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2)


  燕青道:「小人姓葉名貴,是呂樞密帳前虞候。正月初七日,接得吳成密書,樞密甚喜,特差葉貴送吳成到蘇州,見禦弟三大王,備說相公之意。三大王使人啟奏,降下官誥,就封相公為揚州府尹。兩位直閣舍人,待呂樞密相見了時,再定官爵。〔袁夾:補得妙。〕今欲使令吳成回程,誰想感冒風寒病症,不能動止。樞密怕誤了大事,特差葉貴送到相公官誥,並樞密文書,關防,牌面,號旗三百面,號衣一千領,克日定時,要相公糧食船隻,前赴潤州江岸交割。」

  便取官誥文書,遞與陳將士看了,大喜,忙擺香案,望南謝恩已了,便喚陳益,陳泰出來相見。燕青叫解珍、解寶取出號衣號旗,入後廳交付;陳將士便邀燕青請坐。

  燕青道:「小人是個走卒,相公處如何敢坐?」〔容夾:妙。〕〔容眉:此人用得。〕

  陳將士道:「足下是那壁恩相差來的人,又與小官誥愁,怎敢輕慢?權坐無妨。」

  燕青再三謙讓了,遠遠地坐下。〔容夾:妙。〕陳將士叫取酒來,把盞勸燕青;燕青推卻道:「小人天戒不飲酒。」

  待他把過三兩巡酒,兩個兒子,都來與父親慶賀遞酒。燕青把眼使叫解珍、解寶行事。解寶身邊取出不按君臣的藥,頭張人眼慢,放在酒壺裡。燕青便起身說道:「葉貴雖然不曾將酒過江,借相公酒果,權為上賀之意。」

  便斟一大鐘酒,上勸陳將士,滿飲此杯。隨即便勸陳益,陳泰兩個,各飲了一杯。當面有幾個心腹莊客,都被燕青勸了一杯。

  〔餘評:天兵臨城,尚慕府尹官職,宜乎家破人亡。〕

  燕青那嘴一努,解珍出來外面,尋了火種,身邊取出號旗號炮,就莊前放起。左右兩邊,已有頭領等候,只聽號炮響,前來策應。燕青在堂裡,見一個個都倒了,身邊掣出短刀,和解寶一齊動手,早都割下頭來。莊門外哄動十個好漢,從前面打將入來。

  那十員將佐:「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九紋龍」史進、「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八臂那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喪門神」鮑旭、「錦豹子」楊林、「病大蟲」薛永。門前眾莊客,那裡迎敵得住?裡面燕青、解珍、解寶早提出陳將士父子首級來;莊門外又早一彪人馬官軍到來,為首六員將佐。那六員:「美髯公」朱仝、「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混世魔王」樊瑞、「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當下六員首將,引一千軍馬,圍住莊院,把陳將士一家老幼,盡皆殺了。〔容夾:好個揚州府尹。〕拿住莊客,引去浦裡看時,傍莊傍港,泊著三四百隻船,卻滿滿裝載糧米在內。眾將得了數目,飛報主將宋江。

  宋江聽得殺了陳將士,便與吳用計議進兵。收拾行李,辭了總督張招討,部領大隊人馬,親到陳將士莊上,分撥前隊將校,上船行計,一面使人催趲戰船過去。吳用道:「選三百隻快船,船上各插著方臘降來的旗號。著一千軍漢,各穿了號衣,其餘三四千人,衣服不等。」

  三百隻船內,埋伏二萬餘人。更差穆弘扮做陳益,李俊扮做陳泰,各坐一隻大船,其餘船分撥將佐。

  第一撥船上,穆弘、李俊管領。穆弘身邊,撥與十個偏將簇擁著。那十個:項充、李袞、鮑旭、薛永、楊林、杜遷、宋萬、鄒淵、鄒潤、石勇。李俊身邊,也撥與十個偏將簇擁著。那十個:童威、童猛、孔明、孔亮、鄭天壽、李立、李雲、施恩、白勝、陶宗旺。

  第二撥船上,差張橫、張順管領。張橫船上,撥與四個偏將簇擁著。那四個:曹正、杜興、龔旺、丁得孫。張順船上,撥與四個偏將簇擁著。那四個:孟康、侯健、湯隆、焦挺。

  第三撥船上,便差十員正將管領,也分作兩船進發。那十個:史進、雷橫、楊雄、劉唐、蔡慶、張清、李逵、解珍、解寶、柴進。

  這三百船上,分派大小正偏將佐,共計四十二員渡江。次後宋江等,卻把戰船裝載馬匹,游龍飛鯨等船一千隻,打著宋朝先鋒使宋江旗號,大小馬步將佐,一發載船渡江。兩個水軍頭領,一個是阮小二,一個是阮小五,總行催督。

  且不說宋江中軍渡江,卻說潤州北固山上,哨見對港三百來隻戰船,一齊出浦,船上卻插著護送衣糧先鋒紅旗號,南軍連忙報入行省裡來。呂樞密聚集十二個統制官,都全副披掛,弓弩上弦,刀劍出鞘,帶領精兵,自來江邊觀看。見前面一百隻船,先傍岸攏來;船上望著兩個為頭的前後簇擁著的,都披著金鎖子號衣,一個個都是那彪形大漢。呂樞密下馬,坐在銀交椅上,十二個統制官,兩行把住江岸。穆弘,李俊見呂樞密在江岸上坐地,起身聲喏。〔餘評:李俊、穆弘身隨賊伴,非膽略過人者不能為也。〕左右虞候,喝令住船,一百隻船,一字兒拋定了錨。背後那二百隻船,乘著順風,都到了;分開在兩下攏來,一百隻在左,一百隻在右,做三下均勻擺定了。

  客帳司下船來問道:「船從那裡來?」

  穆弘答道:「小人姓陳名益,兄弟陳泰,父親陳觀,特遣某等弟兄,獻納白米五萬石,船三百隻,精兵五千,來謝樞密恩相保奏之恩。」

  客帳司道:「前日樞密相公,使葉虞候去來,見在何處?」

  穆弘道:「虞候和吳成各染傷寒時疫,見在莊上養病,不能前來。今將關防文書,在此呈上。」

  客帳司接了文書,上江岸來稟覆呂樞密道:「揚州定浦村陳府尹男陳益,陳泰,納糧獻兵,呈上原去關防文書在此。」

  呂樞密看,果是原領公文,傳鈞旨,教喚二人上岸。客帳司喚陳益、陳泰上來參見。

  穆弘、李俊上得岸來,隨後二十個偏將,都跟上去。排軍喝道:「卿相在此,閒雜人不得近前。」

  二十個偏將都立住了。穆弘、李俊躬身叉手,遠遠得立。客帳司半晌,方引二人過去參拜了,跪在面前。呂樞密道:「你父親陳觀,如何不自來?」

  穆弘稟道:「父親聽知是梁山泊宋江等領兵到來,誠恐賊人下鄉擾攪,在家支吾,未敢擅離。」

  呂樞密道:「你兩個那個是兄?」

  穆弘道:「陳益是兄。」

  呂樞密道:「你弟兄兩個,曾習武藝麼?」

  穆弘道:「托賴恩相福蔭,頗曾訓練。」

  呂樞密道:「你將來白糧,怎地裝載?」

  穆弘道:「大船裝糧三百石,小船裝糧一百石。」

  呂樞密道:「你兩個來到,恐有他意!」

  穆弘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順之心,怎敢懷半點外意?」

  呂樞密道:「雖然是你好心,吾觀你船上軍漢,模樣非常,不由人不疑。〔容眉:此人亦有眼力。〕你兩個只在這裡;吾差四個統制官,引一百軍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決不輕恕。」

  穆弘道:「小人此來,指望息相重用,何必見疑!」

  呂師囊正欲點四個統制下船搜著,只見探馬報道:「有聖旨到南門外了,請樞相便上馬迎接。」

  呂樞密急上了馬,便吩咐道:「且與我把住江岸,這兩個陳益、陳泰隨將我來!」

  穆弘把眼看李俊,一覺等呂樞密先行去了;穆弘、李俊後招呼二十個偏將,便入城門。守門將校喝道:「樞密相公只叫這兩個為頭的入來;其餘人伴,休放進去!」

  穆弘、李俊過去了,二十個偏將都被擋住在城邊。

  且說呂樞密到南門外,接著天使,便問道:「緣何來得如此要急?」

  那天使是方臘面前引進使馮喜,悄悄地對呂師囊道:「近日司天太監浦文英奏道:『夜觀天象,有無數罡星,入吳地分野,中間雜有一半無光,就裡為禍不小。』〔容眉:浦文英亦有意思。〕天子特降聖旨,教樞密緊守江岸。但有北邊來的人,須要仔細盤詰,磨問實情;如是形影奇異者,隨即誅殺,勿得停留。」

  呂樞密聽了大驚:「卻這一班人,我十分疑忌,如今卻得這話。且請到城中開讀。」

  馮喜同呂樞密都到行省,開讀聖旨已了,只見飛馬又報:「蘇州又有使命,擎禦弟三大王令旨到來。」

  言說:「你前日揚州陳將士投降一節,未可唯信,誠恐有詐。近奉聖旨,近來司天監內,照見罡星入于吳地分野,可以牢守江岸。我早晚自差人到來監督。」

  呂樞密道:「大王亦為此事掛心,下官已奉聖旨。」

  隨即令人牢守江面來的船主人,一個也休放上岸,一面設宴管待兩個使命。

  卻說那三百隻船上人,見半日沒些動靜。左邊一百隻船上張橫、張順,帶八個偏將,提軍器上岸;右邊一百隻上十員正將,都拿了刀、鑽上岸來;守江面南軍,攔當不住。「黑旋風」李逵,和解珍、解寶,便搶入城;守門官軍急出攔截,李逵掄起雙斧,一砍一剁,早殺翻兩個把門官軍。城邊發起喊來,解珍解寶各挺鋼叉入城,都一時發作,那裡關得城門迭?李逵橫身在門底下,尋人砍殺。先至城邊二十個偏將,各奪了軍器,就殺起來。〔餘評:李逵為開路先鋒,功無有不成者。〕

  呂樞密急使人傳令來,教牢守江面時,城門邊已自殺入城了。十二個統制官,聽得城邊發喊,各提動軍馬時,史進、柴進,早招起三百隻船內軍兵,脫了南軍的號衣,為首先上岸,船艙裡埋伏軍兵,一齊都殺上岸來。為首統制官沈剛,潘文得兩路軍馬來保城門時,沈剛被史進一刀剁下馬去,潘文得被張橫刺斜裡一搠倒。眾軍混殺,那十個統制官,都望城子裡退入去,保守家眷。〔容夾:好個十二神。〕

  穆弘,李俊在城中聽得消息,就酒店裡得火種,便放起火來。呂樞密急上馬時,早得三個統制官到來救應。城裡降因也似火起。瓜洲望見,先發一彪軍馬,過來接應。城裡四門,混戰良久,城上早豎起宋先鋒旗號,四面八方,混殺人馬,難以盡說,下來便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