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忱 > 水滸後傳 | 上頁 下頁
陳忱簡介


  陳忱(1615年3月24日~約1670年),明末清初小說家。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默容居士。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亡不仕,以賣卜為生,曾與顧炎武、歸莊組織等結「驚隱詩社」。晚年著長篇小說《水滸後傳》,於書中寄寓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憧憬恢復之心。另著有《雁宕詩集》二卷、《癡世界樂府》丶《續廿一史彈詞》等,惜已散佚。

  ***

  《水滸後傳》舊題「古宋遺民著」、「雁宕山樵評」。現存最早的康熙甲辰(1664)本內封上刻有「元人遺本」,下有一段文字:「宋遺民不知何許人,太約與施、羅同時,特姓名弗傳,故其書亦湮沒不彰耳……」其實「古宋遺民」、「元人遺本」都是托詞,真實作者乃是號雁宕山樵的明遺民陳忱。

  陳忱自幼博覽群書,經史之外,稗說野乘,無不涉獵。據他自己說,年輕時,曾寄居野寺,「篝燈夜讀,情與境會,輒動吟機,眠餐不廢者三年」,然後出遊福建、兩廣、湖南,「凡四易星霜」。明亡時,他正值盛年,面對家破國亡、江山易代的巨變,他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感情,以明遺民自居,絕意仕進,靠賣卜拆字為生。曾與顧炎武、歸莊、顧樵等名士結成「驚隱詩社」,以民族氣節相激勵。曾著有《續廿一史彈詞》、《癡世界》曲本及詩文雜著等,均散佚不傳。

  《水滸後傳》為他晚年「白髮孤燈續舊篇」之作,於書中寄寓自己的亡國之痛和憧憬恢復之心。書中寫李俊立國海島,顯系影射鄭成功擁兵臺灣抗清之事。陳忱的友人魏耕,就因被指控為「通海案」的主謀,于康熙元年(1662)被斬。《水滸後傳》託名「古宋遺民」,既暗寓了作者的民族立場,也是為逃避清初「文字獄」。

  《水滸後傳》原刊本正文之前有一篇《論略》,評論梁山泊人物,落款「樵餘偶識」,正文行間又有若干小字夾批,現一般均刪去,只保留回末的總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