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世界名著 > 物種起源 | 上頁 下頁 |
第五章 變異的法則(2) |
|
偶然的損傷能否遺傳的問題目前雖然還不能決定;但是勃隆-稅奎(Brown-Seqttuard)在豚鼠裡觀察到外科手術有遺傳效果,這一顯著事例應當使我們在反對這種遺傳傾向時加以小心。因此,對於神聖甲蟲的全然沒有前足跗節,以及對於某些其他屬僅僅留有跗節的殘跡,最妥當的看法恐怕是不把它當作損傷的遺傳,而把它看作是由於長久繼續不使用的結果;因為許多吃糞的甲蟲一般都失去了跗節,這種情形一定發生在它們的生命早期;所以,跗節對於此等昆蟲不具有很大的重要性,或者不曾被它們多所使用。 在某些情形裡,我們很容易把全部或主要由自然選擇所引起的構造變異,看作是不使用的緣故。沃拉斯頓先生曾發現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實,就是棲息在馬得拉的550種甲蟲(現在知道的更多)中,有200種甲蟲的翅膀是如此的不完全,以致不能飛翔;並且在二十九個土著的屬中,不下二十三個屬的所有物種都是這樣的情況! 有幾種事實,——即,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甲蟲常常被風吹到海中溺死;在馬得拉的甲蟲,據沃拉斯頓的觀察,隱蔽得很好,直到風和日麗的時候方才出來;無翅甲蟲的比例數,在沒有遮攔的德塞塔群島(Desertas)比在馬得拉更大;特別是還有一種異常的、為沃拉斯頓所特別重視的事實,就是絕對需要使用翅膀的某些大群甲蟲,在其他各地非常多,但在這裡卻幾乎完全沒有;這幾種考察使我們相信,這樣多的馬得拉甲蟲之所以沒有翅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與不使用結合在一起的自然選擇的作用,因為在許多連續的世代中,有些甲蟲個體或者由於翅膀發育得稍不完全,或者由於習性怠惰,飛翔最少,所以不會被風吹到海裡去,因而獲得最好的生存機會;反之,那些最喜歡飛翔的甲蟲個體最常被風吹到海裡去,因而遭到毀滅。 在馬得拉也有不在地面上覓取食物的昆蟲,如某些在花朵中覓取食物的鞘翅類和鱗翅類,它們必須經常地使用它們的翅膀以獲取食物,據沃拉斯頓先生猜測,這些昆蟲的翅膀不但一點也沒有縮小,甚至會更加增大。這是完全符合自然選擇的作用的。因為當一種新的昆蟲最初到達這個島上時,增大或者縮小它們翅膀的自然選擇的傾向,將決定大多數個體或者勝利地和風戰鬥而被保存下來,或者放棄這種企圖,少飛或竟不飛而被保存下來。譬如船在近海岸處破了,對於船員來說,善於游泳的如果能夠遊得愈遠就愈好,不善於游泳的,還是攀住破船倒比較好些。 鼴鼠和某些穴居的齧齒類動物的眼睛是殘跡的,並且在某些情形下,它們的眼睛完全被皮和毛所遮蓋。眼睛的這種狀態大概是由於不使用而漸漸縮小的緣故,不過這裡恐怕還有自然選擇的幫助。南美洲有一種穴居的齧齒動物,叫做吐科吐科(tuco-tuco),即Ctenomys,它的深入地下的習性甚至有過於鼴鼠;一位常捉它們的西班牙人告訴我說,它們的眼睛多半是瞎的。 我養過一隻活的,它的眼睛的確是這種情形,解剖後才知道它的原因,是由於瞬膜發炎。因為眼睛常常發炎對於任何動物必定是有損害的,同時因為眼睛對於具有穴居習性的動物肯定不是必要的,所以在這種情形下,它們的形狀縮小,上下眼瞼黏連,而且有毛生在上面,可能是有利的;倘使有利,自然選擇就會對不使用的效果有所幫助。 眾所熟知,有幾種屬極其不同綱的動物,棲息在卡尼鄂拉(Carniola)及肯塔基(Kentucky)的洞穴裡,是盲目的。某些蟹,雖然已經沒有眼睛,而眼柄卻依然存在;好像望遠鏡的透鏡已經失去了,而望遠鏡的架子還依然存在。因為對於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來說,眼睛雖然沒有用處,而會有什麼害處是很難想像的,所以它們的亡失可以歸因於不使用。 有一種盲目動物,叫做洞鼠(Neotoma),西利曼教授(Prof. Silliman)曾經在距洞口半英里的地點捉到了兩隻洞鼠,可見它們並非住在極深的處所,它們的兩隻眼睛大而有光;這種動物,據西利曼教授告訴我說,當被放在逐漸加強的光線下,大約一個月後,就能朦矓地辨認面前的東西了。 很難想像,生活條件還有比在幾乎相似氣候下的石灰岩洞更為相似的了;所以按照盲目動物系為美洲和歐洲的岩洞分別創造出來的舊觀點,可以預料到它們的體制和親緣是極其相似的。如果我們對於這兩處的整個動物群加以觀察,顯然並非如此;單是關於昆蟲方商,希阿特(Sclhiodte)就曾說過:「所以我們不能用純粹地方性以外的眼光來觀察全部現象,馬摩斯洞穴(Mammoth cave)(在肯塔基)和卡尼鄂拉洞穴之間的少數類型的相似性,也不過是歐洲和北美洲的動物群之間所一般存在的類似性之明顯表現而已。」依我看來,我們必須假定美洲動物在大多數情形下具有正常的視力,它們逐代慢慢地從外界移入肯塔基洞穴的愈來愈深的處所,就橡歐洲動物移入歐洲的洞穴裡那樣。 我們有這種習性漸變的某種證據;希阿特說過:「所以我們把地下動物群看作是從鄰近地方受地理限制的動物的小分枝,它們一經擴展到黑暗中去,便適應于周圍的環境了。最初從光明轉入到黑暗的動物,與普通類型相距並不遠。接著,構造適於微光的類型繼之而起;最後是適於全然的黑暗的那些類型,它們的形成是十分特別的。」 我們必須理解,希阿特的這些話並不適用於同一物種,而是適用於不同物種的。動物經過無數世代,達到最深的深處時,它們的眼睛因為不使用,差不多完全滅跡了,而自然選擇常常會引起別的變化,如觸角或觸鬚的增長,作為盲目的補償。儘管有這種變異,我們還能看出美洲的洞穴動物與美洲大陸別種動物的親緣關係,以及歐洲的洞穴動物與歐洲大陸動物的親緣關係。 我聽達納教授(Prof. Dana)說過,美洲的某些洞穴動物確系如此,而歐洲的某些洞穴昆蟲與其周圍地方的昆蟲極其密切相似。如果按照它們是被獨立創造出來的普通觀點來看,我們對於盲目的洞穴動物與該二大陸的其他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就很難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