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2)


  宋江道:「他自願去。說這李行首是他舊日的婊子,好生情重,因此前去。」

  吳用道:「兄長欠些主張,若吳某在此,決不教去。〔容夾批:賣嘴。〕從來娼妓之家,迎新送舊,陷了多少好人。更兼水性無定,縱有恩情,也難出虔婆之手。此人今去必然吃虧!」

  宋江便問吳用請計。吳用便叫顧大嫂:「勞煩你去走一遭;可扮做貧婆,〔袁夾批:與妓關切。〕潛入城中,只做求乞的。若有些動靜,火急便回。若是史進陷在牢中,你可去告獄卒,只說:『有舊情恩念,我要與他送一口飯。』入牢中,暗與史進說知:『我們月盡夜,〔金夾批:三字變出奇文。〕黃昏前後,必來打城。你可就水火之處安排脫身之計。』月盡夜,你就城中放火為號,此間進兵,方好成事。——兄長可先打汶上縣,百姓必然都奔東平府;卻叫顧大嫂雜在數內,乘勢入城,便無人知覺。」〔金夾批:好甚,不然者。寇警戒嚴,如何得入去?〕吳用設計已罷,上馬便回東昌府去了。〔金夾批:寫吳用不在宋江部下,而為宋江定計,反顯其在盧俊義部下而不為俊義定計也。深文妙筆,讀之可思。〕宋江點起解珍、解寶,引五百餘人,攻打汶上縣。果然百姓扶老攜幼,鼠竄狼奔,都奔東平府來。

  卻說顧大嫂頭髻蓬鬆,衣服藍縷,雜在眾人裡面,捵入城來,繞街求乞。到州衙前,打聽得史進果然在牢中。次日,提著飯罐,只在司獄司前往來伺候。見一個年老公人〔金夾批:老人好善,庶幾放入也。〕從牢裡出來,顧大嫂看著便拜,淚如雨下。那年老公人問道:「你這貧婆哭做甚麼?」

  顧大嫂道:「牢中監的史大郎是我舊的主人,自從離了,又早十年。只說道在江湖上做買賣,不知為甚事陷在牢裡?眼見得無人送飯。老身叫化得這一口兒飯,特要與他充饑。哥哥怎生可憐見,引進則個。強如造七層寶塔!」

  那公人道:「他是梁山泊強人,犯著該死的罪,誰敢帶你入去。」

  顧大嫂道:「便是一刃一剮,自教他瞑目而受。只可憐見引老身入去送這口兒飯,也顯得舊日之情!」〔金夾批:會說。〕〔餘評:瞑目之句足有情意。〕說罷又哭。〔容夾批:妙。〕那老公人尋思道:「若是個男子漢,難帶他入去;一個婦人家,有甚利害!……」〔金夾批:注出特遣大嫂之故。〕當時引顧大嫂直入牢中來,看見史進項帶沉枷,腰纏鐵索。史進見了顧大嫂,吃了一驚,做聲不得。顧大嫂一頭假啼哭,一頭餵飯。別的節級便來喝道:「這是該死的歹人!『獄不通風,』誰放你來送飯!即忙出去,饒你兩棍!」〔金夾批:鬥出奇文來。〕顧大嫂更住不得,只說得:「月盡夜叫你自掙扎。」〔金夾批:鬥出奇文來。〕

  史進再要問時,顧大嫂被小節級打出牢門。史進只聽得「月盡夜」三個字。〔金夾批:鬥出奇文來。〕〔袁眉批:又作如此錯認,枝節橫生。〕

  原來那個三月,卻是大盡。〔金夾批:鬥出奇文來。〕到二十九,史進在牢中,見兩個節級說話,問道:「今朝是幾時?」

  那個小節級卻錯記了,回說道:「今日是月盡,夜晚些買帖孤魂紙來燒。」〔金夾批:鬥出奇文來,奇不可言,駭不可言。〕〔袁眉批:證一證,仍是錯,更妙更妙。〕史進得了這話,巴不得晚。〔金夾批:令我嚇絕,將如之何!〕一個小節級吃得半醉,帶史進到水火坑邊,史進哄小節級道:「背後的是誰?」

  賺得他回頭,掙脫了枷,只一枷梢,把那小節級面上正著一下,打倒在地。〔金夾批:嚇絕。〕就拾磚頭敲開木杻,〔金夾批:嚇絕。〕睜著鶻眼,搶到亭心裡;〔金夾批:嚇絕。〕幾個公人都酒醉了,被史進迎頭打著,死的死了,走的走了。拔開牢門,只等外面救應。〔金夾批:嚇絕,如之何?如之何?〕又把牢中應有罪人盡數放了,〔容夾批:妙。〕總有五六十人,就在牢內發起喊來。〔金夾批:嚇絕。〕有人報知太守。程萬里驚得面如土色,連忙便請兵馬都監商議。

  董平道:「城中必有細作,且差多人圍困了這賊!我卻乘此機會,領軍出城,去捉宋江;相公便緊守城池,差數十公人圍定牢門,休教走了!」

  董平上馬,點軍去了。程太守便點起一應節級、虞候、押番,各執槍棒,去太牢前呐喊。史進在牢裡不敢輕去。外廂的人又不敢進去。〔容夾批:畫。〕〔餘評:史進此段些(險)而命以休矣。〕顧大嫂只叫得苦。〔金夾批:三句寫三面人都盡。〕

  卻說都監董平,點起兵馬,四更上馬,殺奔宋江寨來。伏路小軍報知宋江。宋江道:「此必是顧大嫂在城中又吃虧了。他既殺來,準備迎敵。」

  號令一下,諸軍都起。當時天色方明,卻好接著董平軍馬。兩下擺開陣勢。董平出馬。——原來董平心靈機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弦,無有不會;山東、河北皆號他為風流雙槍將。〔袁眉批:此處才出,妙。〕宋江在陣前看了董平這表人品,一見便喜。又見他箭壺中插一面小旗,上寫一聯道:〔袁眉批:二句從宋江眼中出,更妙。〕「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金夾批:大處寫不盡,卻向細處描點出來,所謂頰上三毫,只是意思所在也。〕〔袁夾批:又分開,妙。〕宋江遣韓滔出馬迎敵。韓滔手執鐵槊,直取董平。董平那對鐵槍,神出鬼沒,人不可當。宋江再叫金槍手徐甯仗鉤鐮槍前去替回韓滔。徐甯飛馬便出,接住董平廝殺。兩個在戰場上戰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交戰良久,宋江恐怕徐寧有失,便教鳴金收軍。徐甯勒馬回來,董平手舉雙槍,直追殺入陣來。宋江乘勢鞭梢一展,四下軍兵一齊圍住。宋江勒馬上高阜處看望,只見董平圍在陣內。他若投東,宋江便把號旗望東指,軍馬向東來圍他;他若投西,號旗便望西指,軍馬便向西來圍他。董平在陣中橫衝直撞,兩枝槍,直殺到申牌已後,衝開條路,殺出去了。〔金夾批:寫董平。〕宋江不趕。董平因見交戰不勝,當晚收軍回城去了。宋江連夜起兵,直抵城下,團團調兵圍住。顧大嫂在城中未敢放火,史進又不敢出來。兩下拒住。

  〔金夾批:小盡卻舉發,大盡卻不動,奇情拗筆,匪夷所及。〕

  原來程太守有個女兒,十分顏色,董平無妻。累累使人去求為親,程萬里不允。〔餘評:董平議親之由,太守不從,此處便有謀殺之心。〕因此,日常間有些言和意不和。〔金夾批:忽從風流二字轉出波瀾來。〕〔芥眉批:便向風流中生釁隙。〕董平當晚領軍入城;其日,使個就裡的人,乘勢來問這頭親事。〔金夾批:妙妙,真英雄,真風流,溫太真不足齒也。〕〔容夾批:這樣人如何干得事!〕

  程太守回說:「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贅為婿,正當其理。只是如今賊寇臨城,事在危急,若還便許,被人恥笑。待得退了賊兵,保護城池無事,那時議親,亦未為晚。」〔容眉批:妙人妙人。〕那人把這話回復董平。董平雖是口裡應道:「說得是」,只是心中躊躇,不十分歡喜,恐怕他日後不肯。

  〔金夾批:軍馬住宅倥傯,羽書旁午之中,偏有筆力夾寫許多蜂媒蝶使,妙妙。〕〔容夾批:好貨。〕

  這裡宋江連夜攻打得緊,太守催請出戰。董平大怒,〔金夾批:大怒接上文何句,妙不可言。○只大怒二字,便活寫出董平,英雄風流,四字都有。〕〔袁夾批:怒誰?接得妙。〕披掛上馬,帶領三軍,出城交戰。

  宋江親在陣前門旗下,喝道:「量你這個寡將,怎當我手下雄兵十萬,猛將千員;汝但早來就降,可以免汝一死!」〔容夾批:胡說。〕

  董平大怒,回道:「文面小吏,該死狂徒,怎敢亂言!」

  說罷,手舉雙槍,直奔宋江。左有林冲,右有花榮,兩將齊出,各使軍器來戰董平。約鬥數合,兩將便走。〔金夾批:吳用計可知。〕宋江軍馬佯敗,四散而奔。董平要逞驍勇,拍馬趕來。宋江等卻好退到壽春縣界。宋江前面走,董平後面追。〔金夾批:吳用計可知。〕離城有十數里,前至一個村鎮,兩邊都是草屋,中間一條驛路。〔金夾批:吳用計可知。〕董平不知是計,只顧縱馬趕來。宋江因見董平了得,隔夜已使王矮虎、一丈青、張青、孫二娘四個帶一百餘人,先在草屋兩邊埋伏,卻拴數條絆馬索在路上,又用薄土遮蓋,只等來時鳴鑼為號,絆馬索齊起,準備捉這董平。〔金夾批:吳用計可知。〕董平正趕之間,來到那裡,只聽得背後孔明、孔亮大叫:「勿傷吾主!」

  卻好到草屋前,一聲鑼響,兩邊門扇齊開,拽起繩索。那馬卻待回頭,背後絆馬索齊起,將馬絆倒,董平落馬。〔金夾批:吳用計可知。〕左邊撞出一丈青、王矮虎,右邊走出張青、孫二娘,一齊都上,把董平捉了。頭盔、衣甲、雙槍、只馬,盡數奪了。兩個女頭領將董平捉住,〔金夾批:擒董平偏用兩女將,為風流二字渲染也。〕〔袁眉批:受擒亦用風流。〕用麻繩背翦綁了。兩個女將,各執鋼刀,監押董平來見宋江。

  卻說宋江過了草屋,勒住馬,立在綠楊樹下,迎見這兩個女頭領解著董平。宋江隨即喝退兩個女將:「我教你去相請董平將軍,誰教你們綁縛他來!」〔金夾批:吳用計可知。〕〔容夾批:只是這個賊智。〕二女將諾諾而退。〔金夾批:吳用計可知。〕宋江慌忙下馬,自來解其繩索,便脫護甲錦袍,與董平穿著,納頭便拜。

  〔金夾批:以上皆吳用所定計可知。○寫宋江擒董平,悉出吳用定計者,反顯其不為盧員外定一計也。〕

  董平慌忙答禮。宋江道:「倘蒙將軍不棄微賤,就為山寨之主。」

  〔金夾批:欺董平乎?欺盧俊義乎?〕

  董平答道:「小將被擒之人,萬死猶輕。若得容恕安身,已為萬幸!若言山寨為主,小將受驚不小。」〔金夾批:特將山寨之主四字作莊語相對,以形擊宋江也。〕

  宋江道:「敝寨缺少糧食,特來東平府借糧,別無他意。」

  董平道:「程萬里那廝原是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金夾批:此語為是公論?為是私怨?兩邊閃耀,便成佳致。〕〔芥眉批:點破千古依人害人的毒病。〕若是兄長肯容董平回去,賺開城門,殺入城中,共取錢糧,以為報效。」〔容眉批:我道這人不妥。〕宋江大喜。便令一行人將過盔甲槍馬,還了董平,〔金夾批:細。〕披掛上馬。董平在前,宋江軍馬在後,卷起旗幡,都往東平城下。董平軍馬在前,大叫:「城上快開城門!」

  把門軍士將火把照時,認得是董都監,隨即大開城門,放下吊橋。董平拍馬先入,砍斷鐵鎖;背後宋江等長驅人馬殺入城來。都到東平府裡。急傳將令:不許殺害百姓、放火燒人房屋。〔容夾批:這好。〕董平逕奔私衙,殺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奪了這女兒。〔容夾批:惡,真強(盜)。〕〔餘評:觀董平入城殺程太守一家,此不義也;複奪其婦女,非仁也。令人可惡,吾何以觀之哉!〕宋江先叫開了大牢,救出史進。〔金夾批:寫兩人各急其急,妙甚。〕〔袁眉批:各有急處。〕便開府庫,盡數取了金銀財帛;大開倉廒,裝載糧米上車;先使人護送上梁山泊金沙灘,交割與三阮頭領接遞上山。〔金夾批:完正題。〕史進自引人去西瓦子裡李睡蘭家,把虔婆老幼,一門大小,碎屍萬段。〔金夾批:又與董平反襯成色。〕〔容夾批:佛。〕

  宋江將太守家私俵散居民,〔金夾批:快事。〕仍給沿街告示,曉諭百姓:害民州官已自殺戳;汝等良民各安生理。〔金夾批:快事。〕〔袁眉批:快極。〕告示已罷,收拾回軍。大小將校再到安山鎮,只見白日鼠白勝飛奔前來,報說東昌府交戰之事。宋江聽罷,神眉剔豎,怪眼圓睜,大叫:「眾多兄弟不要回山,且跟我來!」〔金夾批:過接有氣勢。〕正是:

  重驅水泊英雄將,再奪東昌錦繡城。

  畢竟宋江複引軍馬怎地救應,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卓吾曰:史進既是癡子,宋江又是呆漢,所以使吳用小兒浪得名耳。

  又曰:最可恨者,董平那廝只因一個女子,便來賣國負人,國家有如是人,真當寢皮食肉。】

  【袁評:從來地方失事,皆因文武不和,不肯從國家起見耳。彼時獄中變亂已形,董平要挾已著,程萬里猶然以自己出自童貫門下,自視甚貴,焉得不取滅亡之禍。】

  【王望如曰:晃蓋曰:「捉住史文恭者,為梁山泊主。」

  宋江曰:「先打破城子者,為梁山泊主。」

  此變通晁蓋之遺命而曲全俊義之美名也。又曰:東平之役,鬱保四、王定六借糧之計窮矣,史進細作之計破矣,顧大嫂月盡之計誤矣,使太守程萬里、都監董平,一德一心,東平安如磐石,夫何秦晉之好未通,而吳越之謀已起,挾私仇而快賊憤,此又文武交爭之為害也。

  又曰:董平箭壺上,有「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之聯,宋江從旁讚歎之。絆索潛伏于草屋,美人計捉于馬前,不能攻東平,而即用東平之董平以攻之。計賺開城,救九紋龍之命,成雙槍將之親,今而後宋江第一座,人歸天與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