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3) |
|
宋江見了,急叫收軍。那遼兵撞掩過來,又折了一陣,慌慌忙忙,收拾還寨。眾多軍將,看見立馬斬了王文斌,面面廝覷,俱各駭然。宋江回到寨中,動紙文書,申覆趙樞密,說王文斌自願出戰身死。發付帶來人伴回京。趙樞密聽知此事,輾轉憂悶,甚是煩惱,只得寫了申呈奏本,關會省院打發來的人伴回京去了。有詩為證: 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殞命又何愚。平時誇口千人有,臨陣成功一個無。 且說宋江自在寨中納悶,百般尋思,無計可施,怎生破得遼兵,寢食俱廢,夢寐不安。是夜嚴冬,天氣甚冷,宋江閉上賬房,秉燭沉吟悶坐。時已二鼓,神思困倦,和衣隱幾而臥;覺道寨中狂風忽起,冷氣侵人。宋江起身,見一青衣女童,向前打個稽首。宋江便問:「童子自何而來?」 童子答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請將軍,便煩移步。」 宋江道:「娘娘現在何處?」 童子指道:「離此間不遠。」 宋江遂隨童子出得賬房,但見上下天光一色,金碧交加,香風細細,瑞靄飄飄,有如二三月間天氣。行不過三二里多路,見座大林,青松茂盛,翠柏森然,紫桂亭亭,石欄隱隱;兩邊都是茂林修竹,垂柳夭桃,曲折闌幹,轉過石橋,朱紅欞星門一座。仰觀四面,蕭牆粉壁,畫棟雕樑,金釘朱戶,碧瓦重簷,四邊簾卷蝦須,正面 橫龜背。女童引宋江從左廊下而進,到東向一個閣子前。推開朱戶,教宋江裡面少坐。舉目望時,四面雲窗寂靜,霞彩滿階,天花嬪紛,異香繚繞。〔容眉:說夢。〕 童子進去,複又出來傳旨道:「娘娘有請,星主便行。」 宋江坐未暖席,即時起身;又見外面兩個仙女入來,頭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縷絳綃衣,與宋江施禮。宋江不敢仰視。那兩個仙女道:「將軍何故作謙?娘娘更衣便出,請將軍議論國家大事,便請同行。」 宋江唯然而行,聽的殿上金鐘聲響,玉磬音鳴。青衣迎請宋江上殿。二仙女前進,引宋江自東階而上,行至珠簾之前。宋江只聽的簾內玎璫隱隱,玉珮鏘鏘。青衣請宋江入簾內,跪在香案之前。舉目觀望殿上,祥雲靄靄,紫霧騰騰,正面九龍床上,坐著九天玄女娘娘。頭戴九龍飛鳳冠,身穿七寶龍鳳絳綃衣,腰系山河日月裙,足穿雲霞珍珠履,手執無瑕白玉珪。兩邊侍從女仙,約有三二十個。 玄女娘娘與宋江曰:「吾傳天書與汝,不覺又早數年矣!」 汝能忠義堅守,未嘗少怠。今宋天子令汝破遼,勝負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拜奏曰:「臣自得蒙娘娘賜與天書,未嘗輕慢,洩漏於人。今奉天子赦命破遼,不期被兀顏統軍,設此「混天象」陣,累敗數次。臣無計可施,正在危急之際。」 玄女娘娘曰:「汝知「混天象」陣法否?」 宋江再拜奏道:「臣乃下士愚人,不曉其法,望乞娘娘賜教。」 玄女娘娘曰:「此陣之法,聚陽象也。只此攻打,永不能破。若欲要破,須取相生相剋之理。且如前面皂旗軍馬內設水星,按上界「北方五氣辰星。」 你宋兵中,可選大將七員,黃旗黃甲,黃衣黃馬,撞破遼兵皂旗七門。續後命猛將一員,身披黃袍,直取水星,此乃土克水之義也。卻以白袍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左邊青旗軍陣,此乃金克木之義也。卻以紅袍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右邊白旗軍陣,此乃火克金之義也。卻以皂旗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後軍紅旗軍陣,此乃水克火之義也。卻命一枝青旗軍馬,選將九員,直取中央黃旗軍陣主將,此乃木克土之義也。再選兩枝軍馬,命一枝繡旗花袍軍馬,扮作「羅睺」,獨破遼兵「太陽」軍陣。命一枝素旗銀甲軍馬,扮作「計都」,直破遼兵「太陰」軍陣。再造二十四部雷車,按二十四氣,上放火石火炮,直推入遼兵中軍。令公孫勝布起風雷天罡正法,逕奔入遼主駕前。可行此計,足取全勝。日間不可行兵,須是夜黑可進。〔容眉:胡說。〕汝當親自領兵,掌握中軍,催動人馬,一鼓成功。吾之所言,汝當秘受。保國安民,勿生退悔。天凡有限,從此永別。他日瓊樓金闕,別當重會。汝宜速還,不可久留。」 特命青衣獻茶,宋江吃罷,令青衣即送星主還寨。 宋江再拜,懇謝娘娘,出離殿庭。青衣前引宋江下殿,從西階而出,轉過欞星紅門,再登舊路。才過石橋松徑,青衣用手指道:「遼兵在那裡,汝當破之!」 宋江回顧,青衣用手一推,猛然驚覺,就帳中做了一夢。〔餘評:宋江得夢神救,不然,雖有軍師無補也。〕 靜聽軍中更鼓,已打四更,宋江便叫請軍師圓夢。吳用來到中軍帳內,宋江道:「軍師有計破『混天陣』否?」 吳學究道:「未有良策可施。」 宋江道:「我已夢玄女娘娘傳與秘訣。尋思定了,特請軍師商議,可以會集諸將,分撥行事。」 正是: 動達天機施妙策,擺開星斗破迷關。 畢竟宋江怎生打陣,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李卓吾曰:混天陣竟同兒戲。至玄女娘娘相生相尅之說,此三家村裡死學究見識。施耐庵、羅貫中盡是史筆,此等處便不成材矣。此其所以為水滸也與?】 【袁評:宋先鋒一腔忠義,久為神明所呵護。混天陣法其玄機妙訣,自從夢中傳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