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外國文學 > 魯濱遜漂流記 | 上頁 下頁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國作家,新聞記者。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小說之父」。其作品主要為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為構架。情節曲折,採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並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鬥的社會風氣。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模範,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在18世紀四大著名小說家中,丹尼爾·笛福是第一個,他所寫的《魯濱遜漂流記》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至今是雅俗共賞的名著。丹尼爾·笛福生於1660年,被譽為「小說之父」。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以暴力取得政權,但是在笛福出生那年,代表封建反動勢力的斯圖亞特王室又在英國復辟,笛福出生於一個小油燭商人的家庭,屬￿中下層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反對斯圖亞特王室的封建統治。笛福28歲那年,即1688年,資產階級又趕走了斯圖亞特王室,重新掌了權,他一面經商,一面從事政治活動,寫下不少小冊子。因為有的書和演說揭露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象,曾先後三、四次被關進監獄。59歲時,寫成了《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是以一件真事為素材寫成的。200多年前,有一個蘇格人塞爾柯克在一艘英國海船上當水手。1704年9月的一天,塞爾柯克因為和船長發生衝突,被遺棄古拉丁美洲的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塞爾柯克心情很壞,但後來慢慢地習慣了。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頭和羊皮蓋了兩間小房子,拿釘子做針,把破襪子拆開來做線,用來縫東西。他在無人荒島上生活四年四個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國航海家把他救離了海島,塞爾柯克回到蘇格蘭後,經常在酒店裡向人們講述他不平凡的經歷。後來,笛福就根據這個故事寫成了此書。繼《魯濱遜(孫)漂流記》後,又寫了許多小說,比較有名的有:《辛格頓船長》、《傑克上校》、《羅克查娜》、《倫敦大疫記》、《一個騎士的回憶錄》等。但他終生沒有混入當時有名的文人圈子裡。這些文人出身的社會地位比他高。他一生貧困潦倒,臨死前為了避債不得不離家藏起來。

  丹尼爾·笛福,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信奉不同于國教的長老會。笛福原姓福,1703年後自稱笛福。他受過中等教育,但沒有受過大學古典文學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於國教信仰的立場,政治上傾向於輝格黨。他在學習當牧師多年後,才發覺自己並不適合宗教生活,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經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間,他成了家,開始了養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敗了,32歲的笛福負債累累,同時還要養活妻子和6個孩子。由於對政治一直有較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為報社撰寫政論文章來謀生。因為這些文章經常抨擊國王和執政黨,結果,笛福數次入獄,在監獄裡呆了不少年。由於政論文章只能給他惹麻煩並增加債務,笛福只好轉向小說創作。

  1719年,年近60歲的笛福發表了第一部小說,後來該小說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冒險小說之一——《魯濱遜漂流記》。250多年後的今天,這部小說仍然膾炙人口。《魯濱孫漂流記》給笛福帶來了巨大成功並幫他還清了部分債務。此後,他還陸續寫成了《莫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及另外兩本寫魯濱遜的小說,但債主總是跟著他追債。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中,笛福體弱多病,無人陪伴,債主不斷上門,孩子們也對他撒手不管。1731年,丹尼爾·笛福去世,終年71歲。像生活在荒島上長達28年之久的他的小說主人公魯濱孫一樣,他孤獨而又恐慌。

  他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大陸各國經商。

  1685年參加蒙茅斯公爵領導反對天主教國王的叛亂;1688年荷蘭信奉新教的威廉率軍登陸英國,繼承英國王位,笛福參加了他的軍隊。1692年經商破產,負債達17000鎊,以後又屢屢失敗,因而不得不用各種方法謀生。他曾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設計過各種開發事業,同時從事寫作。

  1698年他發表《論開發》,提倡築公路,辦銀行,立破產法,設瘋人院,辦水火保險,征所得稅,辦女學等。1701年他發表一首諷刺詩《真正英國人》,認為沒有純種的英國人,反對貴族天主教勢力,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辯護。此詩連印9版。

  1702年發表政論《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用反諷手法,反對國教壓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筆巧妙,開始竟未被人識破是反對國教。後被發覺,受到罰款和坐牢的懲罰,入獄6個月,枷示3次,卻被倫敦市民奉為英雄。在獄中他仿希臘詩人品達羅斯的頌歌體寫了一首《立枷頌》(1703),諷刺法律不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