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新娘 | 上頁 下頁
作者簡介


  有吉佐和子(1931~1984)

  日本女作家。生於和歌山市。幼年曾隨在銀行當高級職員的父親到過印尼的爪哇,10歲回國。1952年畢業于東京女子大學英文系。1956年發表以藝術界新舊兩代矛盾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地歌》。1959年赴美國研究種族問題,次年繞道歐洲和中近東回國。1961年以來曾多次訪問中國,寫了以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墨》(1961)和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報道》(1979)等。

  她在作品中敢於提出重大社會問題,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長篇小說《並非因為膚色》(1963)和《暖流》(1968)最能代表她的創作傾向。前者通過戰後一個嫁給美國黑人士兵移居紐約的日本姑娘的遭遇,表明「美國的種族歧視是階級鬥爭」。

  後者以熱愛家鄉的阿陽婆為主人公,描寫禦藏島民反對美軍修建投彈演習場的故事,反映了日本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熱情。長篇小說《恍惚的人》(1972)、《綜合污染》(1975)以及歷史小說《出雲的阿國》(1967~1969)等,在讀者中影響較大。她還寫過不少反映藝人生活的作品,其中以中篇小說《木偶淨琉璃》(1958)和短篇小說《黑衣》(1961)著稱。

  ***

  有吉是繼承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近代文學傳統、浪漫主義色彩較濃的現實主義作家。她的文筆圓熟,生活實感較強,作品耐人咀嚼回味.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日本戰後一代派著名作家。主於和歌山市真砂丁父。親在橫澡正金銀行工作。1937年有吉佐和子隨父親去了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入了當地的日本人小學,1941年歸國,童年時期的國外生活對作家有很大的影響。

  戰後,1949年考入東京女子大學英文科。1950年父親病故,由於經濟原因有吉佐和子只好轉入該校的短大。在校期間對日本古典藝能和演劇活動發生濃厚的興趣。1952年短大畢業後到大藏出版社工作,這時她成了文藝雜誌《新思潮》的同人。1956年發表的成名作《地歌》,取村子日本的古典藝能世界,揭示了日本靈族的文化傳統和現實世俗的矛盾,流露了對處於佔領下的現實社會風氣的不滿。小說獲《文學界》新人獎和芥川文學獎,她也從此登上了文壇。

  1959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紀川》,以母親的故鄉紀州為原型,描述了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日本婦女的生活。這是她的代表作。同年由洛克菲勒財團基金資助,有吉佐和子去美國紐約留學。歸國後,於1963年發表《有田川》,1965年發表《日高川》,也是描述紀州婦女生活的,可說是紀州三部曲。1966年發表《華岡青洲之妻》,獲女作家文學獎。1967年發表《出雲的阿國》,1968年發表《暗海》。

  1972年由新潮社出版《恍惚的人》,發行100萬冊以上,1973年由東寶電影股汾公司柏成電影,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有吉佐和子一生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以古典藝術題材為中心的抒情作品,如《地歌》、《綾鼓》、《白扇》(1957)、《蚊和蝶》(1958)等。二是歷史題材的小說,如《紀川》、《出雲的阿國》等。三是以社會問題為題材的人道主義作品,如《並非由於膚色》(1963)、《我們不會忘記》、《暗海》、《恍惚的人》、《綜合污染》(1975)等。

  有吉佐和子對中國人民懷著深厚的友好感情,1961年以來曾先後五次來中國訪問,1965年在中國住了半年,以中國為題村的小說有《墨》(1961)、報告文學《年輕的母親勞動模範羅淑珍》(1961)、報告文學《孟薑女考》(1969)、《中國報道》(1979)等。1984年8月30日於自宅死於心臟病急性發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