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八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

  話說江州城外白龍廟中梁山泊好漢劫了法場,救得宋江、戴宗,正是晁蓋、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劉唐、燕順、杜遷、宋萬、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共計一十七人,領帶著八九十個悍勇壯健小嘍囉。潯陽江上來接應的好漢,張順、張橫、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薛永:九籌好漢,也帶四十餘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撐駕三隻大船,前來接應;城裏黑旋風李逵引眾人殺至潯陽江邊:兩路救應。——通共有一百四五十人,都在白龍廟裏聚義。只聽得小嘍囉報道:「江州城裏軍兵,擂鼓搖旗,鳴鑼發喊,追趕到來。」

  那黑旋風李逵聽得,大吼了一聲,提兩把板斧,先出廟門。眾好漢吶聲喊,都挺手中軍器,齊出廟來迎敵。劉唐、朱貴,先把宋江、戴宗護送上船。李俊同張順、三阮整頓船隻。就江邊看時,見城裡出來的官軍約有五七千:馬軍當先,都是頂盔衣甲,全副弓箭,手裏都使長鎗,背後步軍簇擁,搖旗吶喊,殺奔前來。這裏李逵當先輪著板斧,赤條條地飛奔砍將入去;背後便是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四將擁護。

  花榮見前面的軍馬都扎住了鎗,只怕李逵著傷,偷手取弓箭出來,搭上箭,拽滿弓,望著為頭領的一個馬軍,颼地一箭,只見翻筋斗射下馬去。那一夥馬軍喫了一驚,各自奔命,撥轉馬頭便走,倒把步軍先衝倒一半。這裏眾多好漢們一齊衝突將去,殺得那官軍屍橫野爛,血染江紅,直殺到江州城下。城上策應官軍早把擂木、砲石打將下來。官軍慌忙入城,關上城門,好幾日不敢出來。

  眾多好漢拖轉黑旋風,回到白龍廟前下船。晁蓋整點眾人完備,都叫分頭下船,開江便走。卻值順風,拽起風帆,三隻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來。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一行眾人都上岸來。穆弘邀請眾好漢到莊內堂上,穆太公出來迎接。宋江等眾人都相見了。太公道:「眾頭領連夜勞神,且請客房中安歇,將息貴體。」

  各人且去房裏暫歇將養,整理衣服器械。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饌,排下筵席,管待眾頭領。飲酒中間,說起許多情節。晁蓋道:「若非是二哥眾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於縲絏!」

  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

  李逵道:「我自只揀人多處殺將去。他們自要跟我來。我又不曾叫他!」

  眾人聽了都大笑。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若無眾好漢相救時,和戴院長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幾番唆毒,要害我們,這冤讎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作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

  晁蓋道:「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隄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並林冲、秦明都來報讎,也未為晚。」

  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彀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癡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花榮道:「哥哥見得是。雖然如此,只是無人識得路徑,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個人去那裏城中探聽虛實,也要看無為軍出沒的路徑去處,就要認黃文炳那賊的住處了,然後方好下手。」

  薛永便起身說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處無為軍最熟。我去探聽一遭,如何?」

  宋江道:「若得賢弟去走一遭,最好。」

  薛永當日別了眾人,自去了。

  只說宋江自和眾頭領在穆弘莊上商議要打無為軍一事,整頓軍器鎗刀,安排弓弩箭矢,打點大小船隻等項,隄備已了。只見薛永去了兩日,帶將一個人回到莊上來拜見宋江。宋江便問道:「兄弟,這位壯士是誰?」

  薛永答道:「這人姓侯,名健,祖居洪都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縫,端的是飛針走線;更兼慣習鎗棒,曾拜薛永為師。人見他黑瘦輕捷,因此喚他做『通臂猿』。見在這無為軍城裏黃文炳家做生活。小弟因見了,就請在此。」

  宋江大喜,便教同坐商議。那人也是一座地煞星之數,自然義氣相投。宋江便問江州消息,無為軍路徑如何。薛永說道:「如今蔡九知府計點官軍百姓,被殺死有五百餘人,帶傷中箭者不計其數,見今差人星夜申奏朝廷去了。城門日中後便關,出入的好生盤問得緊。原來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干蔡九知府事,都是黃文炳那三回五次點撥知府教害二位。如今見劫了法場,城中甚慌,曉夜隄備。小弟又去無為軍打聽,正撞見這個兄弟出來喫飯;因是得知備細。」

  宋江道:「侯兄何以知之?」

  侯健道:「小人自幼只愛習學鎗棒,多得薛師父指教,因此不敢忘恩。近日黃通判特取小人來他家做衣服。因出來遇見師父,提起仁兄大名,說起此一節事來。小人要結識仁兄,特來報知備細。這黃文炳有個嫡親哥哥,喚做黃文燁,與這文炳是一母所生二子。這黃文燁平生只是行善事:修橋補路,塑佛齋僧,扶危濟因,救拔貧苦,那無為軍城中都叫他做『黃面佛』。這黃文炳雖是罷閒通判,心裏只要害人,慣行歹事,無為軍都叫他做『黃蜂刺』。他兄弟兩個分開做兩院住,只在一條巷內出入。靠著門裏便是他家。黃文炳貼著城住,黃文燁近著大街。小人在那裏做生活,卻聽得黃通判回家來說:『這件事,蔡知府已被瞞過了,卻是我點撥他,教知府先斬了然後奏去。』黃文燁聽得說時,只在背後罵,說道:『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於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倘或有天理之時,報應只在目前,卻不是反招其禍?』這兩日聽得劫了法場,好生喫驚。昨夜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與他計較,尚兀自未回來。」

  宋江道:「黃文炳隔著他哥家有多少路?」

  侯健道:「原是一家分開,如今只隔著中間一個菜園。」

  宋江道:「黃文炳家多少人口?有幾房頭?」

  侯健道:「男子婦人通有四五十口。」

  宋江道:「天教我報讎,特使這個人來!雖是如此,全靠眾兄弟維持。」

  眾人齊聲應道:「當以死向前!正要驅除這等贓濫奸惡之人,與哥哥報讎雪恨!」

  宋江又道:「只恨黃文炳那賊一個,卻與無為軍百姓無干。他兄既然仁德,亦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罵我等不仁。眾弟兄去時,不可分毫侵害百姓。今去那裏,我有一計,只望眾人扶助。」

  眾頭領齊聲道:「專聽哥哥指教。」

  宋江道:「有煩穆太公對付八九十個叉袋,又要百十束蘆柴,用著五隻大船,兩隻小船;央及張順、李俊駕兩隻小船;五隻大船上用著張橫、三阮、童威和識水的人護船:此計方可。」

  穆弘道:「此間蘆葦、油柴、布袋都有,我莊上的人都會使水駕船。便請哥哥行事。」

  宋江道:「卻用侯家兄弟引著薛永並白勝先去無為軍城中藏了;來日三更二點為期,只聽門外放起帶鈴鵓鴿,便教白勝上城策應,先插一條白絹號帶,近黃文炳家,便是上城去處。」

  再又教石勇、杜遷扮做丐者,去城門邊左近埋伏,只看火為號,便要下手殺把門軍士。李俊、張順只在江面上往來巡綽,等候策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