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五〇 |
|
李逵拿起尖刀,看著黃文炳,笑道:「你這廝在蔡九知府後堂且會說黃道黑,撥置害人,無中生有,掇攛他!今日你要快死,老爺卻要你慢死!」 便把尖刀先從腿上割起。揀好的,就當面炭火上炙來下酒。割一塊,炙一塊。無片時,割了黃文炳,李逵方纔把刀割開胸膛,取出心肝,把來與眾好漢做醒酒湯。 眾多好漢看割了黃文炳,都來草堂上與宋江賀喜。只見宋江先跪在地上。眾頭領慌忙都跪下,齊道:「哥哥有甚事,但說不妨。兄弟們敢不聽?」 宋江便道:「小可不才,自小學吏。初世為人,便要結織天下好漢。奈緣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願。自從刺配江州,多感晁頭領並眾豪傑苦苦相留,宋江因守父親嚴訓,不曾肯住。正是天賜機會!於路直至潯陽江上,又遭際許多豪傑。不想小可不才,一時間酒後狂言,險累了戴院長性命。感謝眾位豪傑不避凶險,來虎穴龍潭,力救殘生;又蒙協助報了冤讎。如此犯下大罪,鬧了兩座州城,必然申奏去了。今日不繇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未知眾位意下若何?如是相從者,只今收拾便行;如不願去的,一聽尊命。只恐事發,反遭——」說言未絕,李逵先跳起來,便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喫我一鳥斧,砍做兩截便罷!」 宋江道:「你這般粗鹵說話!全在各弟兄們心肯意肯,方可同去。」 眾人議論道:「如今殺死了許多官軍人馬,鬧了兩處州郡,他如何不申奏朝廷?必然起軍馬來擒獲。今若不隨哥哥去,同死同生,卻投那裏去?」 宋江大喜,謝了眾人。當日先叫朱貴和宋萬先回山寨裏去報知,次後分作五起進程:頭一起便是晁蓋、宋江、花榮、戴宗、李逵;第二起便是劉唐、杜遷、石勇、薛永、侯健;第三起便是李俊、李立、呂方、郭盛、童威,童猛;第四起便是黃信、張順、張橫、阮家三兄弟;第五起便是穆弘、穆春、燕順、王矮虎、鄭天壽、白勝。五起二十八個頭領,帶了一干人等,將這所得黃文炳家財,各各分開,裝載上車子。穆弘帶了穆太公並家小人等,將應有家財金寶,裝載車上。莊客數內有不願去的,都齎發他些銀兩,自投別主去傭工,有願去的,一同便往。前四起陸續去了,已自行動。穆弘收拾莊內已了,放起十數個火把,燒了莊院,撇下了田地,自投梁山泊來。 且不說五起人馬登程。節次進發,只隔二十里而行。先說第一起:晁蓋、宋江、花榮、戴宗、李逵五騎馬,帶著車仗人伴,在路行了三日,前面來到一個去處,地名喚做黃門山。宋江在馬上與晁蓋道:「這座山生得形勢怪惡,莫不有大夥在內?可著人催趲後面人馬上來,一同過去。」 說猶未了,只見前面山嘴上鑼鳴鼓響。宋江道:「我說麼!且不要走動,等後面人馬到來,好和他廝殺。」 花榮便拈弓搭箭在手,晁蓋、戴宗各執朴刀,李逵拿著雙斧,擁護著宋江,一齊趲馬向前,只見山坡邊閃出三五百個小嘍囉,當先簇擁出四籌好漢,各挺軍器在手,高聲喝道:「你等大鬧了江州,劫掠了無為軍,殺害了許多官軍百姓,待回梁山泊去?我四個等候你多時!會事的只留下宋江,都饒了你們性命!」 宋江聽得,便挺身出去,跪在地下,說道:「小可宋江被人陷害,冤屈無伸,今得四方豪傑,救了性命。小可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 那四籌好漢見了宋江跪在前面,都慌忙滾鞍下馬,撇下軍器,飛奔前來,拜倒在地下,說道:「俺弟兄四個只聞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大名,想殺也不能彀見面!俺聽知哥哥在江州為事喫官司,我弟兄商議定了,正要來劫牢,只是不得個實信。前日使小嘍囉直到江州來打聽,回來說道:『已有多少好漢鬧了江州,劫了法場,救出往揭陽鎮去了。後又燒了無為軍,劫掠黃通判家。』料想哥哥必從這裏來,節次使人路中來探望。猶恐未真,故反作此一番詰問。衝撞哥哥,萬勿見罪。今日幸見仁兄!小寨裏略備薄酒粗食,權當接風;請眾好漢同到敝寨,盤桓片時。」 宋江大喜。扶起四位好漢,逐一請問大名。為頭的那人,姓歐,名鵬,祖貫是黃州人氏;守把大江軍,後因惡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熬出這個名字,喚做「摩雲金翅」。第二個好漢,姓蔣,名敬,祖貫是湖南潭州人氏;原是落科舉子出身,科舉不第,棄文就武,頗有謀略,精通書算,積萬累千,纖毫不差;亦能刺鎗使棒,布陣排兵;因此人都喚他做「神算子」。第三個好漢,姓馬,名麟,祖貫是金陵建康人氏;原是小番子閒漢出身;吹得雙鐵笛,使得好大滾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此人都喚做「鐵笛仙」。第四個好漢,姓陶,名宗旺,祖貫是光州人氏;莊家田戶出身;能使一把鐵鍬;有的是氣力;亦能使鎗輪刀;因此人都喚做是「九尾龜」。 這四籌好漢接住宋江,小嘍囉早捧過果盒,一大壺酒,兩大盤肉,托來把盞。先遞晁蓋、宋江,次遞花榮、戴宗、李逵。與眾人都相見了,一面遞酒。沒兩個時辰,第三起頭領又到了,一個個盡都相見。把盞已遍,邀請眾位上山。兩個十位頭領,先來到黃門山寨內。那四籌好漢便叫椎牛宰馬管待。卻教小嘍囉陸續下山接請後面那三起——十八位頭領——上山來筵宴。未及半日,三起好漢已都來到了,盡在聚義廳上筵席相會。宋江飲酒中間,在席上閒話道:「今次宋江投奔了哥哥晁天王上梁山泊去一同聚義。未知四位好漢肯棄了此處同往梁山泊大寨相聚否?」 四個好漢齊答道:「若蒙二位義士不棄貧賤,情願執鞭隨鐙。」 宋江、晁蓋大喜,便說道:「既是四位肯從大義,便請收拾起程。」 眾多頭領俱各歡喜,在山寨住了一日,過了一夜。次日,宋江、晁蓋仍舊做頭一起,下山進發先去。次後依例而行,只隔著二十里遠近。四籌好漢收拾起財帛金銀等項,帶領了小嘍囉三五百人,便燒毀了寨柵,隨作第六起登程。宋江又合得這四個好漢,心中甚喜;於路在馬上對晁蓋說道:「小弟來江湖上走了這幾遭,雖是受了些驚恐,卻也結識得許多好漢。今日同哥哥上山去,這回只得死心塌地與哥哥同死同生。」 一路上說著閒話,不覺早來到朱貴酒店裏了。 且說四個守山寨的頭領——吳用、公孫勝、林冲、秦明——和兩個新來的——蕭讓、金大堅——已得朱貴、宋萬先回報知,每日差小頭目棹船出來酒店裏迎接。一起起都到金沙灘上岸。擂鼓吹笛,眾好漢們都乘馬轎,迎上寨來。到得關下,軍師吳學究等六人把了接風酒,都到聚義廳上,焚起一爐好香。晁蓋便請宋江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裏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眾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卻讓不才?若要堅執,如此相讓,宋江情願就死。」 晁蓋道:「賢弟,如何這般說?當初若不是賢弟擔那血海般干係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眾?你正該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誰坐?」 宋江道:「仁兄,論年齒,兄長也大十歲。宋江若坐了,豈不自羞?」 再三推晁蓋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吳學究坐了第三位。公孫勝坐了第四位。宋江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住上坐,新到頭頭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眾人齊道:「此言極當。」 左邊一帶:林冲、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右邊一帶:(論年甲次序,互相推讓。)花榮、秦明、黃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燕順、呂方、郭盛、蕭讓、王矮虎、薛永、金大堅、穆春、李立、歐鵬、蔣敬、童威、童猛、馬麟、石勇、侯健、鄭天壽、陶宗旺,——共是四十位頭領坐下。大吹大擂,且慶喜筵席。 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說與眾頭領:「叵耐黃文炳那廝,事又不干他己,卻在知府面前將那京師童謠解說道:『耗國因家木』,耗散國家錢糧的人必是家頭著個『木』字,不是個『宋』字?『刀兵點水工』,興動刀兵之人必是三點水著個『工』字,不是個『江』字?這個正應宋江身上。那後兩句道:『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合主宋江造反在山東。以此拿了小可。不期戴院長又傳了假書,以此黃文炳那攛掇知府,只要先斬後奏。若非眾好漢救了,焉得到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