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二二三 |
|
▼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 話說這盧俊義雖是了得,卻不會水;被浪裏白條張順扳翻小船,倒撞下水去。張順卻在水底下攔腰抱住,鑽過對岸來。只見岸上早點起火把,有五六十人在那裏等,接上岸來,團團圍住,解了腰刀,盡脫了濕衣服,便要將索綁縛。只見神行太保戴宗傳令高叫將來:「不得傷犯了盧員外貴體!」 只見一人捧出一袱錦衣繡襖與盧俊義穿了。只見八個小嘍囉抬過一乘轎來,推盧員外上轎便行。只見遠遠地早有二三十對紅紗燈籠,照著一簇人馬,動著鼓樂,前來迎接;為頭宋江、吳用、公孫勝,後面都是眾頭領。只見一齊下馬。盧俊義慌忙下轎,宋江先跪,後面眾頭領排排地都跪下。盧俊義亦跪在地下道:「既被擒捉,只求早死!」 宋江道:「且請員外上轎。」 眾人一齊上馬,動著鼓樂,迎上三關,直到忠義堂前下馬,請盧俊義到廳上,明晃晃地點著燈燭。宋江向前陪話道:「小可久聞員外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幸得拜識,大慰平生!卻纔眾兄弟甚是冒瀆,萬乞恕罪。」 吳用向前道:「昨奉兄長之命,特令吳某親詣門牆,以賣卦為由,賺員外上山,共聚大義,一同替天行道。」 宋江便請盧員外坐第一把交椅。盧俊義答禮道:「不才無識無能,誤犯虎威,萬死尚輕,何因相戲?」 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戲?實慕員外盛德,如饑如渴,已非一日。所以定下計策,屈員外作山寨之主,早晚共聽嚴命。」 盧俊義道:「盧某要死極易,要從實難!」 吳用道:「來日卻又商議。」 當時置酒備食管待。盧俊義無計奈何,只得默默飲數杯,小嘍囉請去後堂歇了。 次日,宋江殺牛宰馬,大排筵宴,請出盧員外來赴席;再三再四偎留在中間坐了。酒至數巡,宋江起身把盞陪話道:「夜來甚是衝撞,幸望寬恕。雖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馬,員外可看『忠義』二字之面。宋江情願讓位,休得推卻。」 盧俊義道:「咄!頭領差矣!盧某一身無罪,薄有家私;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若不提起『忠義』兩字,今日還胡亂飲此一杯;若是說起『忠義』來時,盧某頭頸熱血可以便濺此處!」 吳用道:「員外既然不肯,難道逼勒?只留得員外身,留不得員外心。只是眾兄弟難得員外到;既然不肯入夥,且請小寨略住數日,卻送回還宅。」 盧俊義道:「頭領既留盧某不住,何不便放下山?實恐家中老小不知這般消息。」 吳用道:「這事容易,先教李固送了車仗回去,員外遲去幾日,卻何妨?」 吳用便問李都管:「你的車仗貨物都有麼?」 李固應道:「一些兒不少。」 宋江叫取兩個大銀,把與李固;兩個小銀,打發當直的,那十個車腳,共與他白銀十兩。眾人拜謝。盧俊義分付李固道:「我的苦,你都知了;你回家中說與娘子,不要憂心。我若過三五日便回也。」 李固只要脫身,滿口應道:「頭領如此錯愛,主人多住兩月,但不妨事。」 辭了,便下忠義堂去。吳用隨即起身說道:「員外寬心少坐,小生發送李都管下山便來。」 吳用一騎馬,卻先到金沙灘等候。 少刻,李固和兩個當直的並車仗頭口人伴都下山來。吳用將引五百小嘍囉圍在兩邊,坐在柳陰樹下,便喚李固近前說道:「你的主人已和我們商議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時預先寫下四句反詩在家裏壁上。我叫你們知道:壁上二十八個字,每一句頭上出一個字。『蘆花灘上有扁舟』,頭上『蘆』字;『俊傑黃昏獨自遊』,頭上『俊』字;『義士手提三尺劍』,頭上『義』字;『反時須斬逆臣頭』,頭上『反』字;這四句詩包藏『盧俊義反』四字。今日上山,你們怎知?本待把你眾人殺了,顯得我梁山泊行短。今日姑放你們回去,便可布告京城:主人決不回來!」 李固等只顧下拜。吳用教把船送過渡口,一行人上路奔回北京。 話分兩頭。不說李固等歸家。且說吳用回到忠義堂上,再入筵席,說誘盧俊義,筵會直到二更方散。次日,山寨裏再排筵會慶賀。盧俊義道:「感承眾頭領好意相留,只是小可度日如年。今日告辭。」 宋江道:「小可不才,幸識員外。來日宋江體己備一小酌,對面論心一會,望勿推卻。」 又過了一日。次日,宋江請;次日,吳用請;又次日,公孫勝請。話休絮煩。三十餘個上廳頭領每日輪一個做筵席。光陰荏苒,日月如流,早過一月有餘。盧俊義尋思,又要告別。宋江道:「非是不留員外,爭奈急急要回;來日忠義堂上,安排薄酒送行。」 次日,宋江又體己送路。只見眾領領都道:「俺哥哥敬員外十分,俺等眾人當敬員外十二分!偏我哥哥筵席便喫?『磚兒何厚,瓦兒何薄』!」 李逵在內大叫道:「我受了多少氣悶,直往北京請得你來,卻不容我餞行了去?我和你眉尾相結,性命相撲!」 吳學究大笑道:「不曾見這般請客的,甚是粗鹵,員外休怪!見他眾人薄意,再住幾時。」 更不覺又過四五日。盧俊義堅意要行。只見神機軍師朱武將引一班頭領直到忠義堂上,開話道:「我等雖是以次弟兄,也曾與哥哥出氣力,偏我們酒中藏著毒藥?盧員外若是見怪,不肯喫我們的,我自不妨,只怕小兄弟們做出事來,老大不便!」 吳用起身便道:「你們都不要煩惱,我與你央及員外再住幾時,有何不可?常言道:『將酒勸人,本無惡意。』」盧俊義抑眾人不過,只得又住了幾日。前後卻好三五十日。自離北京是五月的話,不覺在梁山泊早過了兩個多月。但見金風淅淅,玉露冷冷,早是深秋時分。盧俊義一心要歸,對宋江訴說。宋江笑道:「這個容易,來日金沙灘送行。」 盧俊義大喜。次日,還把舊時衣裳刀棒送還員外,一行眾頭領都送下山。宋江把一盤金銀相送。盧俊義推道:「非是盧某說口,金帛錢財,家中頗有,但得到北京盤纏足矣;賜與之物,決不敢受。」 宋江等眾頭領直送過金沙灘,作別自回,不在話下。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