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一七五


  宋江勸住道:「不然。哥哥不聽這兩位賢弟卻纔所說,那個鼓上蚤時遷,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廝來?豈是這二位賢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聽得有人說,祝家莊那廝要和俺山寨對敵了。哥哥權且息怒。即日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尋他,那廝倒來吹毛求疵,因此正好乘勢去拿那廝。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非是我們生事害他,其實那廝無禮!只是哥哥山寨之主,豈可輕動?小可不才,親領一支軍馬,啟請幾位賢弟們下山去打祝家莊。若不洗蕩得那個村坊,誓不還山;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夥。」

  吳學究道:「公明哥哥之言最好。豈可山寨自斬手足之人?」

  戴宗便道:「寧可斬了兄弟,不可絕了賢路。」

  眾頭領力勸,晁蓋方纔免了二人。楊雄、石秀也自謝罪。宋江撫諭道:「賢弟休生異心。此是山寨號令,不得不如此。便是宋江,倘有過犯,也須斬首,不敢容情。如今新近又立了鐵面孔目裴宣做軍政司,賞功罰罪,已有定例。賢弟只得恕罪恕罪。」

  楊雄、石秀謝罷,謝罪已了,晁蓋叫去坐在楊林之下。山寨裏都喚小嘍囉來參賀新頭領,已畢,一面殺牛宰馬,且做慶喜筵席;撥定兩所房屋教楊雄、石秀安歇,每人撥十個小嘍囉伏侍。

  當晚席散,次日再備筵席,會眾商量議事。宋江教喚鐵面孔目裴宣計較下山人數,啟請諸位頭領同宋江去打祝家莊,定要洗蕩了那個村坊。商量已定,除晁蓋頭領鎮守山寨不動外,留下吳學究、劉唐並阮家三弟兄、呂方、郭盛護持大寨。原撥定守灘、守關、守酒店有職事人員俱各不動。又撥新到頭領孟康管造船隻,頂替馬麟監督戰船。寫下告示,將下山打祝家莊頭領分作兩起:頭一撥宋江、花榮、李俊、穆弘、李逵、楊雄、石秀、黃信、歐鵬、楊林,帶領三千小嘍囉,三百馬軍,披掛已了,下山前進;第二撥便是林冲、秦明、戴宗、張橫、張順、馬麟、鄧飛、王矮虎、白勝,也帶三千小嘍囉,三百馬軍,隨後接應。再著金沙灘、鴨嘴灘二小寨,只教宋萬、鄭天壽把守,就行接應糧草。晁蓋送路已了,自回山寨。

  且說宋江並眾頭領逕奔祝家莊來,於路無路,早來到獨龍岡前。尚有一里多路,前軍下了寨柵。宋江在中軍帳裏坐下,便和花榮商議道:「我聽得說,祝家莊裏路徑甚雜,未可進兵。且先使兩個人去探聽路途曲折;知得順逆路程,卻纔進兵,與他對敵。」

  李逵便道:「哥哥,兄弟閒了多時。不曾殺得一人,我便先去走一遭。」

  宋江道:「兄弟,你去不得。若是破陣衝敵,用著你先去;這是做細作的勾當,用你不著。」

  李逵笑道:「量這個鳥莊,何須哥哥費力!只兄弟自帶三二百個孩兒們殺將去,把這個鳥莊上人都砍了!何須要人先去打聽!」

  宋江喝道:「你這廝休胡說!且一壁廂去,叫你便來!」

  李逵走開去了,自說道:「打死幾個蒼蠅,也何須大驚小怪!」

  宋江便喚石秀來,說道:「兄弟曾到彼處,可和楊林走一遭。」

  石秀便道:「如今哥哥許多人馬到這裏,他莊上如何不隄備;我們扮作甚麼樣人入去好?」

  楊林便道:「我自打扮了解魘的法師去,身邊藏了短刀,手裏擎著法環,於路搖將入去。你只聽我法環響,不要離了我前後。」

  石秀道:「我在薊州,原曾賣柴,我只是挑一擔柴進去賣便了。身邊藏了暗器,有些緩急,匾擔也用得著。」

  楊林道:「好,好!我和你計較了,今夜打點,五更起來便行。」

  到得明日,石秀挑著柴先入去。行不到二十來里,只見路徑曲折多雜,四下裏灣環相似;樹木叢密,難認路頭。石秀便歇下柴擔不走。聽得背後法環響得漸近,石秀看時,卻見楊林頭戴一個破笠子,身穿一領舊法衣,手裏擎著法環,於路搖將進來。石秀見沒人,叫住楊林,說道:「此處路徑灣雜,不知那裏是我前日跟隨李應來時的路。天色已晚,他們眾人爛熟奔走,正看不仔細。」

  楊林道:「不要管他路徑曲直,只顧揀大路走便了。」

  石秀又挑了柴,只顧望大路先走,見前面一村人家,數處酒店肉店。石秀挑著柴,便望酒店門前歇了。只見各店內都把刀鎗插在門前;每人身上穿一領黃背心,寫個大「祝」字;往來的人亦各如此。石秀見了,便看著一個年老的人,唱個喏,拜揖道:「丈人,請問此間是何風俗?為甚都把刀鎗插在當門?」

  那老人道:「你是那裏來的客人?原來不知,只可快走。」

  石秀道:「小人是山東販棗子的客人,消折了本錢,回鄉不得,因此擔柴來這裏賣。不知此間鄉俗地理。」

  老人道:「只可快走,別處躲避。這裏早晚要大廝殺也!」

  石秀道:「此間這等好村坊去處,恁地了大廝殺?」

  老人道:「客人,你敢真個不知?我說與你:俺這裏喚做祝家村。岡上便是祝朝奉衙裏。如今惡了梁山泊好漢,見今引領軍馬在村口,要來廝殺;怕我這村路雜未敢入來,見今駐在外面,如今祝家莊上行號令下來;每戶人家,要我們精壯後生準備著。但有令傳來,便要去策應。」

  石秀道:「丈人村中總有多少人家?」

  老人道:「只我這祝家村,也有一二萬人家。東西還有兩村人接應:東村喚做撲天鵰李應李大官人;西村喚扈太公莊,有個女兒,喚做扈三娘,綽號一丈青,十分了得。」

  石秀道:「似此如何卻怕梁山泊做甚麼?」

  那老人道:「便是我們初來時,不知路的,也要喫捉了。」

  石秀道:「丈人,怎地初來要喫捉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