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大仲馬 > 三個火槍手 | 上頁 下頁
書評


  大仲馬有句名言:「歷史是什麼?是我用來掛小說的釘子。」《三個火槍手》正是掛在1625年到1628年這段法國歷史的釘子上的一部優秀小說。

  當時,以天主教為主的法國開始了宗教改革,由此,新教勢力日益強大,並佔據了不少城市,形成國中有國的局面。為了法國的統一和政權的鞏固,1625年,紅衣主教親自指揮軍隊攻下了新教的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城,從此剝奪了新教的政治特權。

  這段歷史是當時法國重大的政治事件,本書以它為背景,卻不拘泥於歷史,把歷史中出現的事件和人物加以昇華,演化成了一部波瀾壯闊、激動人心的文學巨著。

  大仲馬於1844年寫就《三個火槍手》,並于當年的3至7月間在巴黎《世紀》報紙上連載。該小說以路易十三時期的法國宮廷為背景,描述年輕的男主人公達達尼昂遠離家鄉,來到巴黎,在國家的火槍隊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故事。達達尼昂和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三個火槍手結成生死之交,四人捲入了國王路易十三、首相黎賽留及其黨羽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較量。該小說是世界文學史上歌頌男性之間友誼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阿多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和達達尼昂是忠誠的朋友,他們意氣相投,合作默契,相互之間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他們的箴言。他們是友誼、青春、膽略的象徵。在刀光劍影中,大仲馬的火槍手傳奇演繹著善良與邪惡,忠誠與背叛的永恆主題。

  ============

  小說主要描述了法國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從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並佔領胡格諾教派的主要根據地拉羅謝爾城期間所發生的事。黎塞留為了要幫助國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計要抓住王后與英國首相白金漢公爵曖昧關係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達達尼昂出於正義,與他的好友三個火槍手為解救王后衝破大主教所設下的重重羅網,最終保全了王后的名譽。達達尼昂和三個火槍手的冒險經歷,在仲馬的筆下栩栩如生,生動曲折,引人入勝。

  本書的主人公達達尼昂和一些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有一個小說家叫庫蒂茲,曾出版過《國王第一火槍隊副隊長達達尼昂先生回憶錄》,作品中的達達尼昂、特雷維爾、博納希厄太太、米萊狄和三個火槍手的名字,都和《三個火槍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一模一樣,只不過他們的身世和故事有所不同。因此,嚴格說,《三個火槍手》實際上是一部經改寫的小說,但是,它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才華,無論從內容還是藝術上都大大地勝過了原作。

  由於《三個火槍手》是作者應報社所寫的連載小說,因此,它的顯著特點是:開門見山,情節生動,對話有趣,而且每段都留下一個懸念,以引起讀者欲罷不能的閱讀興趣。

  大仲馬不愧是大手筆,他把許多既有密切聯繫而又獨立成章的小故事編織在一起,如白金漢和王后的愛情、阿多斯的不幸婚姻、費爾頓的受騙上當、達達尼昂和米拉迪的糾葛……使它們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驚心動魄的事件。

  《三個火槍手》的主要文學成就,在於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達達尼昂的機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托斯的處事老練、嫉惡如仇,波托斯的粗魯莽撞、愛慕虛榮,阿拉米斯的舉止文雅、靈活善變,米萊狄的年輕美貌、心狠手辣,紅衣主教的深不可測、陰險奸詐,博納希厄太太的純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躍然於紙上,表現得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向人們展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的宏偉畫卷。

  作品雖然屬通俗小說,但是,文字相當講究,華麗而不艱澀,風趣而不粗俗。作品從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揭露了統治階級人物之間的偽善關係,也是它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