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絕對之探求 | 上頁 下頁 |
二 |
|
第一章 杜埃的巴黎街上有幢房子,它的外表、內部佈局和細節比其他任何住宅更多地保留了弗朗德勒古建築的特點,這些古建築那樣稚拙地與這一美好地區的淳樸民風相適應;在描寫這幢房子之前,為了作家們的利益或許有必要來一番說教作鋪墊,某些無知和貪婪的人對此會提出異議,他們想體驗激動的情緒,卻不接受產生它的根由,想要花兒卻不要種籽,想要孩子卻不要妊娠。藝術難道應該比造化還強嗎? 人類生活中的事件,無論是公共生活抑或私生活,與建築術的聯繫那般密切,以致大多數觀察家可以根據公共紀念建築物的頹垣斷壁或通過對傳家寶的鑒定,恢復民族習俗或個人習慣的全部真相。考古學之於社會性,相當於比較解剖學之於有機性。一塊馬賽克揭示出整整一個社會,正如一架魚龍骸骨暗示了全部的創造。從兩個方面,一切互相演繹,一切環環相扣。原因使大猜想到後果,正如每個後果可以追溯到一個原因。學者甚至因此使古老的樹瘤復活。當作家忽發的奇想沒有歪曲建築的要素時,對建築的描寫之所以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原因大概正在於此;每個人不是都可以通過嚴格的演繹把它與過去聯繫起來嗎?而對人來說,過去與未來象得出奇:對人講過去,不幾乎總等於對他講未來嗎?最後,對生命流逝之地的描繪很少不使每個人回想起落空的心願或如鮮花般盛開的希冀。隱秘意願落空的現時和可以實現這些意願的未來之間的比較,是傷感或甜蜜的滿足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看到描繪弗朗德勒生活的圖畫,如果陪襯部分畫得逼真,人們幾乎不可能不為之動容。為什麼呢?或許在各種生存方式中,這是最能消除猶豫不決的生存方式。它有一切節日,家庭的所有紐帶,它有證明舒適綿長不斷的富裕殷實,和與至福相仿的安寧;但它尤其表現出幸福的平靜和單調,這種幸福天真地耽于聲色之樂,享受始終迎合欲望,結果窒息了欲望。無論富於情感的人多麼珍視感情的洶湧澎湃,他看到社會天性的圖景時決不會無動於衷,在這些圖景中,心臟跳動得那樣有規律,以致被那些浮淺的人斥為冷漠。 與持久的均等力相比,群眾一般更喜歡漫溢的非正常力。群眾既無時間又無耐性發現隱藏在單一外表下的巨大力量。所以,為了打動被生活的潮流卷走的群眾,激情如同大藝術家,除去比目標走得更遠外別無他途,米開朗琪羅、比昂卡·卡佩洛、德·拉瓦利埃小姐①、貝多芬和帕格尼尼②正是這樣做的。只有工于心計的人才認為決不該超過目標,他們只尊重在凡事鎮靜自若、令超群出眾者著迷的完美實現中留下標記的潛在性。而本性節儉的該地人民採納的生活方式完全符合群眾對公民和市民生活夢寐以求的幸福條件。最美妙的物質性在弗朗德勒的一切習慣中打下了烙印。英國的舒適呈現出乾巴巴的色彩,生硬的情調;而弗朗德勒家家戶戶老屋的內部以柔和的顏色、真正的純樸悅人眼目;它意味著勞而不累;煙斗表明對那不勒斯farniente③的成功的實踐;其次,室內顯示出藝術的寧和感,它最必要的條件耐性,和使藝術創作歷久不衰的因素認真。弗朗德勒人的性格就包含在耐性和認真這兩個字眼中,它們似乎排斥詩歌豐富多采的細膩表達,使該地的風俗和它的遼闊平原一樣平板,和它的霧濛濛的天空一樣陰冷。不過事實決非如此。 ①德·拉瓦利埃小姐(1644—1710),路易十四的寵姬,失寵後出家當了加爾默羅會修女。 ②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作曲家,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③意大利文:閒逸,無所事事。 文明大展其威,改變了那兒的一切,甚至氣候的作用。倘若留心觀察地球上不同國家的出產,人們首先會驚訝地看到溫帶地區的產品特別呈現出灰色和淺黃褐色,而最鮮豔的色彩可以識別熱帶國家的產品。風俗大概必然符合這條自然的法則。昔日以棕色為主、註定為單一色彩的弗朗德勒,找到了通過政治風雲在煤煙色的環境中大放異彩的辦法,這些政治風雲使弗朗德勒先後屈從於勃艮第人、西班牙人、法國人,並使它與德國人和荷蘭人稱兄道弟。它保留了西班牙奢華的猩紅袍,閃光的錦緞,效果強烈的壁毯,羽毛,曼陀林和彬彬有禮的舉止。它用布匹和花邊從威尼斯換回了神奇的玻璃器皿,酒盛在裡面閃閃發光,似乎味道更醇厚。它保存了——照一句民諺的說法——在一隻鬥裡也要走三步的奧地列式繁文縟節的外交。與印度的貿易,得以向本地傾銷中國的怪誕發明和日本的奇妙玩意兒。然而,儘管弗朗德勒財心地積攢一切,承受一切,從不奉還,但它只能被視為歐洲的總貨棧,直至煙草的發現用縷縷輕煙把民族風貌的分散特點粘連在一起。從此,儘管領土東零西散,弗朗德勒人民依賴煙斗和啤酒生存於世。 靠一貫的克勤克儉吸收了主子或鄰國的財富和思想之後,這個天然顏色灰暗和毫無詩意的地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生活和富於特點的風俗,似乎沒有沾染上奴性。在那裡藝術拋卻一切理想性,僅僅再現形式。因此,你們既不要向這個造型詩歌的祖國要求喜劇的插科打渾,富於戲劇性的情節,也不要向它要求史詩和頌歌豪放的長吟,或者音樂的天才;但她有許多的發現,許多耗費時間和燈油的一本正經的討論。在那裡一切都打上世俗享樂的標記。那裡的人專看現在,思想上那樣認真順從地為生活需要服務,在任何事業上都沒有越出現實世界一步。該地人民對未來的唯一設想是某種政治上的和諧,他們的革命力量來自在餐桌上自由自在,以及在steedes①擋雨披簷下悠然自得的家居生活的願望。財富喚起的舒適感和獨立精神在那裡比在其他地方更早地孕育出此後折磨歐洲的自由需要。因此,弗朗德勒人思想的持之以恆和教育給予他們的執拗頑強,過去把他們造就成在扞衛自身權利的鬥爭中令人生畏的人。該地人民無論做什麼都不半途而廢,蓋房子、做家具也好,築堤壩、學文化或造反也好。因而他們保持著對所從事工作的壟斷。織花邊——耐心的農業勞動和更為耐心的工業勞動——、織布與祖傳產業一樣世代相襲。如果需要描繪體現在最純粹的人身上的堅定不移,那麼或許該取荷蘭一位好市長的肖像,他和以往那樣多的市長一樣,可以為了漢薩同盟②的利益象布爾喬亞一般默默無聞地死去。本篇故事開場時,杜埃仍有最後幾戶人家保持著這種淳樸生活的特點,它的甜蜜詩意自然重現於對其中一戶的描寫中。 ①荷蘭文:房屋。 ②漢薩同盟,中世紀北歐諸城市結成的商業、政治同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