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邁克爾·克萊頓作品集 | 上頁 下頁 |
邁克爾·克萊頓 |
|
Michael Crichton 1942年10月23日 - 2008年11月4日 邁克爾·克萊頓,全名約翰·邁克爾·克萊頓(John Michael Crichton),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和影視導演、製片人。作品多為動作類型,科技成份濃厚,被冠以「科技驚悚小說之父」的稱號。作品中大量的引用醫學科技新知,充分反應出他的醫學訓練與科學背景。他的 書已被譯成36種語言,暢銷書幾乎本本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全世界擁有億萬忠實讀者和影迷。 ![]() *** 邁克爾·克萊頓1942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曾在哈佛大學文學系就讀,後轉讀考古人類學系。 1965年 23歲的邁克爾·克萊頓從哈佛人類學系畢業,一年半之後又開始攻讀醫學,1969年獲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前,就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發表作品。 他的小說《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甚至獲得了1969年的埃德加獎。1969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暢銷書,是他的第一部高科技驚險小說《安德洛墨達品系》(The Andromeda Strain,也譯作《天外細菌》或《仙女座菌株》),並且被搬上了銀幕。 巨大的成功使他下定決心棄醫從文。從此邁克爾·克萊頓寫出了一部又一部暢銷小說。他早年在非文學領域的研究為他積累了人類學、醫學、生物學和神經學等淵博的知識,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也導演過幾部電影,如他導演了他自己1975年的作品《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這是他1979年與肖恩·康納利合作完成的。 邁克爾·克萊頓聲望達到最高是在20世紀90年代,他的作品《侏羅紀公園》被好萊塢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搬上銀幕。 另外他還創作並製片了獲得艾美獎的電視連續劇《急診室的故事》(E.R)。 他的另外幾部著名的小說包括: 《獵物》(或譯《奈米獵殺》),講的是智能化的納米(奈米)集群被人為地釋放後對人類的危害; 《剛果驚魂》,講的是尋找鑽石礦和遭遇的大猩猩的故事; 《恐懼狀態》(或譯《恐懼之邦》),關於環保恐怖主義的故事,這部書中對環保的描述與一般人心中的環保大不相同。 克萊頓創作了15部暢銷小說,全球總銷量超過1億5千多萬冊,有12部被拍成電影,大多非常賣座,被稱為「高科技驚險小說之父」。 同時他是個計算機業的行家裡手,擁有自己的Film Track軟件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電影拍攝設計多種電腦程序,他所執導的《西方世界》,就是世界上首部應用電腦特技的電影。他還寫過關於信息技術的書《電子生活》(Electronic Life),自己甚至還設計了一套叫「亞馬遜」的電子遊戲。 克萊頓在這些領域的涉獵,也為他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 克萊頓同時在美國作家協會、美國導演協會、電影藝術和科學學會等多家行、協會中任職,他是美國唯一一個同時暢銷書、電影、電視劇三個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1992年的《人物》雜誌將他評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Fifty Most Beautiful People)之一。 *** 所獲獎項: 1969年,愛倫坡最佳小說獎(《死亡手術室》,以Jeffrey Hudson名發表) ![]() 1970年,美國醫療作家協會獎(《FivePatients》) 1980年,愛倫坡最佳電影劇本獎(《火車大劫案》) 2006年,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新聞獎(《恐懼之邦》) …… *** 邁克爾·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 1942.10—2008.11) 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導演、製片人,被《人物》雜誌評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之一,享有「高科技驚悚小說之父」的美譽。 克萊頓以其「最具科技含金量的知識小說」,挑戰著我們關於身邊這個世界的種種預想,以一種我們都能理解的方式闡述了世界的眾多謎團。 他是一位偉大的講故事的人,每部作品都佔據歐美暢銷榜,並不斷被好萊塢搬上銀幕。 他的人生也像一部驚悚小說:差點搭上「9·11」事件中被劫持的飛機;在聖莫尼卡的家裡與持槍劫匪面對面;他的四次婚姻皆以離婚收場……。2008年11月4日,克萊頓因癌症溘然謝幕,以一部未竟之作,為世人設下永恆的懸念,讓有幸認識他的每一個人都將永遠銘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