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歐文·華萊士文集 >
論華萊士


  1990年7月24日,當我不經意地翻閱過去幾天的《參考消息》時,在7月21日該報第三版左上角,一則標題令我怦然心動,那上面寫著「偉大的小說家歐文·華萊士」。一種不祥的預感使我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合眾國際社洛杉磯6月30日電〕作品暢銷世界的美國小說家、電影編劇歐文·華萊士於6月29日因胰腺癌病故,終年74歲。這則消息來得是那樣的出乎意料,那樣的猝不及防,致使我怔怔地跌坐在那裡,心中一片茫然。當我回過神來,透過濕潤的眼睛,視力模糊地讀著下文時,我竟發現,握著報紙的手在微微抖動。悲哉,摯友長辭!惜哉,一代文學巨匠永逝!

  歐文·華萊士(Irving Wallace)1916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其父亞曆克斯·華萊欽斯基是猶太人,但不屬東正教,原籍俄國瓦西洛斯科,1906年移民去美國。在辦理移民手續時,美國移民局的一個不耐心的官員嫌他的姓氏長,便把他的姓縮為華萊士。其母納麗芙卡,也是俄國人,1907年移民去美。他們相識後於1913年結婚,生下一子一女,其子便是歐文·華萊士。

  歐文·華萊士從1917年至1935年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基諾沙。他在基諾沙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那時,其父望子成龍,多方培養,還讓他學音樂,他自感無音樂細胞,但還是當上了高中的樂隊主席。他自幼喜愛讀書、寫作、講演、華萊士,也喜歡體育、旅遊。他講演才能出眾,曾獲威斯康星州辯論會的冠軍。他受過13年正式教育,大學未學完便轉入自由寫作。高中時期曾擔任過週報主編,多次參加全國寫作比賽,1933年因其最佳故事創作——《舞臺上的兇殺案》獲國家金杯獎。後來,又代表基諾沙高中與全國的3000所高中的青少年一起進行寫作比賽,榮獲全國故事創作第一名。因小有名氣,又加他擅長社會活動,上學期間,擔任過不少社團和俱樂部的主席和頭頭職銜。1935年,因不願過學校那種受拘束的生活,大學上了一學期便退學了。他來到洛杉磯,到好萊塢謀生。在好萊塢期間,他一面努力為雜誌寫作,一面想方設法躋身電影創作界。1940年他與一位出生紐約的漂亮姑娘西爾維亞·凱恩相識,並墜入情網。第二年他們便結了婚,成為終身伴侶。結婚後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華萊士應徵入伍,報名充當海軍陸戰隊的戰地記者,但因色盲遭拒絕。1942年10月,又報名參加空軍部隊。說來也巧,當時他的徵兵軍官是羅納德·裡根中尉,就是後來曾任美國總統的裡根。

  華萊士特點喜愛旅遊,18歲時參加過威斯康星大學探險隊去洪都拉斯荒原中尋找傳說中的血泉。他們歷盡艱辛,終於發現了號稱血泉的一處紅色瀑布。他們的發現不但列入了中美地圖書中,還得到了薩爾瓦多總統的接見。1940年他也曾到日本和中國旅行。在日本,他會見了當時的日本外長。日本外長曾氣勢洶洶地說,如果美國插手戰爭惹惱了日本的話,日本就要進攻美國——14個月之後,果然應了這句話,發生了珍珠港事件。他的這次經歷,曾在美國報紙的頭條新聞上發表過。

  1941年,他與妻子西爾維亞去墨西哥,見到了墨西哥總統。從軍隊退役後,又遍訪西歐各國,但在西班牙受阻,佛朗哥因他在《星期六晚郵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而拒絕他入境。

  華萊士在文學領域裡的活動經歷了三個時期:雜誌寫作、電影創作和小說創作。

  他15歲時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自此之後,便拼命寫作,四處投稿。最高峰時期曾經同時向外發出過50篇稿子,但也就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早晨他曾經收到過12封退稿函。不過,他從不氣餒,繼續寫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稿子漸漸出現在比較重要的雜誌上。至此,他決心更上一層樓,多寫一些擁有第一手材料的稿子,寫作態度也更加嚴謹。他的稿子終於登在全國最高級的雜誌上了,諸如《星期六晚郵報》、《柯裡爾》雙週刊、《讀者文摘》、《世界主義者》週刊、《皇冠》雜誌、《萬象》雜誌、《星期六評論》週刊、《美國信使》月刊等。從1931年至1955年,他發表了至少有500篇文章和短篇小說。

  約在1955年,他對為雜誌寫作越來越不感興趣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感到為它們寫作必須投其所好,聽命于編輯的斧裁;其二,小玩藝分量不夠,難以贏得大的聲望,而對於一個作家,沒有聲望便沒有前途;其三,靠寫短篇口,很難有保障。因而他經過認真的思考,把眼光轉向了電影劇本創作。

  他轉托了一個代理人,在好萊塢找了份拿薪水的差事,為好萊塢寫電影劇本。在這之前,他其實早就寫電影劇本了。他斷斷續續為好萊塢寫作了十年,前後拍過一些片子。漸漸地他對這項工作又感到倒胃口。他憎恨擔任委員會的角色,對與製片商、導演、演員無休止的商談感到無聊。他認為這抹殺了一個人的創作個性。當他掙得足夠的錢使生活有了保障之後,便毅然決然地辭掉了電影製片廠的工作,發誓永不回到那裡去。1958年他離開了好萊塢,把全部精力投入小說創作中。

  但是這並不是說,他與電影完全斷絕了往來。儘管他十分厭惡電影,而且出於本能地去寫作那些永遠不可能拍成電影的小說。但是事與願違,他寫的每一部小說,幾乎都被電影製片商買去了。他們踴躍爭搶版權拍片。1959年當他的第五本書《洛杉磯的女人們》(又譯《查普曼的報告》)寫完後,他的好萊塢代理人將他的手稿本交給了19家大電影製片商,要價17萬美元,不出一星期,便有9家願出價購買。這當中還有一段趣聞,也是文學史上的奇聞。1965年,他以三本還未動手寫的小說以1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三家出版社。這就夠奇了。誰知他的一個老朋友聽說後,勸他也如法炮製,把這三本並不存在的書的製片權賣給製片商,並代他與廠商聯繫,最後竟然也以100多萬美元成交。這樣的做法,在美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儘管如此,對他來說還是寫書最重要。他認為,一百年後,只要還有一個讀者仍在看他的書,那就是一個作家的最大願望。

  他在小說創作方面確實有一番傳奇般的經歷和神話般的成功。

  1982年,《星期六評論》將他列為世界五大暢銷書作家之一,並且發表了他的傳略。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出版了18部長篇小說,幾乎部部都是暢銷書,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都有他的著作的版本。據從申請版權所出冊數的不完全統計,到1983年為止,已達億冊。到目前,最保守的數字估計為億冊,約有10億以上的人讀過他的書,這不包括看過用他的書改編成電影的人。這一非凡的成就,是他30年間努力創作的結果,不愧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跡。

  他的創作生涯的轉折點是1960年出版的《洛杉磯的女人們》,此書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該書出版的第一天,就收到了12000份訂單,出現了奇跡。這也是到那時為止的文學史上出現的第三次最高訂書數目的一天。其精裝本出售數目,高踞《紐約時報》所列暢銷書單的榜首。瑪格麗特·米德博士大加贊許。成為美國夢中偶像的美貌的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宣佈她也拜讀過這本書。於是,接著有20家外國出版商購買了翻譯版權。然而,也就是這本書,一時竟引起了世界性的軒然大波。愛爾蘭和南非將此書宣佈為淫書,禁止發行。西德兩次將此書控告到法庭。意大利下令沒收。英國已購版權的出版商朗曼,受到輿論的強大壓力,不敢出版,把紙型轉賣給了阿瑟·巴柯爾。哪知巴柯爾因禍得福,財星高照,該書成了大英帝國的第一號暢銷書,巴柯爾從中大大地賺了一把。

  1963年,當他的《三海妖》出版時,他成了第一個獲得100%紙皮書再版收入的美國人。按照習慣,再版的紙皮書的收入,50%歸於精裝本出版商。

  1964年,他醞釀要寫一本黑人當選成為美國總統的書,即後來的《男子漢》。為了將這書寫得親切可信,他要親自體驗一下總統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他告訴總統秘書,體驗一下總統怎麼當,然後他就能寫一本有關總統的書。那位秘書聽後大笑:「怎麼,你真的想當總統?好吧,看看總統的意見如何。」肯尼迪總統竟答應下來。十天的工夫,他獲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識。在他準備離開時,肯尼迪特地邀他一起到休斯敦和達拉斯去作九個星期的競選第二任總統演說,他因此行與他寫書無關便婉辭了總統的好意。誰知就在去達拉斯的途中,肯尼迪遭到暗殺。隨行人員亦有傷亡。華萊士福大造化大,沒有隨往,但回想起來仍不免有點後怕。《男子漢》出版後,立即獲得了巨大成功,六家紙皮書出版商購買了出版權,華萊士也因此獲得了喬治·華盛頓·卡佛紀念學會的最高榮譽獎及其他獎。

  華氏是文學界的傳奇人物,他和他的家人都是作家,亦有些傳奇式的經歷。華氏的妻子西爾維亞出版過《源泉》、《女皇》等十來部作品。女兒艾米也出了《奇跡》、《玫瑰》等幾部作品。艾米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她竟是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第五代「擊頂」傳人。事情原來是這樣的:作家華盛頓·歐文在年輕時接受了喬治·華盛頓在頭頂上拍了一掌,作為傳人。當他老來時,他又把這一掌拍在他的出版商喬治·普特南頭上。普特南年紀大了,又把這一掌傳給艾倫·內文斯。內文斯又代表華盛頓在華氏家聚會作客時,把這一掌傳給當時只有10歲的華氏的女兒艾米。艾米受此殊榮十分激動,一周之內拒絕洗頭,她現在仍保有華盛頓的擊頂權,準備於21世紀傳給某一個人。華氏的一家便是這樣的一個作家之家,前後兩代人都為文學事業辛勤耕耘,在美國乃至世界上均有一定影響。

  華氏的作品何以暢銷不衰,具有如此之大的世界性讀者群?究其魅力所在,就筆者看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華氏心目中的讀者,也就是他的寫作動機和對象,從一開始就瞄向全美及全球的人群。總覽他的全部著作,他的作品很少有專寫某一個人的人生悲喜劇、命運的炎涼榮辱的,幾乎沒有專歎人生無常、仕途坎坷、遺產糾紛、愛情及婚變的一般比較容易集中筆力、便於駕馭的題材。他寫的均是全美乃至全人類所共同關心的大題目或大事件。這也就是說,他所寫的題材不只是某個方面,某個階層的人群所關心的事件,而是億萬人民可能或正在注意的焦點。因此他的作品,無論什麼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都希望看一看書中的結局和答案,這就大大地吊起了眾多讀者的胃口。如二戰之後遭受過納粹浩劫的全人類仍關注和擔心希特勒陰魂的存在及納粹的復活問題,他便為此寫了《第七個秘密》。80年代兩霸爭雄弄得世界沸沸揚揚,他便杜撰了《第二夫人》,人類渴望健康長壽,青春百歲,他就寫了本《飛鴿行動》(又譯《威尼斯追殺》)。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直存在著科學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存在著已知的和不可知的現象的爭論,他為此又寫了《耶穌手稿之謎》和《聖地魍魎》兩部長篇巨制,如此等等。寫這樣的大題目、大場面、大事件,要寫得大而不散,玄而不虛,奇而不妄,非有大修養、大功力、大氣度不行,而華氏就是具有這種素質的奇才,大手筆。

  二、華氏的小說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它具有很強的問題小說色彩。讀者在讀完華氏的著作後撫卷深思,書中所涉及或影射的問題,書中的人物的理念和立場,問題的答案孰是孰非,常會不期然而然地引起讀者反復咀嚼和判辨。有的作品甚至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反響。如他寫的政治小說《男子漢》,寫的是美國一個黑人議員成為美國總統的故事,這在白人專權、種族歧視尚未壽終正寢的美國,提出了石破天驚的問題:假若有朝一日美國總統換成了黑人又將如何?華氏提出的這個問題,無疑是放了顆政治原子彈,在全美政界引起了巨大的衝擊波,這比單寫黑人命運的人情小說要高出一著。《男子漢》一書,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和不懈奮鬥,充分證明,黑人非但不是劣種民族,而是同白人一樣具有入主白宮、統治全美的才幹和素質。又如《耶穌手稿之謎》,寫的是發現了新的《聖經》原本,而且來龍去脈,追根溯源,言之鑿鑿,但在公佈於世的前夕,忽又峰迴路轉,發現為贗品的故事。其驚人之舉,致令全世界的非宗教界人士和數以億計的基督徒處於無所適從、撲朔迷離的境地。美國的聯邦調查局也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它那無所不至的觸角和勢力,常令世人談虎色變。而華氏斗膽包天,竟寫了本有關聯邦調查局頭子陰謀篡國的書《R密件》。聯邦調查局是得罪了,但他卻提醒了美國總統和美國國人一個潛在的應留神的危險:聯邦調查局的權力過大過濫,就會危及美國政體。他的這種「憂國憂民」的思想,甚得國人和當權者的認可。華氏與美國總統肯尼迪、尼克松、裡根及國務卿基辛格等過從甚密,除了其作品的巨大影響和私人的交往外,這方面不能不說有一定關係。他的作品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愛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華氏對人類最諱莫如深的話題,特別是對性做了大膽的觸及和探討。這也刺激了讀者的求知欲和獵奇心。他的眾多著作中的一部分,就是涉及這個方面的,這主要表現在《洛杉磯的女人們》和《七分種》。應該說,他在這些書中是想找出一個對性和性文學世人應該持有的科學與公正的理論依據和正確態度。他在《洛杉磯的女人們》中,最終還是否定了為性而性的機械主義的研究辦法,推崇和提倡感情合諧作為愛的真蒂和基礎。《七分鐘》觸及了性文學檢查的敏感話題。他的觀點在性及性文學的態度上,主張不要回避、硬性禁止,要持科學態度進行疏導。在華氏的筆下,凡為性而性或姦淫之徒均無好下場。在有些問題上,華氏在書中做了大量的考證、理論闡發和辯論,但也同時做了一些直接的性描寫。如比較突出的《影迷俱樂部》。《影迷俱樂部》是作者在1952年相遇並結識美國著名性感影星瑪麗蓮·夢露之後有感而寫的。書中因有大量的性描寫引起了社會的非議,特別是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有諸多不宜。要注意我國的國情,作為內部研究和交流則另當別論。

  四、華氏是編寫故事的大家。他一方面用人們意想不到的情節把你帶到故事中去,同時他又能縱橫捭闔,把各種矛盾事物聚集在一起,使矛盾層層激化,直至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使讀者不讀則已,一讀非一口氣看完不可。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這其中還有他的特別擅長的一手,那就是他能把故事杜撰得天衣無縫,把所描寫的地點、時間、動作等細節交待得有根有據、惟妙惟肖,使讀者如身臨其境,因而極大地增強了情節本身的可信性和藝術感染力。要做到這一點,非有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寫作技巧不可。人們還往往對他所具有的淵博的知識感歎不已。他的小說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宗教、人類學、人文地理、醫學等等,幾乎是百科性的。他之所以具有如此豐富的人類知識,除得益於他博覽群書,參加各類社交活動外,還得益於他的極端好奇心,什麼事都不厭其煩,追根問底。他搜集了大量材料,對所寫的東西進行精密深入的調查,這在他的著作《獎賞》和《耶穌手稿之謎》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他為了寫《耶穌手稿之謎》,九赴英國和歐洲,讀了478本《聖經》著作,訪問了58位《聖經》專家,在心裡醞釀了十年。所以,閱讀華氏的作品,除了文學藝術的享受之外,還可獲得多方面的知識。

  五、華氏的作品,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每到關鍵時刻,在辨明真偽正誤之時,常常伴有出自矛盾雙方之口的辯白或說教。華氏自年輕時起所培養起來的非凡的辯才,在他眾多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應該指出的是,他作品中的辯白或對辯,遠非那種強辭奪理的泛泛之論可比,而是具有很深刻的哲理,精闢的邏輯推斷,得體的事實引證和強有力的理論依據,切中要害的論理和論點,最終置論敵于維谷之中。華氏的某些看似冗長的說教,有時往往具有令人折服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玩味之下,倒是一篇絕妙文章,因此,華氏作品的這一特點,進一步深化了讀者對作品內在寓意的認識。

  六、在設置和處理情節的懸念手法上,華氏亦有他的獨到之處。他摒棄通常為了製造懸念故意將肇事者或元兇隱而不露,或設層層疑團的做法,明著把矛盾雙方的代表人物一開始就擺出來,讓真善美和假惡醜,在讀者的睽睽眾目之下,或設防佈陣,或膠著爭鬥。這是一種極易使讀者喪失閱讀欲望的險著,但華氏卻是遊刃有餘,技高一籌,把情節處理得驚心動魄,處處顯出超凡脫俗的大氣度,使故事的發展起伏跌宕,出意表之外,寓情理之中,把讀者的心抓得緊緊的,讓讀者的情趣和意念在故事的步步推進中持續昇華,一路加速度般地奔向那始料不及的大結局。

  我國介紹華萊士的作品系從80年代初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世界各國的產品和商品——物質的和精神的——亦如決堤的大潮一樣,從不同渠道湧進了各個領域。華萊士的世界暢銷書,也在日益活躍的中外文學作品的出版狂流中公開地與秘密地、正當地與非法地,打著滾兒改頭換面地出現在書店裡、書攤上。有的認真嚴肅,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交流的作用,有的則刻意追求商業利益,聽憑書商的肆意增刪篡改,有的則未顧及我國的文化傳統和國情,未做負責任的介紹和導向。對華氏作品的認識,在某些方面,不能不說尚存在著某種片面性。因此,這就有必要對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的作家進行探討和研究,無論從內容上,思想上,藝術上給予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外國作品如此,對中國作品也如此,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文學的交流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是瞭解外國文學並讓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正確途徑。

  我對華氏的已出版的作品和資料進行搜集和翻譯約達1000多萬字。對他的所有長篇進行了十幾年的研究並出版了他的部分著作。與華氏本人和他的家人有過大量的書信來往,並幾次親訪華氏在洛杉磯的居家。討論過有關華氏的生平、創作經歷和藝術特點。通過接觸,雙方加深了瞭解,增強了友誼和信任。華氏於1986年7月23日在給我本人的親筆信中曾寫道:「你可以翻譯我的任何一本書,將它譯成中文。」華氏在1990年6月29日病故之後,他的家人將華的後期作品和華氏家族作為紀念物珍藏的在華萊士紀念會上的全套錄音送給了我。華萊士的妻子西爾維亞,女兒艾米,兒子戴維于1993年2月9日聯合簽署了授權書,授予我華氏作品獨家翻譯權。近幾年,我利用節假日等業餘時間,譯完了多部書稿,但因我國已經加入了國際版權組織,故一再將譯稿擱置未發。1994年6月9日,華氏作品的著作權人授權我擁有華萊士作品中文版本的專有出版權,我到此才著手出版事宜。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視保護知識產權。為明正視聽,我亦通過多種媒介發出聲明,制止社會上對華氏作品的濫譯濫印的侵權現象,維護合法權益。同時,為了讓讀者對華氏的作品有個較全面的理解,不致在閱讀中失之偏頗,故借此書出版的機會,特對華氏、華氏的創作生涯和藝術特點作一較全面的論述,興許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所助益。我相信,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學作品,是不受時效和國度限制的。我希望,有十幾億讀者的華氏作品,在一百年後,仍會像華氏生前所期望的那樣有讀者,而且不會只有一個。

  (王金鈴)

  王金鈴(1941 - ),山東諸城人,著名文學家、翻譯家、當代辭賦大家。王金鈴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作家,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其創作和著述範圍幾乎涵蓋有關文學的所有門類。除大量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外,在文史研究和辭賦寫作等方面,亦頗有建樹。幾十年來正式出版的文學創作、文學翻譯、文學理論專著、文史類作品等近五十部,約二千萬字。文學創作包括長篇小說、散文、戲劇、電影劇本、詩賦等;文學翻譯涉及英、美、俄、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古典和現代文學作品。此外,還有個人的文論和譯論等專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