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1) |
|
【金批:讀《水滸》俗本至此處,為之索然意盡;及見古本,始渭然而歎:嗚呼妙哉!文至此乎!夫晁蓋欲打祝家莊,則宋江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高唐州,則宋江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青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欲打華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 何獨至於打曾頭市,而宋江默未嘗發一言?宋江默未嘗發一言,而晁蓋亦遂死於是役。今我即不能知其事之如何,然而君子觀其書法,推其情狀,引許世子不嘗藥之經以斷斯獄,蓋宋江弑晁蓋之一筆為決不可宥也。此非謂史文恭之箭,乃真出於宋江之手也;亦非謂宋江明知曾頭市之五虎能死晁蓋,而坐不救援也。夫今日之晁蓋之死,即誠非宋江所料,然而宋江之以晁蓋之死為利,則固非一日之心矣。吾於何知之?于晁蓋之每欲下山,宋江必勸知之。夫宋江之必不許晁蓋下山者,不欲令晁蓋能有山寨也,又不欲令眾人尚有晁蓋也。夫不欲令晁蓋能有山寨,則是山寨誠得一旦而無晁蓋,是宋江之所大快也。又不欲令眾人尚有晁蓋,則夫晁蓋雖未死于史文恭之箭,而已死於廳上廳下眾人之心非一日也。如是而晁蓋今日之死于史文恭,是特晁益之餘矣。若夫晁蓋之死,固已甚久甚久也。如是而晁蓋至而若驚,晁蓋死而若驚,其惟史文恭之與曾氏五虎有之;若夫宋江之心,固晁蓋去而夷然,晁蓋死而夷然也。故于打祝家則勸,打高唐則勸,打青州則勸,打華州則勸,則可知其打曾頭市之必勸也。然而作者于前之勸則如不勝書,於後之勸則直削之者,書之以著其惡,削之以定其罪也。嗚呼!以稗官而幾欲上與《陽秋》分席,詎不奇絕?然不得古本,吾亦何由得知作者之筆法如是哉! 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江之弑晁蓋。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余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閒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第二回寫少華山,第四回寫桃花山,第十六回寫二龍山,第三十一回寫白虎山,至上篇而一齊挽結,真可謂奇絕之筆。然而吾嫌其同。何謂同?同於前若布棋,後若棋劫也。及讀此篇,而忽然添出混世魔王一段,曾未嘗有。 突如其來得此一虛,四實皆活。夫而後知文章真有相救之法也。】 *** 話說公孫勝對宋江、吳用,獻出那個陣圖,〔金夾批:問曰:何不出自吳用?答曰:上金鈴吊掛,既已全出吳用,此處例應獨出公孫,不得吳用太熱,公孫太冷也。〕道:「是漢末三分諸葛孔明擺石為陣之法:四面八方,分八八六十四隊,中間大將居之;其像四頭八尾,左旋右轉,按天地風雲之機,龍虎鳥蛇之狀;待他下山沖入陣來,兩軍齊開,有如伺候;等他一入陣,只看七星號帶起處,把陣變為長蛇之勢。貧道作起道法,教這三人在陣中,前後無路,左右無門。卻於坎地上掘一陷坑,直逼此三人到於那裡。兩邊埋伏下撓釣手,準備捉將。」 宋江聽了大喜,便傳將令,叫大小將校依令而行。再用八員猛將守陣。那八員:呼延灼、朱仝、花榮、徐甯、穆弘、孫立、史進、黃信。卻教柴進、呂方、郭盛,權攝中軍。宋江、吳用、公孫勝帶領陳達麾旗。叫朱武指引五個軍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對陣報事。 是日巳牌時分,眾軍近山擺開陣勢,搖旗擂鼓搦戰。只見芒碭山下有三二十面鑼聲震地價響;三個頭領一齊來到山下,便將三千餘人擺開:左右兩邊,項充、李袞;中間擁出那個混世魔王樊瑞,騎一匹黑馬,立於陣前。那樊瑞雖會使些妖法,卻不識陣勢;〔金夾批:須知此語,正是反顯公孫,非蔑樊瑞也。〕看了宋江軍馬,四面八方,團團密密,心中暗喜道:「你若擺陣,中我計了!」 分付項充、李袞:「若見風起,你兩個便引五百滾刀手殺入陣去。」 項充李袞得令,各執定蠻牌,挺著標槍飛劍,只等樊瑞作用。只見樊瑞立在馬上,左手挽定流星銅錘,右手仗著混世魔王寶劍,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 卻早狂風四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日色無光。項充、李袞呐喊聲,帶了五百滾刀手殺將過去。宋江軍馬見殺將過來,便分開做兩下。〔金夾批:寫得八陣圖出,真是妙筆。〕項充、李袞一攪入陣,兩下裡強弓硬弩射住,來人只帶得四五十人入來,其餘的回本陣去了。〔金夾批:寫得八陣圖出。〕宋江望見項充、李袞已入陣裡,便叫陳達把七星號旗只一招,那座陣勢,紛紛滾滾,變作長蛇之陣。〔金夾批:寫得八陣圖出。〕項充、李袞正在陣裡,東趕西走,左盤右轉,尋路不見。高坡上朱武把小旗在那裡指引:他兩個投東,朱武便望東指;〔金夾批:寫得好。〕若是投西,便望西指。〔金夾批:寫得好。〕原來公孫勝在高處看了,已先拔出那松文古定劍來,口中念動咒語,喝聲道:「疾!」 便借著那風,盡隨著項充,李袞腳邊亂卷。〔金夾批:便借那風四字,讀之絕倒。○古有諸葛借風,不如公孫借風之更奇也。○如此寫公孫道法,真乃脫盡牛鬼蛇神,別成幽溪小洞矣。〕兩個在陣中,只見天昏地暗,日色無光,〔金夾批:即前八字絕倒。〕〔袁夾批:仍用前語,妙。〕四邊並不見一個軍馬,一望都是黑氣,〔金夾批:此句寫此軍。〕後面跟的都不見了。〔芥眉批:囗囗囗前囗勢安閒之疑倒出得妙。此句寫彼軍。〕項充、李袞心慌起來,只要奪路出陣,百般地尋歸路處。〔金夾批:寫出八陣圖來。〕正走之間,忽然雷震一聲,兩個在陣叫苦不迭,一齊躂了雙足,翻筋斗攧下陷馬坑裡去。〔金夾批:妙絕。○凡前文寫得極難,皆倒襯後文甚易也。莊子曰:每至於族,見其難為,然後奏刀砉然,如土委地。蓋行文之樂,正莫樂於此也,豈其揚公孫,抑史進哉!〕兩邊撓釣手,早把兩個搭將起來,便把麻繩綁縛了,解上山坡請功。宋江把鞭梢一指,三軍一齊掩殺過去。樊瑞引軍馬奔走上山,三千人馬,折其大半。 宋江收軍,眾頭領都在帳前坐下。軍健早解項充、李袞,到於麾下。宋江見了,忙叫解了繩索,親自把盞,說道:「二位壯士,其實休怪;臨敵之際,不如此不得。小可宋江久聞三位壯士大名,欲來拜請上山,同聚大義;蓋因不得其便,因此錯過。倘若不棄,同歸山寨,不勝萬幸。」 兩個聽了,拜伏在地,道:「久聞及時雨大名,只是小弟等無緣,不曾拜識。原來兄長果有大義!我等兩個不識好人,要與天地相拗;〔金夾批:奇崛之句,寫來活是使蠻牌人聲口。〕今日既被擒獲,萬死尚輕,反以禮待。若蒙不殺,誓當效死報答大恩。樊瑞那人,無我兩個,如何行得?義士頭領,若肯放我們一個回去,〔金夾批:好。〕就說樊瑞來投拜,不知頭領尊意如何?」 宋江便道:「壯士不必留一人在此為當。〔容夾批:是。〕便請兩個回貴寨。宋江來日專候佳音。」〔金夾批:寫宋江權術過人處,真是非常之才。〕〔袁眉批:信義服人,安得不死心為用。〕兩個拜謝道:「真乃大丈夫!若是樊瑞不從投降,我等擒來,奉獻頭領麾下。」〔金夾批:便活是使蠻牌人聲口。〕宋江聽說大喜,請入中軍,待了酒食,〔金夾批:看他盡放回去,又有盡放回去之法,寫得權術非常。○一也。〕換了兩套新衣,〔金夾批:二也。〕取兩匹好馬,〔金夾批:三也。〕呼小嘍囉拿了槍牌,〔金夾批:四也。〕親送二人下坡回寨。 〔金夾批:五也。○便過諸葛七縱一等也。○因明用八陣,便又暗用借風七縱一事以陪之,耐庵文心之巧如此。〕 兩個于路,在馬上感恩不盡;來到芒碭山下,小嘍囉見了大驚,接上山寨。樊瑞問兩個來意如何。項充、李袞道:「我逆天之人。合該萬死!」〔金夾批:句句活是使蠻牌人聲口。〕樊瑞道:「兄弟,如何說這話?」 兩個便把宋江如此義氣說了一遍。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義,我等不可逆天,〔金夾批:是一家之言。〕〔容夾批:是。〕〔容眉批:也是個人。〕〔芥眉批:直稱為天,方見替天行道,亦見從來帝王稱順天逆天,不過如此。〕來早都下山投拜。」 兩個道:「我們也為如此而來。」〔金夾批:用項充、李袞相說,竟出樊瑞自家主意,好。〕當夜把寨內收拾已了,次日天曉,三個一齊下山,直到宋江寨前,拜伏在地。宋江扶起三人,請入帳中坐定。三個見了宋江,沒半點相疑,彼此傾心吐膽,訴說平生之事。〔金夾批:極表三人。〕三人拜請眾頭領都到芒碭山寨中,殺牛宰馬,管待宋公明等眾多頭領,一面賞勞三軍。飲宴已罷,樊瑞就拜公孫勝為師。〔容夾批:輸了。〕宋江立主教公孫勝傳授「五雷天心正法」與樊瑞。樊瑞大喜,〔金夾批:綰結妙絕,只在篇中,又出篇外,才子之才如此。〕數日之間,牽牛拽馬,卷了山寨錢糧,馱了行李,收聚人馬,燒毀了寨柵,〔金夾批:又結一處。○前三處實,此一處虛。有三處實,正不可無一處虛也。〕跟宋江等班師回梁山泊,于路無話。 宋江同眾好漢軍馬已到梁山泊邊,卻欲過渡;只見蘆葦岸邊大路上一個大漢望著宋江便拜。〔金夾批:奇文妙接。〕慌忙下馬扶住,問道:「足下姓甚名誰?何處人氏?」 那漢答道:「小人姓段,雙名景住。人見小人赤髮黃須,都喚小人為金毛犬。祖貫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邊地面盜馬。今春去到槍竿嶺北邊,盜得一匹好馬,雪練也似價白,渾身並無一根雜毛。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喚做『照夜玉獅子馬』,乃是大金王子騎坐的,〔金夾批:文情由前踢雪騅生來,馬名照後玉麒麟立出,前映後帶,絕世奇文。〕〔袁眉批:緒頭也從踢雪烏騅生髮,亦贊得動人。〕放在槍竿嶺下,被小人盜得來。江湖上只聞及時雨大名,無路可見,欲將此馬前來進獻與頭領,權表我進身之意。不期來到凌州西南上曾頭市過,被那曾家五虎奪去了。小人稱說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廝多有污穢的言語,小人不敢盡說。〔金夾批:且複收口作一頓跌,文有步驟。〕逃走得脫,特來告知。」 〔袁眉批:曾頭作對,亦因樊瑞接脈,此文緒不為突而無因。〕〔餘評:此段獻馬消息,乃黃燕入門之兆類同。〕 宋江看這人時,雖是黃髮卷鬚,卻也一表非俗。心中暗喜,便道:「既然如此,且回到山寨裡商議。」 帶了段景住,一同都下船,到金沙灘上岸。晁天王並眾頭領接到聚義廳上。宋江教樊瑞、項充、李袞和眾頭領相見。段景住一同都參拜了。打起聒聽鼓來,且做慶賀筵席。 宋江見山寨連添了許多人馬,四方豪傑望風而來,因此叫李雲、陶宗旺監工,添造房屋並四邊寨柵。〔金夾批:又作一小發放。〕段景住又說起那匹馬的好馬,宋江叫神行太保戴宗去曾頭市探聽那匹馬的下落。〔容夾批:仔細。〕 戴宗去了四五日,回來對眾頭領說道:「這個曾頭市上共有三千餘家。內有一家喚做曾家府。這老子原是大金國人,名為曾長者,生下五個孩兒,號為曾家五虎:大的兒子喚做曾塗,第二個喚做曾密,〔容夾批:污辱大賢。〕第三個喚做曾索,第四個喚做曾魁,第五個喚做曾升,又有一個教師史文恭,一個副教師蘇定。去那曾頭市上,聚集著五七千人馬,紮下寨柵,造下五十余輛陷車,發願要與我們勢不兩立,定要捉盡我山寨中頭領,做個對頭。那匹千里玉獅馬見今與教師史文恭騎坐。更有一般堪恨那廝之處,杜撰幾句言語,教市上小兒們都唱道: 搖動鐵鐶鈴,神鬼盡皆驚。 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 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 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 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芥眉批:段景住前不說出,方含蘊出這一篇話,激得晁蓋怒起,步驟妙甚。〕 ——沒一個不唱,真是令人忍耐不得!」 〔金夾批:曾頭市寫得又有一樣出色處,真乃風雲海獄之才。○要知因偷馬引出曾家五虎,亦與上文因偷雞引出祝氏三雄,特特相犯,以顯筆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