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心靈雞湯 | 上頁 下頁
一一五


  §她拯救了219人

  只要肯付諸行動,不怕碰釘子,而且有毅力堅持下去,天底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貝蒂·杜絲代女士一生行善,她的事蹟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1975年4月,越戰打得正激烈時,她決心拯救400個當地的孤兒,以免他們流落街頭;先前她已收養了5個越南孤女,而她的前夫,派屈克·杜絲代曾有過一次婚姻紀錄,他與死去的妻子早已育有5名子女。

  湯姆·杜利1954年曾在越南擔任美軍的海軍醫官,他幫助過不少難民逃離戰火。貝蒂表示:「湯姆·杜利是我心目中的偉人,他改變了我的一生。」由於受到杜利著作的影響,當時貝蒂拿出她所有的積蓄,利用假期前往越南,到當地的醫院或孤兒院服務,次數多達14次。她曾在西貢一家由一名阮太太負責的「快樂地」孤兒院服務,與院裡的孩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後來,阮太太在貝蒂的協助下逃離了越南,前往美國喬治亞州,與她的10名孩子同住。

  貝蒂個性積極,有了困難就會想辦法解決。當她知道這400名孤兒即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後,她立刻打電話給阮太太,表示她會趕去越南,收養全部孩子,把他們帶到美國來。這是項相當艱巨的目標,但貝蒂下定決心要救出這些孩子。她的這段事蹟後來還被拍成電影《快樂地的孩子》,貝蒂一角由雪莉·瓊斯飾演。

  她開始四處奔波,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籌集必要的經費,包括接受捐款。她堅定地表示:「我要讓這些孩子在美國溫暖的基督教家庭中成長,絕不讓他們受到戰爭的摧殘。」這個信念是她最大的動力。

  某個星期天,她由喬治亞州的班￿堡出發,前往越南,經過兩天的行程,抵達了西貢。一踏上越南的土地後,她開始馬不停蹄地四處協調,希望能克服種種障礙,在週六早晨前將400名孤兒順利地送上飛機。但就在她抵達時,當時社會福利局的官員臨時通知她,他們只能核准10歲以下的孩童離境,而且這些孩子還必須有出生證明。然而這些戰時孤兒能保住小命就算很幸運了,哪有可能拿到什麼出生證明呢?

  貝蒂硬著頭皮,到當地醫院的小兒科部門,為夠資格的219名孩童爭取出生證明。她回憶道:「我根本不知道這些孩子的親生父母、出生日期和地點,我只好全部自己編造。」這是這些孩子安全離開此地的唯一希望,若是錯過這次機會,他們就只能永遠陷在此地了。

  貝蒂接著得為孩子安排住處而傷腦筋。她打電話給班￿堡的軍方,請求支援,但遭到拒絕。她轉而向陸軍上將陳情,也碰了一鼻子灰。最後她只好求助於陸軍最高長官,無論她如何強調這件事有多急迫與重要,長官仍是不肯給予正面答覆。然而貝蒂並不灰心,她為此事已付出如此多的心力,絕不能這樣半途放棄。她知道長官也是喬治亞州人,所以她打電話給長官的母親,懇請她助一臂之力。果然隔天晚上,長官親自來電向貝蒂表示,他已安排好班￿堡的學校,可暫時讓這些孩子棲身。

  雖然住宿的問題解決了,但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將這些孩子帶離越南。貝蒂一抵達西貢時,便立刻請求美國駐當地的大使馬丁先生,協助她安排交通工具,好將孩子帶走。因為貝蒂原本打算包下一架泛美班機,但保險公司大幅提高保費,她實在無力負擔。馬丁大使表示,如果貝蒂能將孩子的離境手續辦妥,他將全力支持。最後當地政府官員終於簽署了文件,馬了大使決定安排兩架軍機,將這200多名孩子送離越南境內。

  這些孤兒因為缺乏照顧,個個營養不良,面有病容,而且他們從未離開過孤兒院,對外界的一切都十分害怕惶恐。在等待離開的幾天內,貝蒂召集了美國士兵和義工來幫忙照顧這些孩子。終於在那個美麗的星期六早上,200多名孩童離開了越南,飛向另一塊和平的土地。每位來送行的義工見到這一幕都深受感動,他們含著眼淚和孩童告別,心中充滿了喜悅及安慰。

  由於軍機只將孩童送到菲律賓,於是貝蒂必須承包另一架飛機。雖然她得負擔21000美元的費用,但為了這些孤兒,她這個腰包掏得心甘情願。情勢若不是如此急迫,貝蒂其實有機會爭取到免費飛行。但她一刻都不願拖延,決定儘快採取行動。

  這些孩子在抵達美國一個月內都紛紛找到收養的人家,而某些殘障孩童也在賓州約克的盧森倫慈善安排下,尋得合適的寄養家庭。

  貝蒂的這些善行再次地證明了一件事:只要肯付諸行動,不怕碰釘子,而且有毅力堅持下去,天底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正如湯姆·杜利醫生說過的一句話:「不平凡之事都是成就于平凡人之手。」

  (傑克·坎菲爾、馬克·漢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