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橫光利一 > 歐洲紀行 | 上頁 下頁 |
五七 |
|
六月三日 巴黎不可能屬別的國度,它只屬取名巴黎的這個特定國度。唯有此地,存在著富足的知識與性。感情是無從摹仿的,這一煩惱導致了巴黎的憂鬱。 在我常去的一家餐館的老闆那裡,有位曾去過日本的男子見我總是默然不說話,便湊近我身邊問道:「怎麼,巴黎女人收起錢來,要比估計的貴得多,日本人對此挺反感吧?去日本女人那裡可有趣多了。我在這兒攢下錢,然後去日本,這要比什麼都來勁。」 法國革命實現了法律上的自由平等,其帶來的部分消極後果,便是在這裡留下了日後國民感情喪失殆盡的根因,即宿命,並且各自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高聳於城鎮的天主教堂峭拔的尖塔,可以看做是對自由平等滿懷憤恨的反抗。基督的俄羅斯之行是前去尋找感情。 從前幾天起,二百家工廠罷工,星星之火蔓延到了法國全境。現在,連舞廳、雜貨商也起來罷工了。昨晚罷工人數已達三十五萬人。但由於政府是左翼政府,他們對這場罷工絲毫不感到驚慌,仍像過節似的悠閒,連報界也罷工了。 大家在不失去自身錢財的前提下趨於左傾,這一精神,體現出一種個人主義的公社精神。在法國,最受人歡迎的便是這種精神。丟去自己的錢財,這種革命,法律是不允許的。而更甚於此的過激做法,又為人類精神所不允許。左傾便是不劫奪錢財,還沒有什麼地方能像這裡一樣來理解這條原則的。比這更複雜的道理,對民眾是不適用的。 把法國二十家大富豪,二百幾十個人的住所門牌號,詳細地、成串地印在印刷物上,街上隨處都有人在一邊出售,一邊呼喊:一旦出事,便搗了這傢伙!警官一個個若無其事地從他們跟前走過,不吭一聲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