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歐·亨利文集 | 上頁 下頁
歐·亨利簡介

1910年的歐·亨利
  歐·亨利(O. Henry, 1862-1910)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

  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藥劑師。他在銀行工作時,曾有過寫作的經歷,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藥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讚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

  歐·亨利(O. 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有時又譯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含淚的微笑」是歐亨利小說的創作風格,是作品喜劇形式和悲劇內涵的有機結合。他少年時曾一心想當畫家,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後因在銀行供職時的帳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並以「歐·亨利」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他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表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語言幽默、結局出人意料(即「歐·亨利式結尾」)而聞名於世。

  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讚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1862年9月11日威廉·西德尼·波特生於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他的父親名叫阿爾格農·西德尼·波特(Algernon Sidney Porter ,1825年-1888年),是個醫生,酗酒,生活無節制。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家境貧困。他的母親名叫瑪麗·簡·維吉尼亞·斯維姆·波特(Mary Jane Virginia Swaim Porter,1833年-1865年 )。

  1865年,歐·亨利3歲時,威廉·波特的母親因結核病而去世。這一年,他和他的父親搬到他的祖母家裡居住。他與兄弟被送往堂親所開辦的一所私立學校讀書。他後來由他的祖母和姑姑(Evelina Maria Porter)撫養長大,姑姑啟發了他對文學的喜愛。年幼的歐·亨利很愛讀書,他最喜歡的書是《一千零一夜》。

  1876年,他從姑姑的私立學校畢業。然後他就進入高中讀書,但是在1877年被迫輟學,到叔叔的藥房裡當學徒。這份工作讓他覺得即傷自尊又無聊,但他卻先後幹了五年(他後來在監獄裡當的就是藥劑師,而「歐·亨利」這個筆名也與藥劑師有著很大的關係)。少年時的歐·亨利喜歡畫畫,且頗具天分,他年少時便一心想當畫家。北卡羅來納州的一所男子學校就曾經表示,只要歐·亨利為其作畫,學費和膳食費可免,但被他謝絕,因為歐·亨利的校服費和書本費仍無著落。南方生活對歐亨利的影響很大,比如短篇小說《都市生活》就是講的南方的故事,而且歐·亨利40歲移居紐約後也染上了他父親酗酒的惡習。

  1882年3月,格林斯伯勒的一位名叫詹姆斯·K.霍爾(James K. Hall)的醫生見他身體不好,便帶他到得克薩斯州拉薩爾縣的一個牧羊場做客。他希望能夠使一直在咳嗽的身體康復。醫生去那兒是為了看望自己的兒子。歐·亨利一去便喜歡上了西部牧場的生活,在那兒一住就是兩年。在那兒,他有時幫忙做牧羊人、廚師、嬰兒看護員。在那兒,他從一些移民那兒,學了一段時間的西班牙語和德語(西班牙語在他後來逃亡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流浪到了講西班牙語的洪都拉斯)。

  1884年,他和帶他到拉薩爾縣的醫生的兒子理查德·霍爾(Richard Hall)來到了奧斯汀,住在一位同鄉的家裡,並在奧斯汀找到了工作。歐·亨利在那兒當過歌手、戲劇演員、藥劑師、繪圖員、記者和出納員等,他的幽默細胞逐漸顯露了出來,他很逗人喜愛,拿的工資也較高,終於改變了貧窮的生活狀況。西部生活激發了他的幽默細胞,而且成為他後來的短篇小說的重要素材。他筆下對美國西部明顯顯露出好感,把他們寫得善良、純樸、勤勞、能幹、勇敢、富於同情心,特別是重朋友義氣。這些小說也很誇張幽默,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人意料。他寫西部的小說往往都是喜劇性小說和類似滑稽劇的小說。他在21歲這一年改變了志向,立志成為作家。

  1885年,他認識了一位名叫阿索爾·埃斯蒂斯(Athol Estes)的17歲的姑娘,當時她還在中學念書。歐·亨利當時是吉他手和曼多林琴師。歐·亨利追求了她兩年。1887年7月1日夜,也就是阿索爾·埃斯蒂斯才念完中學的那天晚上,她瞞著父母與歐·亨利雙雙跑到奧斯汀的一位牧師家結婚,請他證婚。這位牧師雖沒料到兩位年輕人夜裡跑來結婚,但見他們已經成人,便順水推舟,給他們證了婚。於是,他便於1887年7月1日夜與阿索爾·埃斯蒂斯結了婚。婚後,阿索爾·埃斯蒂斯改名為阿索爾·波特(Athol Porter)。姑娘的母親本希望她嫁個有錢人,得知此事後十分生氣,竟數月不肯上教堂,更不理那位牧師。不過,這一次婚姻只持續了10年。1897年,歐·亨利的妻子因病去世。

  歐·亨利與妻子生活得很美滿。新婚妻子鼓勵歐·亨利寫作,於是他結婚那一年就在《底特律自由報刊與真實》上發表了作品。歐·亨利成名後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小時候一心想當畫家。到21歲,改變了主意,想想還是進行寫作的好。」所以說,1887年歐·亨利發表作品,並非完全是受妻子的鼓動,其實早已存在內因。

  1891年,他來到奧斯汀第一國民銀行當出納員。他幹這個工作心不在焉。

  不止一個顧客反映,別人以為他是在埋頭算錢,其實就是在作畫(他雖然立志當作家,但並沒有放棄當畫家的夢想)。這份工作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一筆通知放款》、《聖羅薩裡奧的兩位朋友》等短篇小說裡寫的都是西部的銀行裡發生的故事。

  1894年,歐·亨利花250美元買下了奧斯汀的一家週刊,將它更名為《滾石》(也可以說他創辦了《滾石》雜誌),使它成為一份幽默雜誌。他既當編輯又當出版商,自己寫文章,自己作畫。也是1894年10月,聯邦銀行檢查員發現歐·亨利的帳目有問題,他只好辭職。這個經歷對他影響很大,所以他在《一筆通知放款》、《聖羅薩裡奧的兩位朋友》等短篇小說裡寫的都是聯邦銀行檢查員來查帳,但帳目裡有問題。

  編輯《滾石》一年後的1895年4月,它完全失敗了,於是他將這份雜誌物歸了原主。接著,他們搬到了休斯頓,歐·亨利轉到《休斯頓郵報》當記者和專欄作家,每個星期的工資僅為15美元,大約為兩個年輕售貨員的收入。

  1896年2月,他受到了盜用公款的起訴,被傳受審並被暫時關押。他的岳父將他保釋出獄。本來他的案情並不嚴重,但他在傳訊的前一天,1896年7月7日,逃到了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然後又逃到了洪都拉斯。他在特古西加爾巴的旅館裡呆了好幾個月。他早年間學的西班牙語幫了他大忙,他在洪都拉斯開始寫長篇小說《白菜與國王》(Cabbages and Kings)

  1897年2月,他獲悉身患結核病的妻子病危,便趕回了奧斯汀。他回國後隨即被捕,但又很快再次被岳父保釋出獄。7月25日,他的妻子阿索爾·波特(Athol Porter)死於結核病。

  1898年2月,他被判有罪,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3月25日,他開始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的聯邦監獄服刑。服刑期間,歐·亨利因為一技之長而當上了監獄的藥劑師。也是在服刑期間,為了維持女兒和自己的生活,以及供女兒上學,他開始認真寫作短篇小說。他之所以選擇短篇小說,是因為短篇小說的寫作時間不長,發表的地方也很多,可以很快拿到錢。這一年,他把自己的名字從 William Sidney Porter 改為 William Sydney Poter,也許是逃亡的需要。他的女兒不知道他被判了刑,只知道「他在外地做生意」。她由外祖父母撫養,他們一家搬到了匹茲堡。

  1899年12月,他以「歐·亨利」為筆名在《麥克盧爾》雜誌聖誕專號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口哨大王迪克的聖誕襪》(Whistling Dick's Christmas Stocking)。「歐·亨利」(O.Henry)是法國優秀的藥劑師艾蒂安·歐西安·亨利(Etienne-Ossian Henry)的名字的縮寫。他把小說寄給他在新奧爾良的沒有蹲監獄的朋友,他的朋友再轉寄給雜誌社,這樣就沒有人會懷疑真正的作者在監獄裡了(用筆名也是為此目的)。此後,他的筆名開始為讀者所關注。

  1901年,服刑3年零3個月後,歐·亨利因在獄中表現良好而提前獲釋。7月24日,他在匹茲堡與女兒團聚。

  1902年,他移居紐約,成了職業作家,創作了上百篇優秀的短篇小說。他是為了離雜誌社和出版商更近一些才這樣做的。儘管他沒有忘記早年的歡樂,他卻看見了生活的陰暗面。他不辭辛勞的日夜寫作,大量優秀的作品就是這一時期創作的。他這時的寫作速度非常快,極少修改。他為此曾說過:「一篇小說一旦開了頭,我就非得一口氣寫到底不可,要不然就再也寫不下去。」在紐約,由於大量佳作的發表,他名利雙收,有時也受到記者的採訪。可他不僅揮霍無度,而且賭博,染上了他父親的惡習——酗酒。寫作的勞累與生活的無節制使他的身體受到了嚴重損傷。

  1904年,他出版了一生中唯一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國王》(Cabbages and Kings),這是一部結構鬆散的政治諷刺小說,有時也被視作短篇小說集。

  1906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四百萬》(The Four Million)出版,其中包括《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警察與讚美詩》、《四百萬》(The Four Million)、《二十年後》和《帶家具出租的房間》等名篇。歐·亨利這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以後的短篇小說中體現了歐·亨利關心社會底層小人物,著重刻畫微妙的感情的寫作風格。與當時其他作家著重表現紐約等大城市的上層社會不同,歐·亨利一直著力于表現繁華都會裡和西部鄉村裡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描寫了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對浪漫和冒險生活的追求。歐·亨利筆調幽默,善於使用雙關語,而且小說的結尾都能做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內」,這就是著名的「歐·亨利式結尾」。由於他寫的都是平常生活,情節和文筆又吸引人,所以頗受歡迎。

  1907年,他跟早年時代的戀人莎拉·林德賽·科爾曼(Sarah Lindsey Coleman)結婚。他們是在歐·亨利一次回鄉期間重逢的。然而這次婚姻並未給歐·亨利帶來任何幸福,反而帶來更多的不和與不快。

  1908年,他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他的經濟狀況也開始不好,為了緩解生活壓力,他不得不以很快的速度創作小說來換取稿費,這也導致了他的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他經常一週六天喝酒、賭博,第七天花一天來寫一篇短篇小說,再交給雜誌發表。他一周就能發表一篇短篇小說。這一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城市之聲》.這一年,歐·亨利創作並發表了《最後一片葉子》,作品文字樸實,但感情濃郁,藝術性很高,給予人很大的感動,是他最著名的名篇之一,整個世界都知道這篇小說。

  1909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命運之路》,裡面顯出了他深受悲觀主義和宿命論的影響,特別是短篇小說《命運之路》(The Road of Destiny)。

  1910年,他創作了也許是他最輕鬆幽默的作品《紅毛酋長的贖金》,讓人忍俊不禁。長年寫作的勞累與無節制的生活使他的身體受到嚴重損傷,再加之婚姻的不幸,6月3日,他在寫作他一生中最後一篇短篇小說《夢》時病倒了。6月5日,他死於肝硬化。《夢》是他最後一篇小說,未完,他原本想讓它成為自己的轉型之作(當時有人批評他的「歐·亨利式結尾」讀多了就沒意思),結果未能如願就病逝了。

  他的葬禮在紐約舉行,他被葬於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1927年,他的女兒瑪格麗特·沃斯·波特(Margaret Worth Poter)去世,與他合葬在一起。

  百年來,歐·亨利的小說在全世界一版再版,始終擁有大量的讀者,足見其作品的生命力。1918年,美國設立一年一度的「歐·亨利紀念獎」,專門獎勵短篇小說的成就。歐·亨利的名字早已和短篇小說的創作,和小人物的悲喜連在了一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