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續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一八 |
|
次日,那水軍人馬夤夜起行,至午到熱時便歇。張順與林大虎等一面說著閒話騎馬在後。曉行夜宿,這日已來到山下,有探報嘍羅們飛報上山。宋江與吳用諸人聞報大喜。當日,因凌州呼延灼並東昌府的徐甯、楊志相繼有金銀糧米解送到山,又得有東平魯智深、沙河站的史進,先後有報捷文書。如今有東昌一府、凌州全境、東平一府連汶上嘉祥金鄉、巨野城武壽春,共佔有二十州縣,皆屬梁山。這時又正有知寨毛江,將病中的王大化、寇氏母女連裡正馬小光、演馬莊的徐蘊華先後都聘請上山,共同舉義,又為那萬寶山的金銀怎樣開採正然慶賀,又報有張順凱旋,遂命于金沙灘上搭起牌坊,滿滿都紮得燈彩,橫匾四字,這次是宋江親筆,迎面是「薄海臚歡」,背面是「普天同慶」,左右小額,迎面是「居仁行義」,背面是「履中蹈和」。有鐵扇子宋清,將引著張青、石勇、朱貴、杜興,奉令為迎接專使,各到于金沙灘上列隊相迎。先把了下馬杯,相將入城,頭關有孔明、孔亮率隊迎接,三聲號炮,鼓角齊吹,軍卒都唱著得勝令。二關有穆春、鮑旭、李忠、周通並軍政司司正裴宣,率領著軍政司內大小頭領。三關是盧俊義並五虎上將軍關勝、林冲、秦明、董平,並馬步各營頭領,水軍有阮氏三雄、童威、童猛,一直到忠義堂前。先有宋太公與黃信、單廷畦(王字旁)、宣贊、郝思文、鄧飛、孫立、韓滔、魏定國、彭燕順、馬麟、陳達、楊春、楊林等迎著慰勞,正與寒暄,有掌禮各頭領中軍六尚局宿衛軍的將領,由呂方、郭盛一聲吆喝,宋江亦下位迎接,左有吳用,右有公孫勝,宋江執著手道:「兄弟有勞了,炎天暑熱吃這般苦。」 張順亦趕緊下拜,連說當不起,相挽著直到堂上,眾人落坐。 堂下又大吹大擂,奏動鼓樂,即日賞功並慶賀王大化、林大虎等上山。頭領大化因病中無奈,又感是救得妻女,上山之後,只不發言。大虎倒傾心吐膽,當日將劫取花石綱意見說明,又獻有萬安十策。宋江大喜道:「多感厚意。先生若這樣教誨,何愁我梁山不富。」 當日與吳用、公孫勝三人商議,吳用贊稱道:「這人倒頗有見識,將來要使于四方,結連各寨倒非是此人不可。但有一節,本山的各頭領,八九都想望招安,報效官家,為民出力。須先由五虎上將軍起,哥哥要日常遊說,先把那招安念頭漸漸打消,才好共同舉事。此時要貿然說破,尚恐離心,他等又多是粗人,執一不回,只仗是義氣為重,都有血性,哥哥要常對他們說,我們要替天行道,回復堯舜時候平等制度,任人都呼兄呼弟,一視同仁。只等事成,再效那漢高祖宋太祖的把戲,要解兵權,只憑杯酒,兄弟也無多本領,願作國初的趙普。」 宋江顛著腳喜道:「你真是智多星,真吾之張子房也。」 公孫勝道:「隔窗有耳,兄長須慢些高興。我看這人心直口快,若在寨久住著,難禁他不說話。不如就予以高位,派遣下山,以神機軍師朱武作為輔弼,命他往山東、河北各寨去說,如肯定盟,照合縱抵秦法,指顧之間天下可定至。劫取花石綱那套富貴,雖說有文書銀錠,被熊老五掠了去,這時又尋覓不便。依弟之見,解送花石綱的門徑,我東昌楊制使將引著水路軍卒,或再有頭領幫助,官軍之中眼今是張三、李四那一等人,哪當得各位頭領那樣勇猛,此去要計算時日,准可劫得來。」 宋江大喜道:「軍師說的是,俺今有伏龍鳳雛兩人幫助,不患我大事不成。」 次日就升廳,傳令點馬軍大驍騎將軍燕順部領親隨嘍羅五十名,馳往東昌府換回楊志。即日由中軍樞密府頒下新命,拜賽夷吾王大化、賽君實馬小光並徐蘊華、林大虎為護國四先生,並稱為梁山四友,交椅在公案左右。又命由林大虎去結聯各山寨,名義為山東忠義軍邀接大禮使,神機軍師朱武為山東忠義軍邀接副禮使,將朱貴、張青等四山酒店的頭領各加以邀接賓客頭銜,在中軍樞密府軍政司外置立邀接司,以朱武為司正。諜報軍情的頭領置立諜報司,以戴宗為司正。分佈已定,由錢谷會計司籌備金珠並各項彩帛、美玉,分別薄厚,俱交與林大虎、朱武二人收訖。次日備酒與他等二人餞行,一路下山,各帶有軍卒伴當,分往各山言詞遊說,預備好共同聚義,替天行道。 如今且不言他等怎去聯結。且言各山那時都因著官軍蹂躪,地方官府又剝削小民無所不至,又兼有蔡京當國,滿朝奸佞逼迫得英雄好漢無處安生,遇匪遇賊官家不問,以此都勾結哨聚。在初為保護鄉里,防止盜賊,都像是祝家莊、曾頭市那些鄉團。以後因官家欺辱,無事生非,指說是謀,為不軌州縣要收捕居功,軍卒要借此奪搶,因此把各處逼得公然為了匪,或據一州,或霸一郡,或據一山城營寨,那聚眾五七百、三五千的到處都有,不消細述。著名在梁山以外,第一是普陀山抱犢嶺的張仙,第二是青州府重霸二龍山的張迪,第三是清風寨火蠍子高二虎。 河北亦有些豪傑,自那年吳用去賺破大名府以後,有陸地虎高托山,哨聚有兩萬餘眾,自稱河北王,打家劫舍,威霸一方,公然與官府往來,儼然與鄰國一樣。同時有鹽山賽存勖王再興,薊州田盤山有火葫蘆王丁老和紫髯伯王大郎,太原有小阿瞞王善,皆聚有萬八千眾。內中以普陀山張仙最為狡黠,目下已自稱皇帝,威霸一方,專意與梁山作對。那日因見了探報,說金頭孔雀張休失了萬寶山,業已被捉,那軍師花脖狗、將軍熊老五等俱已投降。當日那張仙大怒,左邊有護國軍師小諸葛黃文亮,右邊有護國大將軍兵馬都指揮封莒國公自號拿雪太歲姓李名霸的,因素慕李元霸為人,手使雙錘,右手的六十斤,左手的五十五斤,更名叫李元霸,登時大怒道:「梁山泊賊何敢如此,今就請大王鴻旨,俺部引兒郎們打破梁山泊,生擒及時雨,與二王千歲報仇雪恨。」 黃文亮道:「將軍且住。俺聞那梁山賊兵多將廣,又兼有軍師吳用足智多謀,我等又遠路出征,不可輕敵,宜有以制伏之策先決廟算。」 張仙大喜道:「軍師所奏甚合朕意。」 即時降旨,就委莒國公李元霸為討逆兵馬都指揮使,選將調兵,前往征討,務須要掃平水泊,救了二王千歲,以雪此恨。黃文亮道:「量此草寇,有何能力。臣今欲保舉一人可為先鋒。」 張仙道:「禦卿所舉,必無差錯。即便與軍師商議,趕緊發兵,朕必要加官賜賞,高遷任用。」 李元霸道:「有鎮殿右將軍倪道南,可隨前往。此人現封為薛國公,乃滕國公鎮殿左將軍倪道明的胞弟,兩臂有五六百斤的膂力,手使一杆雙頭三股叉,現今有大王鈞旨,鎮守薛山,手下有一萬精兵,不少勇將。臣保此人可以為討逆先鋒,部領著本部精銳,克日去掃蕩梁山,剿平水泊。」 張仙大喜道:「卿言甚是。」 即日就降下敕旨,差人往薛山大寨星夜宣取,限定於三日之內兵馬到齊。 卻說倪道南這日,在薛山大寨當中坐定,左右有勇將二員,一名叫瘟神黃升,一名叫惡鬼徐慶。忽見有軍卒報道:「大王有敕書,宣取使臣已至。」 倪道南與黃升、徐慶等帶領軍卒下山迎接,一同到聚義廳上,開讀已罷,設宴管待來使。火急就點齊人馬,留下三千人守護營寨,有散在他處的不便調換,部引著精銳三千,星夜起身,一徑往普陀山來。一路無話,這日已來至大寨,見了張仙,拜伏在地,商議那起軍之事。黃文亮道:「依臣愚見,此去往梁山征賊,宜揀那梁山兵馬敗弱之處,方可進兵。汶上甯陽俱走不得,那裡是史進、武松,還有金鄉李逵,都是兇猛。最好由濟州南面取路南陽嶺,沿著趙王河渡河,就直取嘉祥,那裡戴家莊,有船火兒張橫水軍把守,嘉祥是楊雄、石秀,無大阻力,一去就可以征服,此為上策。」 李元霸道:「軍師差矣。洒家有一對鐵錘,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既言去討,就直取汶上縣,俺才出氣,何必又畏他兇猛。古人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又語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必把史進拿了,連花脖狗熊老五一齊都碎屍萬段,才可算與二王報仇。」 張仙大喜道:「就依卿言。朕今就與你人馬,為得勝軍速滅梁山,早平草寇,軍卒都發與糧餉,關與甲仗。出師之日,朕出與軍師犒賞李元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