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4)


  正鬥之間,只見水火二將一齊撥轉馬頭望本陣便走。〔金夾批:寫得好。〕郝思文,宣贊隨即追趕,沖入陣中。只見魏定國轉入左邊,單廷珪轉過右邊。〔金夾批:寫得好。〕一時宣贊趕著魏定國,郝思文追住單廷珪。說時遲,那時快;卻說宣贊正趕之間,只見四五百步軍,都是紅旗紅甲,一字兒圍裡將來,撓鉤套索。一齊舉發,和人連馬,活捉去了。〔金夾批:寫得好。〕再說郝思文追到右邊,卻見五百來步軍,盡是黑旗黑甲,一字兒裡轉來,腦後一發齊上,把郝思文生擒活捉去了。〔金夾批:寫得好。〕一面把人解入凌州;一面仍率五百精兵轉過來。關勝倒吃一驚,舉手無措,望後便退。〔金夾批:便算關勝一跌也。〕〔餘評:觀關勝對敵單、魏二將,亦雄才之士,正乃強遇手,一霎時欲取其功,此不能也。〕隨即單廷珪、魏定國拍馬在背後追來。關勝正走之間,只見前面沖出二將。關勝看時,左有林冲。右有楊志,從兩肋窩裡撞將出來,〔金夾批:筆法搖動之極。〕殺散凌州軍馬。關勝收住本部殘軍,與林冲,楊志相見,合兵一處。隨後孫立,黃信一同見了,權且下寨。

  卻說水火二將捉得宣贊、郝思文,得勝回到城中。張太守接著,置酒作賀;一面教做造陷車,裝了二人,差一員偏將,帶領三百步軍,連夜解上東京,申達朝廷。〔金夾批:作此怪峰,鬥成奇筍。〕且說偏將帶領三百人馬,監押宣贊,郝思文上東京來。迤邐前行,來到一個去處,只見滿山枯樹,遍地蘆芽,一聲鑼響,撞出一夥強人,當先一個,手搭雙斧,聲喝如雷,正是梁山泊黑旋風李逵,〔容眉批:誰說李大哥私自下山便無用處。〕〔芥眉批:李逵下山不由調遣,偏能得人救人,並破城取勝,有此奇功,不必著著歸在宋江、吳用身上,文心之圓,不可捉摸。〕後面帶著這個好漢,正是沒面目焦挺。〔金夾批:結構大奇。〕兩個好漢,引著小嘍囉,攔著去路,也不打話,便搶陷車,偏將待要走,背後又撞出一個人來,臉如鍋鐵,雙睛暴露。這個好漢正是喪門神鮑旭。〔金夾批:大奇。〕向前把偏將,手起劍落,砍下馬來。其餘人等,撇下陷車,盡皆逃命去了。

  李逵看時,卻是宣贊、郝思文,便問了備細來由。宣贊亦問李逵:「你卻怎生在此?」

  李逵便道:「為是哥哥不肯教我來廝殺,獨自個私走下山來,先殺了韓伯龍,後撞見焦挺,引我到此。多承鮑家兄弟一見如故,便如我山上一般接待。〔芥眉批:只一述前事,用虛不用實。〕卻才商議,正欲去打凌州,卻有小嘍囉,山頭上望見夥人馬監押車到來。只道是官兵捕盜,不想卻是你二位。」

  〔餘評:李逵救轉思文,又得焦挺、鮑旭二將,若非李逵自逃下山,安有此等之禍(福)。此天意也,人豈知乎?〕

  鮑旭邀請到寨內,殺牛置酒相等待。

  郝思文道:「兄弟既然有心上梁山泊入夥,不若將引本部人馬,就同去凌州並力攻打,此為上策。」

  鮑旭道:「小可與李兄如此商議;足下之言,說得最是。我山寨之中也有三二百匹好馬。」

  帶領五七百小嘍囉,五籌好漢,一齊來打凌州。

  卻說逃難軍士奔回來與張太守,說道:「半路裡有強人,奪了陷車,殺了偏將!」

  單廷魏定國聽得大怒,便道:「這番拿著,便在這裡施刑!」〔金夾批:趁前餘勢,再翻起一怪峰。〕只聽得城外關勝引兵搦戰。單廷珪爭先出馬,開城門,放下吊橋,引五百黑甲軍,飛奔出城迎敵;門旗開處,大罵關勝:「辱國敗將!何不就死!」

  關勝聽了,舞刀拍馬。兩個鬥不到五十余合,關勝勒轉馬頭,慌忙便走。〔金夾批:另是一樣意思。〕單廷珪隨即趕將來。約趕十餘里。關勝回頭喝道:「你這廝不下馬受降,更待何時!」〔金夾批:另是一樣氣色。〕單廷珪挺槍直取關勝後心。關勝使出神威,拖起刀背,只一拍,喝一聲「下去!」〔金夾批:另是一樣意思。〕單廷珪下馬。關勝下馬,向前扶起,〔袁夾批:相連說來,事捷文捷。〕叫道:「將軍恕罪!」〔金夾批:馬上喝之,馬下扶之,純是儒將意思,寫得真好。○二下馬字接連,事捷文捷。〕〔袁眉批:馬上喝降,下馬扶起,並馬,不說輸贏,絕妙。英雄作用,安得不心服,此段摹寫真是史才。〕單廷珪惶恐伏地,乞命受降。

  關勝道:「某在宋公明哥哥面前多曾舉你;特來相招二位將軍,同義大義。」

  單廷珪答道:「不才願效犬馬之力,〔容夾批:好貨。〕同共替天行道。」

  兩個說罷,並馬而行。〔金夾批:與上二下馬字,映襯有情,結綰得法。〕林冲接見二人並馬行來,便問其故。關勝不說輸贏,答道:「山僻之內,訴舊論新,招請歸降。」〔金夾批:另是一樣意思,真乃舊家子弟,非餘人之所到也。〕〔餘評:關勝對林冲之言,足以複(服)人。〕

  林冲等眾皆大喜。單廷珪回至陣前,大叫一聲,五百黑甲軍兵一哄過來;〔金夾批:寫得好。〕其餘人馬,奔入城中去了,連忙報知太守。

  魏定國聽了,大怒。次日,領起軍馬,出城交戰。單廷珪與同關勝、林冲直臨陣前。只見門旗開處,神火將軍出馬,見單廷珪順了關勝,大罵:「忘恩背主,不才小人!」〔容夾批:是。〕關勝微笑,拍馬向前迎敵。〔金夾批:另是一樣意思。〕二馬相交,軍器並舉。兩將鬥不到十合,魏定國望本陣便走。關勝卻欲要追。單廷珪大叫道;「將軍不可去趕!」

  關勝連忙勒住戰馬。說猶未了,凌州陣內早飛出五百火兵,身穿絳衣,手執火器;前後擁出有五十輛火車,車上都裝滿蘆葦引火之物;軍士背上各拴鐵葫蘆一個,內藏硫磺,焰硝,五色煙藥;一齊點著,飛搶出來。人近人倒,馬遇馬傷。關勝軍兵四散奔走,退四十餘里紮住。

  〔金夾批:至此又作一跌,方駭為之奈何,及讀至下一行,真不圖其迅疾至是也。〕

  魏定國收轉軍馬回城,看見本州烘烘火起,烈烈煙生。

  〔金夾批:看官讀至此二句,試掩下文思之,當作如何解?〕〔袁眉批:烘烘烈烈,緊接前一派火說,話來妙甚。〕

  原來卻是黑旋風李逵同焦挺,鮑旭,帶領枯樹山人馬,卻去凌州背後打破北門,殺入城中,劫擄倉庫錢糧,放起火來。

  〔金夾批:大奇大奇,真乃異樣結構。○以以火接火,使讀者出於意外。〕〔容眉批:李大哥真是異人。〕

  魏定國知了,不敢入城,慌速回軍;被關勝隨後趕上追殺,首尾不能相顧。凌州已失,魏定國只得退走,奔中陵縣屯駐。關勝引軍馬把縣四下圍住,便令諸將調兵攻打。魏定國閉門不出。

  單廷珪便對關勝、林冲等眾位說道:「此人是一勇之夫,攻擊得緊,他寧死,必不辱。〔金夾批:特表魏定國。〕事寬即完,急難成效。小弟願往縣中,不避刀斧,用好言招撫此人,束手來降,免動干戈。」〔容眉批:是。〕

  關勝見說,大喜,〔餘評:關勝聞言即不疑惑,便以自去,此足可囗漢雲長之智矣。〕隨即叫單廷珪單人馬到縣。小校報知,魏定國出來相見了。單廷珪用好言說道:「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亂,天子昏昧,奸臣弄權,我等歸順宋公明,且居水泊;久後奸臣退位,那時去邪歸正,未為晚也。」

  魏定國聽罷,沉吟半晌,說道:「若是要我歸順,須是關勝親自來請,我便投降;他若是不來,我寧死不辱!」

  〔金夾批:寫關勝之見重如此,所以深表關勝,然魏定國之生平,亦略可見矣。〕〔容夾批:還是人人。〕

  單廷珪即便上馬,回來報與關勝,關勝見說,便道:「關某何足為重,卻承將軍謬愛?」

  匹馬單刀,別了眾人及單廷珪便去。〔金夾批:全是雲長意思。〕

  林冲諫道:「兄長,人心難忖,三思而行。」〔容夾批:是。〕

  關勝道:「舊時朋友,何妨?」〔金夾批:極寫關勝忠信,以反襯宋江、吳用之欺詐也。〕〔容夾批:也是。〕〔芥眉批:亦系摹擬單刀會,卻不嫌效顰,以著語粗直故。〕〔餘評:關勝心無疑惑,正乃丈夫之量,心思我不負天下之人,天下人豈負我矣。〕直到縣衙。魏定國接著,大喜,願拜投降;同敘舊情,設筵管待;當日帶領五百火兵,都來大寨;〔金夾批:好。〕與林冲,楊志並眾頭領俱各相見已了。即便收軍回梁山泊來。宋江早使戴宗接著,對李逵說道:「只為你偷走下山,教眾兄弟趕了許多路!如今時遷、樂和、李雲、王定六四個人先回山去了。〔金夾批:輕輕完之。〕我如今先去報知哥哥,免致懸望。」

  不說戴宗先去了。且說關勝等軍馬回到金沙灘,水軍頭領桌船接濟軍馬陸續渡過,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金夾批:不是宋江想起,偏是景住跑來,深文曲筆。〕眾人看時,卻是金毛犬段景住。林便問道:「你和楊林、石勇去北地裡買馬,如何這等慌速跑來?」

  段景住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宋江調撥軍兵,來打這個去處,重報舊仇,再雪前恨。正是:

  情知語是鉤和線,從順釣出是非來。

  畢竟段景住說出甚言語來,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李卓老曰:突出李大哥一段,大奇。又曰:李大哥作事奇絕,此番又幹這件大功,幾曾如他人興兵動眾而來乎?關勝當無面目見李大哥矣。】

  【袁評:金兀術宜戰不宜和,有一秦檜,而張、韓、劉、岳莫奏厥功。宋功(公)明顒望招安,乃蔡京力主剿滅矣。道大夫議撫,便獲罪譴,此宋事所以壞于權奸也。】

  【王望如曰:賞兵之日,俊義發落李固、賈氏,凌遲處死,大快人心!李固之惡,甚于西門慶、張三郎;賈氏之惡,甚于潘金蓮、閻婆惜,非潘巧雲、裴如海可比。宋江、武松、石秀、楊雄當合借李逵板斧,分別臠之,以正僕主之分,而定夫婦之倫。

  又曰:蔡太師斥趙鼎招降之謀,保舉水師單廷珪、火攻魏定國,梁山不應敵而迎敵。宋江用關勝,吳用疑之,而卒收水火二將:李逵自用,宋江疑之,而卒收焦挺、鮑旭,以救宣贊、郝思文。金聖嘆曰:吳用疑關勝,則無所不疑可知;宋江疑李逵,則無所不疑可知。甚矣!疑多誤事而反成功者幸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