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一百零八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2)


  宋江嗚咽答道:「蕭讓知我有病,特辭了陳安撫來看視我,並奉陳安撫命,即取金大堅,裴宣到宛州,要他每寫勒碑石,及查勘文卷。我今日特差唐斌,領一千人馬護送他三個去。不料被賊人捉擄,三人必被殺害!」

  宋江遂教盧俊義幫助吳用,攻打城池,拿住縻貹、馬勥報仇,盧俊義等遵令,來到城北軍前。眾人與吳學究敘禮畢,盧俊義連忙說蕭讓等被擄之事。吳用大驚道:「苦也!斷送了這三個人!」

  傳令教眾將圍城,並力攻打城池。眾將遵令,四面攻城。吳用又令軍漢上雲梯,望城中高叫道:「速將蕭讓,金大堅,裴宣送出來!若稍遲延,打破城池,不論軍民,盡行屠戮!」

  卻說城中守將梁永偽授留守之職,同正偏將佐,在城鎮守。那縻貹,馬勥都戰敗,逃遁到此。當日捉了蕭讓等三人,因宋兵尚未圍城,縻叫城門進城,將蕭讓等解到帥府獻功。梁永頗聞得「聖手書生」的名目,教軍士解放綁縛,要他降服。

  蕭讓、裴宣、金大堅三人睜眼大罵道:「無知逆賊,汝等看我每是何等樣人?逆賊快把我三人一刀兩段罷了!這六個膝蓋骨,休想有半個兒著地!〔袁夾:男子。〕即日宋先鋒打破城池,拿你每這夥鼠輩,碎萬段!」

  梁永大怒,叫軍漢「打那三個奴狗跪著!」

  軍漢拿起棒便打,只打得跌僕,那裡有一個肯跪。〔袁夾:好漢。〕三人罵不絕口。梁永道:「你每要一刀兩段,俺偏要慢慢地擺佈你。」

  喝叫軍士:「將這三個奴狗,立枷在轅門外;只顧打他兩腿,打折了驢腿,自然跪將下來。」

  軍漢得令,便來套枷扒擺佈。

  帥府前軍士居民,都來看宋軍中人物,內中早惱怒了一個真正有男子氣的鬚眉丈夫。那男子姓蕭,雙名叫嘉穗,寓居帥府南街紙張鋪間壁。他高祖蕭,字僧達,南北朝時人,為荊南刺史。江水敗堤,蕭親率將吏,冒雨修。雨甚水壯,將吏請少避之,蕭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獨何心哉?」

  言畢,而水退堤立。〔袁眉:真刺史。〕

  是歲,嘉禾生,一莖六穗,蕭嘉穗取名在此。那蕭嘉穗偶游荊南,荊南人思慕其上祖仁德,把蕭嘉穗十分敬重。那蕭嘉穗襟懷豪爽,志氣高遠,度量寬宏,膂力過人,武藝精熟,乃是十分有膽氣的人。凡遇有肝膽者,不論貴賤,都交結他。適遇王慶作亂,侵奪城池,蕭嘉穗獻計禦賊,當事的不肯用他計策,以致城陷。賊人下令,凡百姓只許入城,並不許一個出去。蕭嘉穗在城中,日夜留心圖賊,卻是單絲不成線。今日見賊人將蕭讓等三個扒,又聽得宋兵為蕭讓等攻城緊急,軍民都有驚恐之狀。蕭嘉穗想了一回想道:「機會在此。只此一著,可以保全城中幾許生靈。」

  忙歸寓所。此時已是申牌時分,連忙叫小磨了一碗墨汁,向間壁紙鋪裡買了數張皮料厚棉紙,在燈下濡墨揮毫,大書特書的寫道:

  城中都是宋朝良民,必不肯甘心助賊。〔袁眉:劈頭便把良心感動人。〕宋先鋒是朝廷良將,殺韃子,擒田虎,到處莫敢攖其鋒。手下將佐一百單八人,情同股肱。轅門前扒的三人,義不屈膝,宋先鋒等英雄忠義可知。今日賊人若害了這三人,城中兵微將寡,早晚打破城池,玉石俱焚。城中軍民,要保全性命的,都跟我去殺賊!

  蕭嘉穗將那數張紙都寫完了,悄地探聽消息,只聽得百姓每都在家裡哭泣。蕭嘉穗道:「民心如此,我計成矣!」

  扶到昧爽時分,踅出寓所,將寫下的數張字紙,拋向帥府前左右街市鬧處。

  少頃,天明,軍士居民,這邊方拾一張來看,那邊又有人拾了一張:登時聚著數簇軍民觀看。早有巡風軍卒,搶一張去,飛報與梁永知道。梁永大驚,急差宣令官出府傳令,教軍士謹守轅門及各營,著一面嚴行緝捕奸細。那蕭嘉穗身邊藏一把寶刀,挨入人叢中,也來觀看,將紙上言語,高聲朗誦了兩遍,軍民都錯愕相顧,那宣令官奉著主將的令,騎著馬,五六個軍漢,跟隨到各營傳令。蕭嘉穗搶上前,大吼一聲,一刀砍斷馬足,〔袁夾:真英雄,真膽氣。〕宣令官撞下馬去,一刀剁下頭來。蕭嘉穗左手抓了人頭,右手提刀,大呼道:「要保全性命的,都跟蕭嘉穗去殺賊!」

  帥府前軍士,平素認得蕭嘉穗,又曉得他是鐵漢,霎時有五六百人,擁著他結做一塊。

  蕭嘉穗見軍士聚攏來,複連聲大呼道:「百姓有膽量的,都來相助!」

  聲音響振數百步。那時四面響應,百姓都搶棍棒,拔杉刺,折桌腳:撚指間,已有五六千人。迭聲呐喊,蕭嘉穗當先,領眾搶入帥府。那梁永平日暴虐軍民,鞭撻士卒,護衛軍將,都恨入骨髓。一聞變起,都來相助,趕入去,把梁永等一家老小都殺了。蕭嘉穗領眾軍民人等,擁出帥府,此時已有二萬餘人。把蕭讓、裴宣、金大堅放了扒,都打開了枷。蕭嘉穗選三個有膂力的人,背著蕭讓等三人。蕭嘉穗當先,抓了梁永首級,趕到北門,殺死守門將馬勥,趕散把門軍士,開城門,放吊橋。

  那時吳用正到北門,親督將士攻城,聽的城中呐喊。又是開城門,只道賊人出來衝擊,忙教軍馬退下三四箭之地,列陣迎敵。只見蕭嘉穗抓著人頭,背後三個軍漢,背負蕭讓等,過了吊橋,忙奔前來。吳用正在驚訝,蕭讓等高叫道:「吳軍師,實虧這個壯士,激聚眾民,殺了賊將,救我等出來。」

  吳用聽了,又驚又喜。蕭嘉穗對吳用道:「事在倉卒,不及敘禮。請軍師快領兵入城!」

  那吊橋邊已有若干軍民,都齊聲叫道:「請宋先鋒入城!」

  吳用見諸色人等,都有在裡面,遂傳令教將士統軍馬入城,如有妄殺一人者,同伍皆斬。北城上守城軍士,看見事勢如此,都投戈下城;其東西南三面守城軍士,聞了這個消息,都困縛了守城賊將,大開城門,香花燈燭,迎接宋兵入城。只有縻貹那勇猛,人近他不得,出西門,殺出重圍走了。

  吳用差人飛報宋江。宋江聞報,把那憂國家,哭兄弟的病症,退了九分九,欣喜雀躍,同眾將拔寨都起。大軍來到荊南城中,宋江升坐帥府,安撫軍民,慰勞將士。宋江請蕭嘉穗到帥府,問了姓名,扶他上坐。宋江納頭便拜道:「壯士豪舉:誅鋤叛逆,保全生靈,兵不血刃,克復城池,又救了宋某的三個兄弟,宋江合當下拜。」

  蕭嘉穗答拜不迭道:「此非蕭某之能,皆眾軍民之力也!」

  宋江聽了這句,愈加欽敬。宋江以下將佐,都敘禮畢。城中軍士,將賊將解來。宋江問願降者,盡行免罪。因此滿城歡聲雷動,降服數萬人。恰好水軍頭領李俊等,統領水軍船隻,到了漢江,都來參見。

  宋江教置酒款待蕭壯士。宋江親自執杯勸酒,說道:「足下鴻才茂德,宋某回朝,面奏天子,一定優擢。」

  蕭嘉穗道:「這個倒不必,蕭某今日之舉,非為功名富貴。蕭某少負不羈之行,長無鄉曲之譽,是孤陋寡聞的一個人。方今人高張,賢士無名,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的,終不能達九重。蕭某見若干有抱負的英雄,不計生死,越公家之難者,倘舉事一有不當,那些全軀保妻子的,隨而媒孽其短,身家性命,都在權奸之掌握之中。像蕭某今日,無官守之責,卻似那閑雲野鶴,何天之不可飛耶!」

  這一席話,說得宋江以下,無不嗟歎。坐中公孫勝、魯智深、武松、燕青、李俊、童威、童猛、戴宗、柴進、樊瑞、朱武、蔣敬等這十餘個人,把蕭壯士這段話,更是點頭玩味。

  當晚酒散,蕭嘉穗辭謝出府。次早,宋江差戴宗到陳安撫處報捷。宋江親自到蕭壯士寓所,特地拜望,卻是一個空寓。間壁紙鋪裡說:「蕭嘉穗今早天未明時,收拾了琴劍書囊,辭別了小人,不知往那裡去了。」

  後人有詩贊蕭祖孫之德云:

  冒雨修陽蕭僧達,波狂濤怒心不怛。
  恪誠止水堤功成,六穗嘉禾一莖發。
  賢孫豪俊侔厥翁,咄叱民從賊首撮。
  澤及生靈哲保身,閑雲野鶴真超脫。

  宋江回到帥府,對眾頭領說蕭嘉穗飄然而去,眾將無不歎息。至晚,戴宗回報,說宛州山南兩處所屬未克州縣,陳安撫侯參謀授方略與羅戩及林冲、花榮等,俱各討平。朝廷已差若干新官到來,各行交代訖。陳安撫已率領諸將起程,即日便到。宋江與吳用計議,待陳安撫到這裡鎮守,我每好起大兵,前去滅渠魁。宋江卻在荊南調攝五六日,病已全愈。

  一日,報陳安撫等兵馬到來,宋江等接入城中。參見畢,陳安撫大賞三軍將士。次後山南守將史進等,已將州務交代新官,隨後也到。宋江將州務請陳安撫治理。宋江等拜別陳安撫,統領大軍,水陸並進,戰騎同行,來南豐賊人巢穴。此時一百單八個英雄,都在一處,又有河北降將孫安等十一人,軍馬二十余萬,連戰連捷,兵威大振,所到地方,賊人望風降順,宋江將複過州縣,呈報陳安撫。陳差羅戩統領將土兵馬,前來鎮守。

  宋江等水陸大兵,長驅直至南豐地界,哨馬報到,說偵探得賊人王慶將李助為統軍大元帥,就本處調選水陸兵馬五萬。又調雲安、東川、安德三路各兵馬二萬,都是本處偽兵馬都監劉以敬,上官義等統領。數十員猛將,及十一萬雄兵,前來拒敵:王慶親自督征。宋江聞報,與吳用計議道:「賊兵傾巢而來,必是抵死拚。我將何策勝之?」

  吳用道:「兵法只是『多方以誤之』這一句。俺每如今將士都在一處,多分調幾路前去殺,教他應接不暇。」

  宋江依議傳令,分調兵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