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紀德作品集 | 上頁 下頁 | |
紀德 | |
| |
1947年,意大利馬焦雷湖畔,安德烈·紀德與女兒卡特琳 安德烈·紀德(Andre Gide,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法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保護同性戀權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說《田園交響曲》、《偽幣製造者》等,散文詩集《人間食糧》等。194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 安德烈·紀德(安德烈·保爾·吉約姆·紀德)(Andre Gide)1869年11月22日,生於巴黎,他是獨生子。父親在巴黎法律學院任教授;母親是富家閨秀,篤信天主教新教。紀德早年體弱多病,異常敏感。十一歲時喪父,由母親撫養並給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了他的叛逆性格。從十五歲起,他對舅父的女兒瑪德萊娜產生了純潔的愛情;但是六年後,瑪德萊娜拒絕了他的求婚。創作于1890年,於次年發表的處女作《安德烈·瓦爾特的筆記》(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就是他給自己家庭和瑪德萊娜的最後通牒,反映他這一時期的思想。 在1893年-1894年,紀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爾及爾與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結識,並在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同性戀傾向。 他參加了殖民部組織的一次行程,並以此為基礎創作了《剛果之行》(1927年),其中批判了殖民體系的不公。 1895年1-5月,再次去阿爾及利亞旅遊。5月31日,母親去世。6月17日,與表姐訂婚。10月,在庫沃維爾于表姐瑪德萊娜·隆多結婚。婚後兩人旅行,遊歷瑞士、意大利、阿爾及利亞。出版《帕呂德》,這是一部成功小說,有一點新古典主義的影子。 1896年,他成為一個位於諾曼底的公社的市長。1908年,紀德參與創建了文學雜誌 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新法國評論)。 1897年出版的散文詩集《人間食糧》。 1914年同蓋翁一道遊歷意大利、希臘、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紀德全力投入「法國、比利亞之家」的工作,救助佔領區的難民。 1916年與朋友的兒子馬克·阿萊格雷發生同性戀關係。 1921年4月18日,與伊麗莎白·馮·賴賽爾貝格的私生女卡特琳·馮·賴賽爾貝格出生。 1923年他與另一個女人生育了一女,取名為凱瑟琳。他的妻子Madeleine于1938年去世。後來他用自己名義婚姻的背景故事創作了小說《背德者》。 1924年當他在「田園牧人」(Corydon)開發行版中為同性戀辯護時,遭到了廣泛的非難,他後來將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1925年同馬克·阿萊格雷乘船到剛果、乍得旅行考查,歷時近一年。回國後撰文猛烈抨擊殖民制度,引發議會辯論,媒體論戰,政府派人去非洲調查。 1925年後,他開始為罪犯爭取更人道的生存環境。 從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他與侄子在法國近赤道的非洲殖民地旅行。在回法國之前,他又遊歷了現在的剛果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喀麥隆。他在《剛果之行》(Voyage au Congo)及《從乍得歸來》(Retourdu Tchad)中都涉及了他的漫遊。 在其中,他批評了法國當局的殖民政策,揭發了殖民當局的種種罪行和法國商人在剛果利慾薰心的行為並希望改革。他特別強烈批評了「大特權政權」(régime des Grandes Concessions),例如在此政權下殖民地的一些部分歸法國公司所有,那些公司可以任意剝削此地區的所有自然資源,特別是橡膠。 1930年,他迅速成為了共產主義者,但在1935年訪問了蘇聯後對共產主義的幻想破滅。回國後先後發表了《訪蘇歸來》和《再談訪蘇歸來》,表達了對共產主義的失望。他對於共產主義的批評使他失去了許多社會主義者朋友。這種情況在他1936年公開表示與共產主義斷絕關係後尤為嚴重。 194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為了他廣包性的與有藝術質地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以無所畏懼的對真理的熱愛,並以敏銳的心理學洞察力,呈現了人性的種種問題與處境」。 1951年2月19日,安德烈·紀德因肺炎在巴黎病逝。 *** 在紀德的內心世界裡,充滿了禁欲與享樂、靈魂與肉體、個人幸福與社會規約、信守道德與蔑視戒律、尋求信仰與悲觀焦慮的深刻矛盾。 紀德通過宗教和性這兩個主題,表達了他在追求自由和真理的道路上,面對靈與肉、社會道德規範和自由信仰之間的矛盾衝突。為了解決內心的矛盾,他選擇了寫作和旅行,試圖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得到平靜和諧。紀德在旅行中嘗試每一種可能,在寫作中讓人物展現他內心的衝突,並且讓他們踐行他自己內心的每一種可能性的選擇。他嘗試通過東西方文明的探索和自我書寫的方式,讓人們去瞭解他的一切,進而展示人的複雜性,這是作者自己內心矛盾的折射,是作者對人生、對社會思考後的感受書寫。這不僅擴展了作品含義的多重性,展示了人們性格的複雜性,也增強了作品的生命力。 在紀德的作品中,反叛與贖罪兩個主題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紀德具有空前強烈的反叛意識,同時又具有十分濃厚的宗教意識,母親的宗教傳統對他產生了刻骨銘心的重大影響,因而他在每一次反叛之後,都會帶來難以言盡的心靈懺悔。 紀德毫不猶豫地讓自己的行為和作品介入到時代的鬥爭中,他激烈地反對殖民主義和法西斯主義,譴責極權統治,為同性戀辯護,主張打破禁錮人性的清規戒律。 紀德的創作兼容並蓄,表現出異彩紛呈的多種文學流派的風格,他有的作品是自然主義的,有的作品是象徵主義的,有的作品是惟美主義的,甚至有的作品還是荒誕主義的。 紀德筆下的人物幾乎總是陷入一種預設的欲望與道德的兩難境地而無法解脫,在人格上也表現出二元對立的結構,這似乎演繹了紀德自身的內在困境,「無論說什麼或者幹什麼,我好像總是被分成兩半,一半在後面看著另一半在前面犯錯誤,在看笑話,無動於衷,或者扇耳光,喝倒彩。當一個人是這樣地被撕成兩半,他是無論如何不能有一顆誠實之心的,甚至無法理解誠實二字為何物」,確實如此,紀德一生就像米歇爾一樣在道德責任與真誠自我之間,努力尋求一個平衡的支點。所以,紀德筆下的人物,某種意義上講是作家自我內在困境的想像物,它以一個相似的靈魂,用來否定作家自身內在的分裂,以找回人性失卻的天堂。 紀德一生所接受的思想是雜駁的,混亂的,自相矛盾的。他先後接受了惟美主義,象徵主義,自然主義,甚至還多多少少有一點存在主義意識。他極力尋找藝術之美,同時又強調美與道德無關,這顯然來自於惟美主義者王爾德和象徵主義者馬拉美的影響。寫作成為了紀德發自內心的根本需要,至少從他一生的藝術追求來看,紀德人生價值的主導傾向還是他早年所接受的惟美主義。同時,紀德的道德觀又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既包括對舊道德的批判,又包括對電氣化時代新道德的困惑,因而他才會如此地自相矛盾。事實上,由於母親的強烈影響,宗教從幼年時代就植根于紀德的內心深處,所以他內心衝突異常激烈,而紀德的許多作品都是對自己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的描寫。更為重要的是,紀德深愛著福樓拜,他探索的重要主題就是個體的自然人如何使得天性得到完善和發展,而不是社會人應該具備何種倫理道德。也正由於他對自然人的關注,所以他也就被道德君子們斥責為道德危險分子。或者說,紀德關注的焦點僅僅只是人的道德、人的本性和人的命運,他提出了問題卻默然不作解答。有時他也喋喋不休地闡釋自己對人的見解,目的卻不是為了教化引導讀者,而僅僅只是用來透徹地理解自己。他的作品是對人的生存經歷的各種可能性的展示,而不是對人作出評價,這種公正客觀的藝術姿態也就使得他的小說非常接近於新聞類體裁。 在西方現代文學史上,紀德第一個把荒誕大量地運用于法國文學,更為重要的是,荒誕在他眼裡遠不止是一種文學技巧,而且也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從法國文學發展史的歷史軌跡來看,紀德就是一座聯接古典與現代的橋樑,他既是19世紀巴爾札克、雨果、福樓拜和波德萊爾、馬拉美的文學傳統的忠實傳承者,又是新一代文風的偉大開創者。 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了薩特、加繆等眾多思想家、文學家,他們都曾將紀德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 薩特在悼念紀德的文章中寫道:「他為我們活過的一生。我們只要讀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因為他選擇了變成他自身的真理。」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