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戰爭論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他當時的目的是簽訂一個和約來確保對西里西亞的佔有。 作為一個小國的首腦( 這個國家的大部分情況同其他國家相似,只有在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較為優越),他不可能成為亞歷山大,如果他想仿效查理十二,也同樣會被打碎腦袋。我們在他進行的全部戰爭中,可以看到他有一種節制地使用力量的能力,他能始終保持鎮靜,但也不缺乏衝勁,在十分急迫的時刻,能把力量發揮到令人驚異的地步,隨後為了服從政治上最微小的變動,又能繼續保持平穩。不管是虛榮心、榮譽心還是復仇心,都不能使他離開這條道路,正是這條道路引導他走向鬥爭的勝利結局。 這樣幾句話怎麼能夠評價這位偉大統帥在這方面的成就呢! 只有仔細觀察這次戰爭所取得的驚人的結局,探討促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人們才會深信,正是他敏銳的眼力使他順利地繞過了所有的暗礁。 這是這位偉大的統帥使我們欽佩的一個方面。這一點在1760年戰局和所有其他戰局中都有表現,但在1760年戰局中更為突出,因為在任何其他戰局中,都不象在這次戰局中那樣以很少的犧牲同優勢很大的敵人保持了均勢。 使我們欽佩的另一個方面是他克服了實行中的困難。從左翼或右翼迂回敵人,這樣的機動是很容易想出來的。集中自己數量有限的兵力,以便在任何地點都能夠抗擊分散的敵人,用迅速的運動使自己的力量發揮幾倍的作用,這也是不難想出來的。這些創造並不值得我們欽佩,對於這麼簡單的事情,除了承認它們簡單以外,再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但是,讓一個統帥象腓特烈大帝那樣,把這些重試一次吧! 許多目睹過這一切的著作家,在很久以後還說他的野營是危險的,甚至說是輕率的。我們不會懷疑,當他設置野營時,這種危險要比事後看來大兩三倍。 在敵人的眼前行軍,甚至往往在敵軍的炮口下行軍,也同樣是如此。腓特烈大帝敢於這樣野營和行軍,是因為他從道恩處理問題的方式和配置兵力的方法中,以及道恩的責任感和性格中找到了根據,所以,他的野營和行軍不是輕率的。然而,他所以能夠這樣做而不被那種在三十年後還被大家描繪和談論的危險所迷惑和嚇倒,正是因為他大膽、果斷和意志堅強。在他那樣的處境下,恐怕沒有幾個統帥會相信這些簡單的戰略手段是可以使用的。 實行中還有另外一個困難: 在這次戰局中,腓特烈大帝的軍隊在不斷地運動。它曾兩次在有拉西追蹤的情況下尾隨著道恩,沿著難以行走的道路從易北河向西里西亞行軍(7月初和8 月初) 。軍隊每時每刻都必須做好戰鬥準備,由於行軍必須巧妙地進行,軍隊必須忍受極大的勞累。雖然有幾千輛輜重車隨行,甚至妨礙了行軍,但是軍隊的給養仍然極其缺乏。在西里西亞,軍隊在累格尼察會戰以前,曾不得不連續夜間行軍達八天之久,輾轉在敵人陣地前面,這要求軍隊忍受極大的勞累和困苦。 難道可以相信,這一切在軍隊中能不引起巨大的阻力嗎?難道統帥用他的智力這樣地調遣軍隊,能象測量員用手轉動等高儀那樣輕而易舉嗎? 這位元首和最高統帥看到可憐的、又饑又渴的弟兄們疲憊不堪,能不千百次感到痛心嗎?難道因此而產生的牢騷和怨言能不傳進他的耳朵嗎? 一個普通人能有勇氣提出這樣的要求嗎?如果沒有對統帥的偉大和正確有無比的信任,難道這樣的勞累不是必然地要引起士氣低落和紀律鬆弛,簡單地說,不是要破壞軍隊的武德嗎?我們應該尊敬的地方正在這裡,我們應該欽佩的正是實行中的這些奇跡。但是,只有那些有親身體驗的人,才能充分領會這一切。那些只從書本上和演習場上瞭解戰爭的人,是根本不能領會這一切的。因此,但願他們真誠地從我們這裡接受那些通過他自己的經驗無法得到的東西吧。 上述例子很明確地說明了我們的想法。在結束這一章時,我們再簡單地說明一下,在論述戰略時,我們將闡明那些我們認為是最重要的戰略因素( 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我們的方法是先談各個部分,然後談整體,最後以整個軍事活動的聯繫,即戰爭計劃和戰局計劃作結束。 僅僅把軍隊配置在某一地點,這只表明在這裡有可能發生戰鬥,並不一定真正會發生戰鬥。這種可能性能不能看作是現實性,看作是一種實際的東西呢? 當然可以。戰鬥的可能性只要具有效果,就可以看作是實際的東西,而戰鬥的可能性,總是有效果的,不管效果怎樣。 注: 在第二篇較早的修改稿中,作者對以下幾段文字曾親筆標明: 供第三篇第一章使用',但作者修改這一章的計劃未能實現,聽以,我們將這幾段文字全部附錄於後。 可能的戰鬥由於有效果因而應該看作是實際的戰鬥 如果派遣一支部隊去截斷逃跑的敵人的退路,而敵人沒有戰鬥就投降了,那麼正是我們派去的這支部隊準備進行戰鬥,才使敵人作出了這個決定。 如果我軍某部佔領了敵人一個沒有設防的地區,從而剝奪了敵人作為補充用的大批力量,那麼,我軍所以能夠佔有這個地區,只是因為我們派去的部隊已經使敵人看到: 如果他要奪回這個地區,我軍就要同他進行戰鬥。 在上述兩種場合,戰鬥只是有發生的可能,就已經產生了效果,因而這種可能性就成為實際的東西。假定在這兩種場合敵人以優勢兵力抗擊我軍,迫使我軍不經過戰鬥就放棄自己的目的,那麼,縱然我們沒有達到目的,但我們原定在這裡進行的戰鬥,仍然不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它把敵人的兵力吸引來了。即使整個行動是失利的,我們也不能說這個部署,這個可能發生的戰鬥是沒有效果的,只是它的效果同一次失利的戰鬥的效果相似而已。 由此可見,消滅敵人軍隊和打垮敵人,只有通過戰鬥的效果才能實現,不管戰鬥已實際進行,或者僅僅是作了部署而敵人並未應戰。 戰鬥的雙重目的 不過,戰鬥的效果是雙重的,即直接的和間接的。如果戰鬥不是直接以消滅敵人軍隊為目的,而是通過其他活動來達到這個目的,也就是說是曲折地、但卻以更大的力量去達到消滅敵人軍隊的目的,那麼,這種戰鬥的效果就是間接的。一次戰鬥的直接目的可能是佔領某些地區、城市、要塞、道路、橋樑、倉庫等等,但這些活動決不是最終目的。它們始終只能看作是取得更大優勢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最後在敵人無力應戰的情況下同他作戰。因此,它們只能看作是中間環節,看作是通向有效要素的階梯,決不能看作是有效要素本身。 實例 1814年,拿破崙的首都被占,於是戰爭的目的達到了。從巴黎開始的政治的崩潰局面發生了作用,一條巨大的裂痕使這個皇帝的權勢趨於崩潰。但是,這一切必須按下述觀點來分析: 政治上的崩潰急劇地削弱了拿破崙的兵力和抵抗力,因而聯軍的優勢相對地增長了,拿破崙再不能進行任何抵抗了,這樣,聯軍才有可能同法國媾和。假如當時聯軍的兵力由於外在的情況遭到了同樣的削弱,因而喪失了優勢,那麼,佔領巴黎的全部效果和重要性也就消失了。 我們探討上述一系列的概念,是想指出這些概念是重要的,因為這些概念是對事物的自然而唯一真實的認識。有了這種認識,人們就會經常考慮: 敵我雙方在戰爭中和戰局中每一時刻發起的大小戰鬥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只有考慮這個問題,在制訂戰局計劃或戰爭計劃時才能確定一開始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如果不這樣看問題就會對其他活動作出錯誤的評價如果不習慣於把戰爭或戰爭中的各個戰局看成是一條完全由相互銜接的一系列戰鬥所組成的鎖鏈,如果認為佔領某些地點或未設防的地區本身就有某種價值,那麼,人們就會很容易把這樣的佔領看作是垂手可得的成果。如果這樣來看問題,而不是把這樣的佔領看作是一系列事件的一個環節,人們就不會考慮: 這樣的佔領以後是否帶來更犬的不利。這種錯誤在戰史中真是屢見不鮮! 我們可以斷言: 如同一個商人不能把某次交易所得的利潤存放不用一樣,在戰爭中也不能把某次勝利放在全域的結果之外。如同商人必須經常把全部財富投入交易的一樣,在戰爭中只有最終的結局才能決定各次行動的得失。 如果指揮官的智力始終集中地用在一系列戰鬥( 就事先所能預見到的而言) 上,那麼他就始終是在通往目標的正道上行選,這樣,力的運動就具有了一種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速度,也就是說,意願和行動就具有了一種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動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