代,「世紀病」一詞即由此小說而來。

  繆塞於1857年5月2日去世,年僅47歲。但早在十幾年前,他就幾乎不再創作了。後來在他墓碑上刻的是他的主要作品的名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