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簡·奧斯汀作品集 >
簡·奧斯汀


  Jane Austen 1817年7月18日 - 1775年12月16日

  簡·奧斯汀,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活潑風趣的文字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

  奧斯丁21歲時寫成她的第一部小說,題名《最初的印象》,她與出版商聯繫出版,沒有結果。就在這一年,她又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以後她又寫《諾桑覺寺》,於1799年寫完。十幾年後,《最初的印象》經過改寫,換名為《傲慢與偏見》,《埃莉諾與瑪麗安》經過改寫,換名為《理智與情感》,分別得到出版。至於《諾桑覺寺》,作者生前沒有出書。以上這三部是奧斯丁前期作品,寫於她的故鄉史蒂文頓。

  她的後期作品同樣也是三部:《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都是作者遷居喬頓以後所作。前兩部先後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勸導》,因為作者對原來的結局不滿意,要重寫,沒有出版過。她病逝以後,哥哥亨利·奧斯丁負責出版了《諾桑覺寺》和《勸導》,並且第一次用了簡·奧斯丁這個真名。

  ***

  簡·奧斯汀,1775年12月生於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兄弟姐妹八人。

  父親在該地擔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區長。他是個學問淵博的牧師,妻子出身于比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因此,奧斯丁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家庭的優良條件和讀書環境,給了她自學的條件,培養了她寫作的興趣。她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顯示了她在語言表達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親退休,全家遷居巴思,奧斯汀並不喜歡這個地方,據說她曾遭遇了憂鬱症的折磨。

  在這裡,奧斯汀拒絕了一位將繼承大筆財產的青年的求婚,因為她不愛他。住了四年左右,父親在該地去世,於是奧斯丁和母親、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喬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體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可是醫治無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懷抱裡。她終生未婚,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

  奧斯汀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由於奧斯汀終其一生都生活在封建勢力強大的鄉村,加之家境殷實,所以生活圈子很小。這使得她的作品往往局限于普通鄉紳的女兒戀愛結婚的故事當中,而她的作品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封建勢力的觀點。作品主要通過淑女紳士們的社會交際,日常對話來反映家庭和社會的道德標準。這使得奧斯汀的作品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通俗讀物。

  但是,儘管奧斯汀的作品被比喻為「兩寸象牙雕」,但是她仍然通過紳士太太們的日常對話交際來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百態,用幽默的語言來諷刺了惟利是圖、愛慕虛榮的現象,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

  ***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庸俗無聊的「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充斥英國文壇。而奧斯汀的小說破舊立新,一反常規地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和田園風光。奧斯汀的小說出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了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了準備。

  雖然其作品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但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打破男性小說家獨霸文壇局面的簡·奧斯汀向來不缺乏讀者,就連當時還是攝政王的喬治四世都癡迷於她的作品。

  1923年,簡·奧斯汀小說被查普曼(Robert Chapman)校勘之後再版,終於讓她的小說上升到「嚴肅文學」的殿堂,從此對她小說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不同的學者,通過不同的政治理念和視角,可以把她的作品詮釋成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東西:文化保守主義、女權主義、反女權主義、諷刺中產階級的虛偽、同性戀、甚至說最喜愛她作品的人就是她最仇視的人,不一而足。

  新一輪的全球性「奧斯汀狂熱」是從1995年開始,觸發點是1995年BBC拍攝的6集電視連續劇《傲慢與偏見》,其高水平的編劇、精准的角色選擇以及詳盡的歷史細節,一下子在英國造成轟動,引發一系列的改編。一兩年內,相繼出現了李安導演的電影《理智與情感》、兩個版本的《愛瑪》、電影《勸導》等等。簡·奧斯汀的小說一部接一部地被重拍,她本人的經歷也幾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

  2013年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出版200周年,繼英國皇家郵政專門發行郵票紀念之後,英國中央銀行宣佈,簡·奧斯汀的頭像將被印製在新版10英鎊紙幣上,以此向這位譽滿全球的女作家致敬。

  ***

  1796年,20歲的奧斯汀遇到勒弗羅伊。

  情竇初開的她對這個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一見鍾情。然而,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女婿擁有經濟實力,而偏偏那時的勒弗羅伊還是個窮小子。而擁有6個孩子的勒弗羅伊家也執意與富貴之家聯姻,因此要求勒弗羅伊返回愛爾蘭。從此兩人便再沒有相見。

  當年,奧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達了無奈傷心:「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湯姆·勒弗羅伊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後來,勒弗羅伊如家人所願地娶了個大家閨秀,還成為愛爾蘭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與一位作家有過一段「少年之愛」。

  初戀以被迫分手告終,奧斯汀選擇終身不嫁,而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學創作。這段戀情沒有讓奧斯汀成為勒弗羅伊太太,卻激勵她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