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3) |
|
山寨中頭領,自宋公明以下,都帶重孝;小頭目並眾小嘍囉亦帶孝頭巾。林冲卻把枝誓箭,就供養在靈前。〔金夾批:筆法。○山寨定鼎之功,實惟武師始終以之,章法奇絕人。○眾人聽遺囑,林冲供誓箭,皆特寫晁蓋死後宋江又不如意,便生出許多文情來。〕寨內揚起長幡,請附近寺阮僧眾上山做功德,追薦晁天王。〔金夾批:雖必有之事,然亦前映法華僧人,後引大圓和尚。〕宋江每日領眾舉哀,無心管理山寨事務。林冲與吳用,公孫勝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金夾批:首書林冲,筆法。〕 次日清晨,香花燈燭,林冲為首,〔金夾批:筆法。〕〔袁夾批:極當。〕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林衝開話道:〔金夾批:林冲一段是義。〕〔袁夾批:更是。〕「哥哥聽稟:國一日不可無君,家一日不可無主。晁頭領是歸天去了,〔芥眉批:晁蓋是水滸中閏位,如著懸之太極,以前少他不得,以後又要他不得。此作傳之意,正以缺陷見變化。〕山寨中事業,豈可無主?四海之內,皆聞哥哥大名;來日吉日良辰,請哥哥為山寨之主,諸人拱聽號令。」〔金夾批:再提此句,以顯下文宋江之有號令也。〕 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金夾批:一礙。〕誓箭在彼,〔金夾批:一礙。○妙絕之文,讀之令人不願為惡,受如此苦。○權詐人一生受苦,如宋江其驗也。真率人世界越闊,如李逵其驗也。〕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容夾批:腐。〕 吳學究道:〔金夾批:吳用一段是智。〕「晁天王雖如此說,今日又未曾捉那人,山寨中豈可一日無主?若哥哥不坐時,其餘便都是哥哥手下之人,誰人敢當此位?〔金夾批:錐心之言。〕況兼眾人多是哥哥心腹,亦無人敢有他說。〔金夾批:又一句錐心之言。〕哥哥便可權且尊臨此位坐一坐,〔金夾批:善處之言。〕待日後別有計較。」〔金夾批:又一句善處之言。〕 宋江道:「軍師言之極當;今日小可權當此位,〔金夾批:心事畢見。〕待日後報仇雪恨已了,拿住史文恭的,不拘何人,須當此位。」 黑旋風李逵在側邊叫道:「哥哥休說做梁山泊主,便做個大宋皇帝你也肯!」 〔金夾批:每每宋江一番權詐後,便緊接他大哥一番直遂以形擊之,妙不可言。○有眼如電,有舌如刀,逵之所以如虎也。包藏禍心,外施仁義,江之所以如鬼也。〕〔容眉批: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宋江大怒道:〔金夾批:不得不怒。〕「這黑廝又來胡說!再若如此亂言,先割了你這廝舌頭!」 李逵道:「我又不教哥哥不做;〔容夾批:妙。〕說請哥哥做皇帝,倒要先割我舌頭!」〔金夾批:越彈壓,越說出來,妙人妙文。○不做字妙,俗本訛。〕 吳學究道:「這廝不識時務的人,〔金夾批:語語妙絕。○識時務者為俊傑,又豈知不識時務者為對賢耶?〕眾人不到得和他一般見識。〔金夾批:語語妙絕。〕且請息怒,主張大事。」 宋江焚香已罷,林冲、吳用扶到主位,居中正面坐了第一把椅子。〔金夾批:又書林冲、吳用攙,畫盡宋江權詐。○越權詐,越見醜不可當。○居中正面四字,醜不可當。○論來尊宋江,正與尊晁蓋一樣耳,何至又有不同?嗟乎!人自不讀其文耳。無如此許多字句便可以知晁蓋,有如此許多字句便可以知宋江。夫文字,人之圖像也。觀其圖像,知其好惡,豈有疑哉?〕上首軍師吳用,下首公孫勝。左一帶林冲為頭,右一帶呼延灼居長。眾人參拜了,兩邊坐下。 宋江便說道:〔金夾批:便字字法,言不須擬議也。〕「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回心合意,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金夾批:看他開口第一句,便買住眾心,妙絕。〕如今山寨人馬數多,非比往日,可請眾兄弟分做六寨駐紮。〔金夾批:此豈臨時猝辦之言?〕聚義廳今改為忠義堂。〔金夾批:此豈臨時猝辦之言?〕〔容夾批:就有主。〕〔袁眉批:添一忠字,便是受招安之根本。〕前後左右立四個旱寨。後山兩個小寨,前山三座關隘,山下一個水寨,兩灘兩個小寨,今日各請弟兄分投去管。〔金夾批:先作一總,次複分說,有章法。〕忠義堂上是我權居尊位,第二位軍師吳學究,第三位法師公孫勝,第四位花榮,第五位秦明,第六位呂方,第七位郭盛。〔金夾批:第一章。〕左軍寨內:第一位林冲,第二位劉唐,第三位史進,第四位楊雄,第五位石秀,第六位杜遷,第七位宋萬。〔金夾批:第二章。〕右軍寨內:第一位呼延灼,第二位朱仝,第三位戴宗,第四位穆弘,第五位李逵,第六位歐鵬,第七位穆春。〔金夾批:第三章。〕前軍寨內:第一位李應,第二位徐寧,第三位魯智深,第四位武松,第五位楊志,第六位馬麟,第七位施恩。〔金夾批:第四章。〕後軍寨內:第一位柴進,第二位孫立,第三位黃信,第四位韓滔,第五位彭玘,第六位鄧飛,第七位薛永。〔金夾批:第五章。〕水軍寨內:第一位李俊,第二位阮小二,第三位阮小五,第四位阮小七,第五位張橫,第六位張順,第七位童威,第八位童猛。〔金夾批:第六章。〕——六寨計四十三員頭領。〔金夾批:忽作一結,有章法。〕山前第一關令雷橫、樊瑞守把;第二關令解珍、解寶守把;第三關令項充、李袞守把;〔金夾批:第七章。〕金沙灘小寨令燕順、鄭天壽、孔明、孔亮四個守把;鴨嘴灘小寨令李忠、周通、鄒淵、鄒閏四個守把。山後兩個小寨,左一個旱寨令王矮虎、一丈青、曹正;右一個旱寨令朱武、陳達、楊春:六人守把。〔金夾批:第八章。〕忠義堂內,左一帶房中:掌文卷,蕭讓;掌賞罰,裴宣;掌印信,金大堅;掌算錢糧,蔣敬。〔金夾批:第九章。〕右一帶房中:管炮,凌振;管造船,孟康;管造衣甲,侯健;管築城垣,陶宗旺。〔金夾批:第十章。〕忠義堂後兩廂房中管事人員:監造房屋,李雲;鐵匠總管,湯隆;監造酒醋,朱富;監備筵宴,宋清;掌管什物,杜興,白勝。〔金夾批:第十一章。〕山下四路作眼酒店,原撥定朱貴,樂和,時遷,李立,孫新,顧大嫂,張青,孫二娘。〔金夾批:第十二章。〕管北地收買馬匹,楊林,石勇,段景住。〔金夾批:第十三章。○如此十三章,豈是臨時猝辦之言?前書謙讓,後書分撥,以深表宋江之權詐也。〕分撥已定,各自遵守,毋得違犯。」〔袁眉批:又一番規制。〕 梁山泊水寨內,大小頭領,自從宋公明為寨主,盡皆一心,拱聽約束。 〔金夾批:此亦反表前此之有二心也。二心也者,一心晁蓋,一心宋江也。作者惡宋江之至矣。〕〔袁眉批:寫出得人心處。〕 明日,宋江聚眾商議:「本要與晁天王報仇,〔餘評:宋江欲興兵報仇,此重義而不知有身之說雲耳。〕興兵去打曾頭市,卻思庶民居喪,尚且不可輕動,我們豈可不待百日之後然舉兵?」 眾頭領依宋江之言,守在山寨,〔金夾批:俗士必將以此為孝,不知此正大書宋江之緩於報仇也。○俗本亦小訛,今依古本訂正。〕每日修設好事,只做功果,追薦晁蓋。 一日,請到一僧,法名大圓,乃是北京大名府在城龍華寺法主;只為游方來到濟南,經過梁山泊,就請在寨內做道場。因吃齋閑語間,宋江問起北京風土人物。〔金夾批:極寫宋江緩於報仇。〕那大圓和尚說道:「頭領如何不聞河北玉麒麟之名?」 宋江聽了,猛然省起,說道:「你看我們未老,卻恁地忘事!〔金夾批:筆墨飛舞。〕北京城裡是有個盧員外,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是河北三絕;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時,小可心上還有甚麼煩惱不釋?」 〔金夾批:不悲失晁蓋,但願得麒麟:雖複文字轉接,亦是深文曲筆。〕〔容夾批:生事。〕 吳用笑道:「哥哥何故自喪志氣?若要此人上山,有何難哉!」 宋江答道:「他是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長者,如何能夠得他來落草?」 吳學究道:「吳用也在心多時了,不想一向忘卻。小生略施小計,便教本人上山。」〔容夾批:可恨。〕 宋江便道:「人稱足下為智多星,端的名不虛傳!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吳用不慌不忙說出這段計來,有分教盧俊義撇卻錦簇珠圍,來試龍潭虎穴。正是: 只為一人歸水滸,致令百姓受兵戈。 畢竟吳學究怎麼賺盧俊義上山,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李卓吾曰: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梁山泊第一關節,不可草草看過。 又曰:宋江、昊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強盜,最可恨是賺玉麒麟上山也。】 【袁評:宋公明堅心為晁天王報仇,如玄德之於雲長,大義在人心,千古不泯。】 【王望如曰:混世魔王樊瑞與項充、李袞兵弄碭山,自持妖法,公孫勝則以圖法勝之,入陣長蛇,借風七縱,皆本諸葛武侯,卒未嘗祖述仙人將略也。 又曰:凌州曾家五虎,鄆城祝家三傑,皆忠孝人也。曾市之謠曰:「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 與祝莊義旗所書無異。當時中法華僧之計,受史文恭之傷,射殺天王,渠魁授首,則曾氏稱大功焉。雖然死一晁蓋又尊一宋江,於君民社稷複何稗哉! 又曰:金聖嘆痛惡宋江,而於風歌旗折不止蓋行,坐以趙盾弑君、世之軾父之罪,公明有知,當仰天捶首而歎奇冤之同覆盆也!梁山非晁家世業,宋江才名又遠過乎蓋,祝莊、高唐、青州、華州,親冒矢石,屢居奇功,蓋即不死:亦應義讓公明,而況乎其中箭死也。林冲襄尊晃蓋,今又尊宋江,雖舉目有河山之異,而風景不殊,悲喜交集,必加以咄咄相逼而曰伯仁由我,豈豹子頭亦與謀者那,餘不敢扶屬入人死罪,故特平反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