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心靈故事 | 上頁 下頁
四四


  §遺囑

  現在我已把財產分配給家人,我還想給他們另一樣東西,那就是基督教信仰。

  他們若是得了這個,即使沒有從我得到一枚銀幣,他們也富有;倘若他們沒有得到信仰,哪怕我把全世界給了他們,他們也貧窮。

  §流淚禱告換回兒子

  聖奧古斯丁起初完全是另一回事。他的母親蒙尼卡,曾細心地教導他信仰基督教,為他禱告,但他那聰明的頭腦卻常令她困擾。終於在他十幾歲的某一天,他宣佈放棄基督的信仰,決心追隨異端,從此過著放蕩的生活。奧古斯丁行事向來徹底,他在學校裡的表現一向名列前茅,而年輕人的下流表現也不落人後。

  「我無法分別清潔的感情和黑暗的情欲……我無法保守自己在光明的國度裡,與別人建立友誼……於是我在清澈的友誼中注入了情欲的污穢。

  「我聽厭了道德枷鎖的叮哨聲、驕傲靈魂的懲罰,於是我與你漸行漸遠,你也由得我,以至我顛簸無定,耗費生命,沉迷酒色,在淫亂中沸溢不止,你仍靜默無聲,嗅,從你而來的喜樂何等遲緩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犯罪,有些人容許自己被騙,只因為我們的罪乃社會所能接受,遂推論這樣做也不算太壞,有些人則因為社會不能接受而受到懲罰,結果可能因此下獄,或被朋友離棄。但奧古斯丁的故事仍是我們的故事:「當感官被召喚,信仰往往被丟棄。在此緊要關頭,當本性的欲望支配著我們,屬靈的知覺則在大部分情形之下衰落,或完全消失,使那年輕人離開神的不是理性,而是肉體。懷疑不過是他改變生活方式的藉口。」

  蒙尼卡仍然禱告,她為兒子的罪行和走入異端禱告,她為兒子與神對抗禱告。奧古斯丁也知道。

  「幾乎過了九年,我沉溺在淤泥中,在虛假的黑暗中……在那期間,那位貞潔、敬虔與做醒的寡婦……仍不止息地為著我向你哭訴。她的禱告到達你面前,但你仍任憑我一再沉溺在黑暗中。」

  正如任河兒子在黑暗中迷失的母親一樣,蒙尼卡那些年日子並不好過。那些日子傷透了她,最後,她前去找一位主教,一七深請聖經的虔誠之士,請求他去跟奧古斯丁說話,去駁倒他的錯謬。主教拒絕了——奧古斯丁向來以能言善道而知名。

  他反而安慰蒙尼卡說,像她兒子那樣聰明的人,終必能看透那種騙局,他並以自己為例證——他過去曾是個二元教徒。

  蒙尼卡並沒有接受這些安慰,她繼續祈求教會監督,以泉水般的眼淚向他懇求。監督終於疲於她的堅持,同時也感動于她為兒子靈魂遭受的痛苦,他對她說:「去,去!讓我靜一靜。照常過你的日子。付出這麼多眼淚的兒子不可能失去。」這句話雖然刺耳,卻也探合著仁慈與憐憫。

  付出這麼多眼淚的兒子仍然逃避母親和他的神。他繼續逃了很多年,然後有一天,奧古斯丁聽了聖安布魯斯(Saint Ambrose)、米蘭監督和當年最傑出的傳道人的證道。疲於多年的逃避、內疚與破碎,他回頭接受了耶穌。

  按照基督教歷史專家和學者的意見,聖奧古斯丁改變了歷史的方向。歷代以來,他的著作幾乎比任何作者的作品更多地被人們所閱讀;對於今日的讀者而言,他的文章仍能使人覺得是針對他們內心在說話,聖奧古斯丁不僅成就了他虔誠母親的禱告與盼望,有些人甚至認為,神通過他在羅馬帝國崩潰時使新約聖經仍然發出光芒。

  在浪子奧古斯丁回家後不久,蒙尼卡便告知自己現在不再有活下去的理由,她終生的指望是看見他回到耶穌跟前。九天以後,她便與世長辭。

  《路加福音》記載了浪子的父親因為切切盼望兒子返家,以至當浪子距離家門尚遠,父親便看見了他的故事。蒙尼卡也是如此,在奧吉斯丁逃跑時緊迫其後,在池回家後便指出他的叛逆行為。她從不停止為兒子流淚禱告。

  奧古斯丁從他母親身上學到了許多浪子對我們大父的認知:「人失去你的惟一方法是離開你,假如他離開你,他將往何處去2他只能從你的喜悅逃往你的憤怒中。」

  我們的神最期盼的是,使人從他憤怒的焦點成為他心中的至愛。要看見一個兒子或女兒找到自己的道路,真是說不出來的難,但這是我們必須做的事。耶穌無論如何要看到這種結果,對他們存著盼望,為他們禱告,永不停止為他們流淚禱告,存著盼望看清前方道路,你為他付出許多眼淚的兒子,也許正清楚地站在腰俄的地平線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