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托馬斯·哈代 >
哈代簡介


  Thomas Hardy (1928年1月11日 - 1840年6月2日)

  托馬斯·哈代,英國詩人、小說家。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詩8集,共918首,此外,還有許多以「威塞克斯故事」為總名的中短篇小說,以及長篇史詩劇《列王》。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等。

  ***

  1840年6月2日哈代生於英國西南部的多塞特郡,毗鄰多塞特郡大荒原,這裡的自然環境日後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親是石匠,但愛好音樂。父母都重視對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離開學校,給一名建築師當學徒,後為建築師助理,司教堂修復。建築論文曾獲英國皇家建築學會獎。有音樂、繪畫及語言才能,通古希臘文及拉丁文。在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方面有廣博學識。受當時科學重大發現進化論影響,在宗教方面成為懷疑論者。

  1862年前往倫敦,任建築繪圖員,並在倫敦大學進修語言,開始文學創作。

  1867年因健康問題返回故鄉。最初寫作詩歌,後因無緣發表,改事小說創作。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說《遠離塵囂》(1874)。從此,他放棄建築職業,致力於小說創作。1867-1868年完成第一部小說《窮人與貴婦》,但未能出版。首次發表的小說是《計出無奈》(1871)。接著發表《綠林蔭下》(1872)、《一雙湛藍的眼睛》(1873),開始了以威塞克斯(Wessex)為背景的一系列鄉土小說的寫作。

  1878年發表《還鄉》,寫遊苔莎嫁給在巴黎當過鑽石店經理的青年姚伯,幻想丈夫能帶她離開荒原,後因種種誤會和不幸夜間出走,失足落水而亡,最後姚伯因得不到鄉親的諒解和支持而事業難成,當了傳教士。一些評論家認為《還鄉》是他最出色的作品。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卡斯特橋市長》(1886),這是他唯一不以農村為背景的小說,寫失業的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後賣掉了妻女,醒後悔恨,從此發憤,成了糧商,當了市長,妻子攜女歸來,但不久與合夥人吵翻,妻子去世,賣妻醜史被揭發,事業失敗,女兒被生父領走,他孑然死于荒原草棚。

  《德伯家的苔絲》(1891)是他最優秀的小說,寫出身貧苦的少女苔絲被本家惡少亞雷·德伯姦污,後在牛奶場當了擠奶工,不久與牧師之子克萊相愛、結婚,新婚夜坦誠地向克萊講了往事,結果遭棄,最後她殺死亞雷,被判絞刑。小說發表後被指責有違道德。《無名的裘德》(1896)招致更強烈的攻擊,小說寫孤兒裘德原想上大學、做牧師,後與表妹相愛同居,觸犯了禮俗,為世不容,表妹最終回到丈夫身邊,他則酗酒而死。激烈的攻擊使哈代發誓再不寫小說,自此全力作詩,發表了《威塞克斯詩集》(1898)、《今昔詩篇》(1901)等8個詩集。此外還有《林地居民》(1887)等許多長篇小說和4個短篇小說集。對家鄉一帶語言、習俗和生活方式的熟稔和生動表現使他的小說充滿活力。他的作品往往帶有宿命論的悲劇色彩。

  1903年-1908年哈代關於拿破崙戰爭的三卷詩劇《列王》問世,主要用無韻詩寫成。除描寫史實外,還有一些插曲,述說韋塞克斯農民對戰爭的態度以及神明對世事的評論。哈代認為支配宇宙的是一種不知善惡、冷酷無情、沒有知覺的「內在意志」,它的衝動幾乎總是造成災難。1910年,哈代被授予殊勳勳章。1912年哈代的妻子去世。雖然他們婚後生活似乎並不幸福,他還是深感憂傷並將它寫進了組詩《舊日火焰的痕跡》,其中包括一些感人至深的作品,如《聲音》和《旅途之後》。

  1914年與他的秘書F.E.達格代爾結婚,後者在他死後寫有他的傳記。1928年1月11日,哈代在多塞特多切斯特去世後,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按照他的遺願,他的心臟安葬在他的出生地附近的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哈代至今仍是擁有最多讀者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家之一。

  ***

  哈代的小說在時間上都是在維多利亞時期完成的,但小說裡的主題卻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他的主要小說都打破了傳統小說對人物和情節的束縛,從遺傳和環境的角度去重新觀察認識人類。這是典型的自然主義寫作風格,充斥著一種悲觀的基調:面對自然與社會,人類往往是受控的一方。他們就像是生活在林子中的動物,在陽光燦爛的時候可以盡情地嬉笑玩耍;一旦暴風雨來臨就驚慌失措,妥協投降者得以苟且偷生,奮起反抗者只能遭受更大的失敗。這種自然主義的客觀冷靜的寫作基調在現代主義甚至後現代主義創作中一直延續,哈代後期的作品尤其是詩歌就明顯帶有現代主義的傾向。

  伍爾夫稱他是「英國小說中最偉大的悲劇大師」,韋伯稱他是「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