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卡夫卡作品集 | 上頁 下頁
卡夫卡簡介


  Franz Kafka 1883年7月3日- 1924年6月3日

  弗蘭茲·卡夫卡,奧地利人,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

  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文筆明淨而想像奇詭,常採用寓言體,背後的寓意言見仁見智,難有定論,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美國詩人奧登評價卡夫卡時說:「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卡夫卡父親的鋪子即以寒鴉來作店徽。

  為紀念這位獨一無二的大師,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來命名。

  代表作:《審判》、《變形記》、《城堡》

  ***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幼時受的是德語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學攻讀日耳曼語言文學,後來迫于父命改學法律。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傷保險公司供職。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於維也納附近的基爾林療養院,終年41歲。

  卡夫卡短暫的一生充滿了不幸。他所處的時代,他的社會生活環境,他的家庭都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卡夫卡生活的時代正是奧匈帝國的末期。當時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銳,帝國搖搖欲墜,「山雨欲來風滿樓」。作為猶太人,卡夫卡與斯拉夫人沒有什麼來往,而布拉格的多數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語教育,這使他與周圍的人沒有共同的語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奧國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親是個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剛強,在家庭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對自己唯一的兒子態度簡單粗暴,作風專橫。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來自父親的壓力,一生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在《致父親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懼感、負疚感和不善生計都歸之于父親的影響。父子衝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三次訂婚,又三次主動解除婚約,始終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離他去世半年多以前才與一位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輕猶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內向的性格,使他把寫作作為唯一的精神寄託。

  卡夫卡是一位勤奮的業餘作家。他自幼喜愛文學,中學時代就開始閱讀易蔔生、斯賓諾莎、尼采、達爾文等人的著作。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並常與同學馬克斯·布洛德參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學活動,從1909年到1912年曾幾度結伴去巴黎、蘇黎世、魏瑪等地參觀遊覽。他受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愷郭爾的影響頗大,也研究過中國的老莊哲學。他於1908年開始發表作品。1915年,作家卡爾·施特恩海姆把他獲得的馮塔納文學獎轉讓給卡夫卡,以表彰他的短篇小說《司爐》。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下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和三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美國》、《訴訟》和《城堡》,還有大量書信、日記、隨筆、箴言等,但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嚴格,對大多數作品不甚滿意,生前只發表了極少的一部分。他在遺囑中要求摯友馬克斯·布洛德銷毀他所有未發表過的手稿並永不再版已發表的作品,但布洛德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將卡夫卡的所有作品整理出版。可惜很多作品在此以前已被他的女友按照他的願望燒毀了。

  ***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寫,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只要你能讀進去,只要你能摸清作品的脈絡,定會獲益匪淺。下點功夫讀一讀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讀者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震驚和恐懼,因為他仿佛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鐘,他在為人類的未來擔憂。

  ***

  在世界文學史上,弗蘭茲·卡夫卡絕對是一個異數。作為一個文學大師,他極為罕見地不是該國或本民族的代言人,更別提什麼「時代的良心」之類的了。他在身份認定上的矛盾性與特殊性,使得他註定沒有歸依之所:他是奧匈帝國的臣民,生長在捷克的布拉格,在一家意大利保險公司做小職員,母語是德語,血統是猶太人,而他本人又終生與猶太人的生活、宗教和習俗保持著非常大的距離——「我跟猶太人有什麼共同之處?」他說。

  他說:「為了我的寫作我需要孤獨,不是『像一個隱居者』,僅僅這樣是不夠的,而是像一個死人。寫作在這個意義上是一種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們不會也不能夠把死人從墳墓中拉出來一樣,也不可能在夜裡把我從寫字臺邊拉開。」

  卡夫卡所構築的城堡同時也是一個有關寫作的巨大隱喻,藉著孤獨,他能夠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接近它,因為它完全來自他個人,也僅屬￿他個人;他的主人公都不過是他的一個化身,他們或者叫K.,或者叫卡爾,或者名字的構詞方式與卡夫卡相同,都生活在一個粗暴的父親或類似父親形象的陰影之下,都「害羞、膽怯、懦弱而善良」—這是卡夫卡相知最深的女友密倫娜對他的描述。

  關於卡夫卡,一個需要糾正的誤解是,他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身材瘦小,落落寡合。事實上,他身高一米八二,相貌英俊,一雙清澈的大眼睛頗能虜獲女性的芳心,這一點,他短暫一生中堪稱頻繁的豔遇可資佐證。他幾乎每次去療養院病休,都會同某位紅顏知己發生始而急促熱烈、終又不了了之的戀情。卡夫卡與未婚妻菲莉斯第一次婚約的解除就是因為他同菲莉斯的女友、負責調解二人關係的格萊特發生了超乎友情的關係。為此,菲莉斯、菲莉斯的妹妹、格萊特等人專門組成了一個「法庭」,對卡夫卡進行審判——恰恰是這場審判給卡夫卡帶來的罪孽感、恐怖感和無力感,導致他日後寫出了不朽名作《審判》。

  卡夫卡一生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對家庭生活將毀掉他的寫作所賴以存在的孤獨的恐懼。在他所鍾情的寫作面前,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婚姻其實毫無位置可言,而他個人,也不過是這古老的偉大事業心甘情願的祭品。從這一點上考量,他焚膏繼晷地寫作、又不斷地毀棄自己的作品的舉動,就超越了自厭和自虐,而達至大誠大勇的境界;他那卑微、晦暗、支離破碎的一生也因而獲得了一貫性和力量。

  ***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語寫作的業餘作家,他與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孤獨地奮鬥,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動,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

  後世的批評家,往往過分強調卡夫卡作品陰暗的一面,忽視其明朗、風趣的地方,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試圖糾正這一點。其實據布勞德的回憶,卡夫卡喜歡在朋友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讀到得意的段落時會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來。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語寫作的業餘作家,國籍屬奧匈帝國。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美國詩人奧登認為:「他與我們時代的關係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係。」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鬱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徵式的手法。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餘黨視之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