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心靈故事 | 上頁 下頁
一五


  §一個實驗

  凱瑟琳決定做一個實驗。對她來說,那真是一次嶄新的經驗。你知道嗎毗與我們大部分人有相同的問題,就是習慣批評別人。直到一天早上,她默想一段經文:「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羅馬書》14:13)她感覺主正在提醒她,今天不要批評別人。

  她試著置之不理,這感覺卻一直在她心中。於是她嘗試把事情合理化:神不是給我們智慧去分析和評估事情嗎?…儘管結論不一定是正面的,但那感覺仍然在她心中與她辯論,直到她終於願意嘗試——儘管只是一天——她將禁止自己批評別人。

  整個早上,她一直在想今天結束時將會是如何。與丈夫和朋友共進午餐時,除了她自己比平日安靜以外,一切都跟平時一樣。她所以安靜,是因為不願意把論斷加入談話。她並非決意不說話,只是不批評而已。這時她驚訝地發現,平日她的話語有多少批評和論斷的成分。

  於是她一直安靜,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她自己的驕傲於是受到一點小小的挑戰。

  直到下午,才發生一件特別的事,她的思想和創意如同水閘被打開的水一般湧現,那是好久好久都沒有發生過的情形。到當天結束時,她驚訝地發現停止批評所帶來的結果:寫信鼓勵朋友、為一位大學朋友禱告、請求孩子的寬恕,這些想法都很自然地出現,因為中間沒有批評的意念來攔阻。

  凱瑟琳一天的實驗,後來成為終身的習慣。

  §有何關係

  施維裡基督教會的青年們,在青年牧師戴夫·斯東的領導之下,凡事皆與附近施維裡浸信會針鋒相對,尤其在打壘球的時候。另一方面,他們對基督教信仰也很認真,總是忠心耿耿地參加斯東牧師主領的夏令會。

  一次,斯東牧師講到《約翰福音》第13章耶穌替門徒洗腳的那一段,為了把甘心作僕人的教訓深印在青年們心裡,斯東牧師把他們分為若干小組,教他們出去實際做些服務他人的事。

  「在接下來的兩小時內,我要你們到城裡去扮演耶穌,」他說,「假如耶穌在此,他會怎麼做?想想看他會如何幫助人。」

  兩小時後,青年們再次在斯東牧師家的客廳聚集,報告方才所做的事。

  一個小組用兩小時替一位老人整理園子。另一組買了些冰淇淋,分別送給教會裡的幾位寡婦。第三組到醫院去看望一位生病的教會會友,並送給他一張慰問卡。另一組到療養院去唱聖誕歌——是的,在八月中唱聖誕歌,一位老住戶說那是她記憶中最溫暖的聖誕。

  到第五組起來報告他們的行動時,每個人都報以噓聲。這一組竟然去找他們的競爭對手,施維裡浸信會,問有什麼事需要效勞的,牧師教他們到一位老婦人家裡替她整理園子。於是,他們花了兩小時除草、耙泥和修整樹籬。

  臨走時,老婦人叫他們過去,當面表示感謝他們的辛勞。「要是沒有你們,我真不曉得該怎麼辦。」她說,「你們這些施維裡浸信會的孩子真是我的救星。」

  「施維裡浸信會!」斯東牧師插嘴說,「我認為你們應該告訴她,你們都是施維裡基督教會的成員。」

  「俄們沒有說,何必呢廣孩子們說,「我們認為那並不重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