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4)


  這高知府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一聲號令下去,那帳前都統、監軍、統領、統制、提轄軍職一應官員,各各部領軍馬;就教場裡點視已罷,諸將便擺佈出城迎敵。高廉手下有三百梯己軍士,號為「飛天神兵。」〔金夾批:輕輕添出四字,便就柴進傳中收出公孫勝來,可謂文心梯接而上,不得認真謂當同真有其人也。〕〔金眉批:看他趁勢過接。〕一個個都是山東、河北、江西、湖南、兩淮、兩浙選來的精壯好漢。〔芥眉批:地方不可無此等官府,只差倚勢橫行,一身本事為親戚用,不為朝廷用,可恨可惜。〕知府高廉親自引了,披甲背劍,〔金夾批:便奇。〕上馬出到城外,把部下軍官周回排成陣勢;卻將神軍列在中軍,搖旗呐喊,擂鼓鳴金,只等敵軍來到。

  卻說林冲、花榮、秦明〔金夾批:總出三人。〕引領五千人馬到來,兩軍相迎,旗鼓相望;各把強弓硬弩,射住陣腳。兩軍吹動畫角,發起擂鼓,花榮、秦明帶〔金夾批:別出二人。○上總出三人,此又別出二人,便單單讓出林冲一個頭來,為五獄樓下、白虎堂前、山神廟裡無數大書,一齊吐氣也。○作書須學此等筆法。〕同十個頭領都到陣前,把馬勒住。頭領林冲,橫丈八蛇矛,躍馬出陣,〔金夾批:自獄樓下忍此一口氣,節堂前再忍一口氣,草場外再忍一口氣,乃至水泊裡再忍一口氣,直到此一處,方乃一齊發作,快文亦快事也。〕厲聲高叫:「姓高的賊,快快出來!」〔金夾批:姓高的賊所包甚廣,俗本訛。〕高廉把馬一縱,引著三十余個軍官,都出到門旗下,勒住馬,指著林冲罵道:「你這夥不知死的叛賊!怎敢直犯俺的城池!」

  林冲喝道:「你這個害民的強盜!〔金夾批:罵高廉只此一句,下自痛駡高俅,妙絕。〕〔容夾批:罵得好。〕〔容夾批:一句罵盡。〕〔餘評:此啟干戈,正見鹹因賣奸縱惡不仁之甚。〕我早晚殺到京師,把你那廝欺君賊臣高俅碎屍萬段,方是願足!」

  〔金夾批:對高廉罵高俅,各人心中自有怨毒,妙絕。○柴進傳中忽為林冲傳作結,真所謂惜他人酒杯,澆自己壘塊矣。○此等意思,又確是林武師,宋江不爾,武松不爾,魯達不爾,李逵不爾,石秀近之矣,而猶不爾。〕〔芥眉批:舊恨新提,十分激切。〕

  高廉大怒,回頭問道:「誰人出馬先拿此賊去?」

  軍官隊裡轉出一個統制官,姓於,名直,拍馬輪刀,竟出陣前。林冲見了,逕奔於直。兩個戰不到五合,于直被林冲心窩裡一蛇矛刺著,翻筋斗下馬去。〔金夾批:小喜作折。〕

  高廉見了大驚,「再有誰人出馬報仇?」

  軍官隊裡又轉出一個統制官,姓溫,雙名文寶;使一條長槍,騎一匹黃驃馬,鑾鈴響,珂佩鳴。早出到陣前;四隻馬蹄,蕩起征塵,直奔林冲,秦明見了,大叫:「哥哥稍歇,看我立斬此賊!」

  林冲勒住馬,收了點鋼矛,讓秦明戰溫文寶。兩個約鬥十合之上,秦明放個門戶,讓他槍搠進來,手起棍落,把溫文寶削去半個天靈蓋,死放馬下,〔金夾批:小喜作折。〕那馬跑回本陣去了。兩陣軍相對聲呐喊。

  高廉見連折二將,便去背上挈出那口太阿寶劍來,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金夾批:念念有詞喝聲道疾八字,耐庵撰之于前,諸小說家用之于後,至今日已成爛熟舊語,乃讀之便似活畫出一位法官。字字有身分,有威勢,有聲響,有稜角,始信前人描畫之工也。〕只見高廉隊中卷起一道黑氣。那道氣散至半空裡,飛沙走石,撼天搖地,括起怪風,逕掃過對陣來。林冲、秦明、花榮等眾將對面不能相顧,驚得那坐下馬亂攛咆哮,眾人回身便走。高廉把劍一揮,指點那三百神兵從眾裡殺將出來。背後官軍協助,一掩過來,趕得林冲等軍馬星落雲散,七斷八續;呼兄喚弟,覓子尋爺;五千軍兵,折了一千餘人,直退回五十里下寨。〔金夾批:先將兩番小喜作一波折,然後轉出一番大敗來,看他處處不作直筆。〕高廉見人馬退去,也收了本部軍兵,入高唐州城裡安下。

  卻說宋江中軍人馬到來,林冲等接著,且說前事。宋江,吳用聽了大驚。與軍師道:「是何神術,如此利害?」

  吳學究道:「想是妖法。若能回風返火,便可破敵。」

  宋江聽罷,打開天書看時,第三卷上有「回風返火破陣」之法。〔金夾批:忽然又作一折。〕宋江大喜,用心記了咒語並密訣,整點人馬,五更造飯吃了,搖旗擂鼓,殺進城下來。

  有人報入城中,高廉再點得勝人馬並三百神兵,開放城門,布下吊橋,出來擺成陣勢。宋江帶劍縱馬出陣前,望見高廉軍中一簇皂旗。〔金夾批:如畫。〕吳學究道:「那陣內皂旗便是使『神師計』的軍兵。但恐又使此法,如何迎敵?」

  宋江道:「軍師放心,我自有破陣之法。諸軍眾將勿得疑,只顧向前殺去。」

  高廉分付大小將校:「不要與他強敵挑鬥。但見牌響,一齊並力擒獲宋江,我自有重賞。」

  兩軍喊聲起處,高廉馬鞍上掛著那面聚獸銅牌,上有龍章鳳篆,〔金夾批:先插在前。〕手裡拿著寶劍,出到陣前。宋江指著高廉罵道:「昨夜我不曾到,兄弟誤折了一陣。今日我必要把你誅盡殺絕!」

  高廉喝道:「你這夥反賊快早早下馬受縛,省得我腥手污腳!」

  言罷,把劍一揮,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

  黑氣起處,早卷起怪風來。宋江不等那風到,口中也念念有詞,左手捏訣,右手提劍一指,喝聲道:「疾!」

  那陣風不望宋江陣裡來,倒望高廉神兵隊裡去了。〔金夾批:小喜作折。〕〔芥眉批:須著此一段,方有曲折。〕宋江卻待招呼人馬,殺將過去。高廉見回了風,急取銅牌,把劍敲動,向那神兵隊裡卷一陣黃沙,就中軍走出一群怪獸毒蟲,直沖過來。〔金夾批:又是一番大敗,卻於其前亦先作一波折。〕宋江陣裡眾多人馬驚呆了。宋江撇了劍,撥回馬先走,〔金夾批:可知天書非玄女所授。〕眾頭領簇捧著,盡都逃命;大小軍校,你我不能相顧,奪路而走。高廉在後面把劍一揮,神兵在前,官軍在後,一齊掩殺將來。宋江人馬大敗虧輸。高廉趕殺二十餘里,鳴金收軍,城中去了。

  宋江來到土坡下,收住人馬,紮下寨柵,雖是損折了些軍卒,卻喜眾頭領都有;〔金夾批:特特注明。〕屯住軍馬,便與軍師吳用商議道:「今番打高唐州連折了兩陣,無計可破神兵,如之奈何?」〔金眉批:此一段是為後回作地法。〕吳學究道:「若是這廝會使『神師計,』他必然今夜要來寨;〔金夾批:須知此非學究妙算,正是耐庵妙筆。○詳見下批。〕〔餘評:宋江連折二陣,便知高廉劫寨,此處見公明足有將佐之才。〕可先用計提備。此處只可屯紮些少軍馬,我等去舊寨內駐紮。」

  宋江傳令:只留下楊林、白勝看寨;〔金夾批:楊林、白勝,於眾中為下材,然卻不可使之無所樹立,故每於此等事便調遣之,耐庵真有宰相之才。〕其餘人馬退去舊寨內將息。

  且說楊林、白勝引人離寨半里草坡內埋伏;等到一更時分,只見風雷大作。楊林、白勝同三百餘人在草裡看時,只見高廉步走,引領三百神兵,吹風呼哨,殺入寨中來,見是空寨,回身便走。楊林、白勝呐喊聲,高廉只怕中了計,四散便走,三百神兵各自奔逃,楊林、白勝亂放弩箭,只顧射去,一箭正中高廉左肩。

  〔金夾批:妙絕。○上文吳用只合云:那廝會使神師計,必須請將公孫勝來方可。卻忽然又算兩軍並殺方急,若必須請將公孫勝來,則又將如何按住高廉一面耶?左思右想,陡然算到不如射他一箭。然日裡方奪路逃命之際,情勢必所不及,故又左思右想,算出預備劫寨一番。此皆良工心苦,獨我能知之也。○後文又劫寨者,蓋言高廉慣要劫寨,以遮掩此文筆墨之跡,切勿為古人所備,則稱善讀書人矣。〕〔袁眉批:有此一箭,局勢才緩,文字中急來緩受,須知此法。〕

  眾軍四散,冒雨趕殺。高廉引領了神兵,去得遠了。楊林、白勝人少,不敢深入。

  〔金夾批:只要一箭足矣,不用深入也。〕

  少刻,雨過雲收,複見一天星斗。月光之下,草坡前搠翻射倒,拿得神兵二十餘人,〔金夾批:如畫。〕解赴宋公明寨內,具說雷風雲之事。宋江、吳用見說,大驚道:「此間只隔得五里遠近,卻又無雨無風!」

  眾人議道:「正是妖法。只在本處,離地只有三四十丈,雲雨氣味是左近水泊中攝將來的。」

  〔金夾批:便寫得一似真有此事。〕〔袁眉批:著如此細貼語,情文俱妙。〕

  楊林說:「高廉也是披髮仗劍,殺入寨中。身上中了我一弩箭,回城中去了。為是人少,不敢去追。」

  宋江分賞楊林、白勝;把拿來的中傷神兵斬了;分撥眾頭領,下了七八個小寨,圍繞大寨,提防再來劫寨;〔金夾批:豈有再來劫寨之理,正是耐庵自掩之筆也。○後文偏又當真再來劫寨,則耐庵弄奇犯險,每以此等筆法為能事也。〕一面使人回山寨取軍馬協助。

  〔金夾批:于高廉中箭後傳出二令,一備再劫,一取救兵,皆故意避開取公孫勝一句,以自掩其筆墨之跡,妙絕。〕

  且說高廉自中了箭,回到城中養病,令軍士:「守護城池,曉夜堤備,且休與他廝殺。待我箭瘡平復起來,捉宋江未遲。」

  〔金夾批:劫寨一段文字,乃正為此句耳,須知之。〕

  卻說宋江見折了人馬,心中憂悶,和軍師吳用商量道:「只這個高廉尚且破不得,倘或別添他處軍馬,並力來助,如之奈何!」

  吳學究道:「我想要破高廉妖法,只除非我如此此如此……若不去請這個人來,柴大官人性命也是難救;高唐州城子永不能得。」

  正是:

  要除起霧興雲法,須請誦天徹地人。

  畢竟吳學究說這個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李生曰:我家阿逵只是直性,別無回頭轉腦心腸,也無口是心非說話。如殷天錫橫行, 拳打死便了,何必誓書鐵券。柴大官人到底有些貴介氣,不濟不濟。】

  【袁評:殷天錫侵奪柴氏田園,得李逵一拳,大快。今世如天錫者不少,倘亦實黑旋風扳斧而出,大可危也。】

  【王望如曰:高廉為高俅之兄弟,則又一高俅也;殷直閣為廉之內弟,則又一高廉也。俅則奪人妻子,廉則占人房屋,李鐵牛擊天錫快矣,安得此雙斧併擊高廉與高俅也哉!

  又曰:柴皇城為進叔父,高俅毆辱身死,此不共戴天之仇也。縱無鐵牛板斧,勢必刺殺天錫,故沒齒感李逵,不怨李逵。夫柴進有功于水泊,進而有禍,不可不救也;進之禍起於李逵,更不可不救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