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二二八


  卻說索超正在飛虎峪寨中坐地,只見流星報馬前來報說:「宋江軍馬,大小人兵,不計其數,離寨約有二三十里,將近到來!」

  索超聽得,飛報李成槐樹坡寨內。李成聽了,一面報馬入城,一面自備了戰馬,直到前寨。索超接著,說了備細。次日五更造飯,天明拔寨都起,前到庾家村,列成陣勢,擺開一萬五千人馬。李成、索超,全副披掛,門旗下勒住戰馬。平東一望,遠遠地塵土起處,約有五百餘人,飛奔前來。當前一員好漢,乃是黑旋風李逵,手拿雙斧,高聲大叫:「認得梁山泊好漢『黑爺爺』麼?」

  李成在馬上看了,與索超大笑道:「每日只說梁山泊好漢,原來只是這等腌臢草寇,何足為道!先鋒,你看麼?何不先捉此賊?」

  索超笑道:「不須小將,有人建功。」

  言未絕,索超馬後一員首將,姓王,名定,手撚長鎗,引領部下一百馬軍,飛奔衝將過來。李逵被馬軍一衝,當下四散奔走。索超引軍直趕過庾家村時,只見山坡背後鑼鼓喧天,早撞出兩彪軍馬,左有解珍、孔亮,右有孔明、解寶,各領五百小嘍囉衝殺將來。索超見他有接應軍馬,方纔喫驚,不來追趕,勒馬便回。李成問道:「如何不拿賊來?」

  索超道:「趕過山去,正要拿他,原來這廝們倒有接應人馬,伏兵齊起,難以下手。」

  李成道:「這等草寇,何足懼哉!」將引前部軍兵,盡數殺過庾家村來。只見前面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另是一彪軍馬,當先一騎馬上,即是一員女將,引軍紅旗上金書大字「女將一丈青」;左手顧大嫂,右手孫二娘,引一千餘軍馬,儘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嶽人。李成看了道:「這等軍人,作何用處!先鋒與我向前迎敵,我卻分兵剿捕四下草寇!」

  索超領了將令,手持金蘸斧,拍坐下馬,殺奔前來。一丈青勒馬回頭,望山凹裏便走。李成分開人馬,四下趕殺。忽然當頭一彪人馬,喊聲動地,卻是撲天鵰李應,左有史進,右有孫新,著地捲來。李成急忙退入庾家村時,左衝出解珍、孔亮,右衝出孔明、解寶,部領人馬,重復殺轉。三員女將撥轉馬頭,隨後殺來,趕得李成等四分五落。將及近寨,黑旋風李逵當先攔住。李成、索超衝開人馬,奪路而去。比及至寨,大折無數。宋江軍馬也不追趕,一面收兵暫歇,紮下營寨。

  卻說李成、索超慌忙差人入城報知梁中書。梁中書連夜再差聞達速領本部軍馬前來助戰。李成接著,就槐樹坡寨內商議退兵之策。聞達笑道:「疥癩之疾,何足掛意!」

  當夜商議定了:明日四更造飯,五更披掛,平明進兵。戰鼓三通,拔寨都起,前到庾家村。只見宋江軍馬潑風也似價來。聞達便教將軍馬擺開,強弓硬弩,射住陣腳。宋江陣中早已捧出一員大將,紅旗銀字,大書「霹靂火秦明」,勒馬陣前,厲聲大叫:「大名濫官污吏聽著!多時要打你這城子,誠恐害了百姓良民。好好將盧俊義、石秀送將出來,淫婦奸夫一同解出,我便退兵罷戰,誓不相侵!若是執迷不悟,便教『崑岡火起,玉石俱焚』。有話早說,休得俄延!」

  聞達聽了大怒,便問:「誰去力擒此賊?」

  說猶未了,索超早已出馬;立在陣前,高聲喝道:「你這廝是朝廷命官,國家有何負你?你好人不做,卻落草為賊!我今拿住你時,碎屍萬段!」

  秦明聽了這話,一發爐中添炭,火上澆油,拍馬向前,輪狼牙棍直奔將來。索超縱馬直取秦明。二匹劣馬相交,兩個急人發憤,眾軍吶喊,鬥過二十餘合,不分勝敗。前軍隊裏轉過韓滔,就馬上拈弓搭箭,覷得索超較親,颼地只一箭,正中索超左臂,撇了大斧,回馬望本陣便走。宋江鞭梢一指,大小三軍一齊捲殺過去。正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大敗虧輸。直追過庾家村,隨即奪了槐樹坡小寨。當晚聞達直奔飛虎峪,計點軍兵,三停去一。宋江就槐樹坡寨內屯劄。吳用道:「軍兵敗走,心中必怯;若不乘勢追趕,誠恐養成勇氣,急忙難得。」

  宋江道:「軍師之言極當。」

  隨即傳令:當晚就將精銳得勝軍馬,分作四路,連夜進發,殺奔將來。

  再說聞達飛奔到飛虎峪,方在寨中坐了喘息。小校來報,東邊山上一帶火起,聞達帶領軍兵上馬投東看時,只見遍山遍野通紅;西邊山上又是一帶火起,聞達便引軍兵急投西時,聽得馬後喊聲震地,當先首將小李廣花榮,引副將楊春、陳達,從東邊火裏直衝出來。聞達一時心慌,領兵便回飛虎峪。西邊火裏,當先首將呼延灼,引副將歐鵬、燕順,直衝出來。兩路併力追來。後面喊聲越大,火光越明,又是首將霹靂火秦明,引副將韓滔、彭玘,人喊馬嘶,不計其數。聞達軍馬大亂,拔寨都起。只見前面喊聲又發,火光晃耀。

  聞達引軍奪路,只聽得震天震地一齊砲響,——卻是轟天雷凌振將帶副手從小路直轉飛虎峪那邊放起這砲。砲響裏一片火把,火光裏一彪軍馬攔路,乃是首將豹子頭林冲引副將馬麟、鄧飛,截住歸路。四下裏戰鼓齊鳴,烈火競舉,眾軍亂竄,各自逃生。聞達手舞大刀,苦戰奪路,恰好撞著李成,合兵一處,且戰且走。直到天明,方至城下。梁中書得這個消息,驚得三魂蕩蕩,七魄幽幽,連忙點軍出城接應敗殘人馬,緊閉城門,堅守不出。次日,宋江軍馬追來,直抵東門上寨,準備攻城。

  且說梁中書在留守司聚眾商議,如何解救。李成道:「賊兵臨城,事在危急;若是遲延,必至失陷。相公可修告急家書,差心腹之人,星夜趕上京師,報與蔡太師知道,早奏朝廷,調遣精兵前來救應,此是上策;第二作緊行文關報鄰近府縣,亦教早早調兵接應;第三,北京城內著仰大名府起差民夫上城,同心協助,守護城池,準備擂木砲石、強弩硬弓、灰瓶金汁,曉夜堤備:如此,可保無虞。」

  梁中書道:「家書隨便修下。誰人去走一遭?」

  當日差下首將王定,全副披掛,又差數個軍馬,領了密書,放開城門吊橋,望東京飛報聲息,及關報鄰近府分,發兵救應;先仰王太守起集民夫上城守護,不在話下。

  且說宋江分調眾將,引軍圍城,東西北三面下寨,只空南門不圍,每日引軍攻打;一面向山寨中催取糧草,為久屯之計,務要打破大名,救取盧員外、石秀二人。李成、聞達連日提兵出城交戰,不能取勝;索超箭瘡將息,未得痊可。

  ***

  不說宋江軍兵打城。且說首將王定齎領密書,三人騎馬,直到東京太師府前下馬。門吏轉報入去,太師教喚王定進來。直到後當拜罷。呈上密書。蔡太師拆開封皮看了,大驚,問其備細。王定把盧俊義的事一一說了,「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庾家村、槐樹坡、飛虎峪,三處廝殺,盡皆說罷。蔡京道:「鞍馬勞困,你且去館驛內安下,待我會官商議。」

  王定又稟道:「太師恩相: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縣郡如之奈何?望太師恩相早早發兵剿除!」

  蔡京道:「不必多說,你且退去。」

  王定去了。太師隨即差當日府幹請樞密院官急來商議軍情重事。不移時,東廳樞密使童貫,引三衙太尉,都到節堂參見太師,蔡京把大名危急之事備細說了一遍,「如今將何計策,用何良將,可退賊兵,以保城郭?」

  說罷,眾官互相廝覷,各有懼色。只見那步軍太尉背後。轉出一人,乃衙門防禦保義使,姓宣,名贊,掌管兵馬。此人生得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鬚,彪形八尺,使口鋼刀,武藝出眾;先前在王府曾做郡馬,人呼為「醜郡馬」;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郡王愛他武藝,招做女婿;誰想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因此不得重用,只做得個兵馬保義使。

  童貫是個阿諛諂佞之徒,與他不能相下,常有嫌疑之心。當時卻忍不住,出班來稟太師道:「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此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得規模與祖上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見做蒲東巡檢,屈在下僚。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乞取鈞旨。」

  蔡京聽罷大喜,就差宣贊為使,齎了文書鞍馬,連夜星火前往蒲東禮請關勝赴京計議。眾官皆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