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4) |
|
知府道:「狀上也有你名,一同帶去。〔金夾批:妙。〕〔容眉批:這段事情囗有波瀾,做得亦無痕跡,是吳學究第一件好事,只是定要李應入夥,也是大惡極罪之事。〕——也與他鎖了。」 一行人都出莊門。當時拿了李應、杜興,離了李家莊,腳不離地解來。〔金夾批:奇絕妙絕。〕 行不過三十餘里,只見林子邊撞出宋江、林冲、花榮、楊雄、石秀一班人馬攔住去路。〔金夾批:奇絕妙絕。〕林冲大喝道:「梁山泊好漢合夥在此!」〔金夾批:奇絕妙絕。〕那知府人等不敢抵敵、撇了李應、杜興逃命去了。〔金夾批:奇絕妙絕。〕〔容夾批:妙。〕〔容眉批:不知強盜是知府,知府是強盜。〕宋江喝叫趕上。〔金夾批:奇絕妙絕。〕眾人趕了一程,回來說道:「我們若趕上時,也把這個鳥知府殺了;但已不知去向。」〔金夾批:奇絕妙絕。〕便與李應、杜興解了縛索,開了鎖,便牽兩匹馬過來,與他兩個騎了。〔金夾批:奇絕妙絕。〕 宋江便道:「且請大官人上梁山泊躲幾時如何?」〔金夾批:奇絕妙絕。○真是不勞而定,卻又毫無痕跡。〕 李應道:「卻是使不得。知府是你們殺了,不幹我事。」〔容夾批:癡人。〕 宋江笑道:「官司裡怎肯與你如此分辯?我們去了,必然要負累了你。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且在山寨消停幾日,打聽得沒事了時,再下山來未遲。」 當下不由李應、杜興不行。大隊軍馬中間如何回得來。〔金夾批:筆下戛戛有聲。〕〔袁夾批:又著句解,妙。〕一行三軍人馬 ,迤邐回到梁山泊了。 寨裡頭領晁蓋等眾人擂鼓吹笛,下山來迎接,把了接風酒,都上大寨裡聚義廳上扇圈也似坐下。請上李應,與眾頭領都相見了。兩個講禮已罷,李應稟宋江道:「小可兩個已送將軍到大寨了;既與眾頭領亦都相見了;在此趨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則個。」 吳學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寶眷已都取到山寨了。貴莊一把火已都燒做白地,大官人回到那裡去?」 李應不信,早見車仗人馬隊隊上山來。〔金夾批:奇絕妙絕。〕李應看時,見是自家的莊客並老小人等。李應連忙來問時,妻子說道:「你被知府捉了來,隨後又有兩個巡檢引著四個都頭,帶三百來土兵,到來抄紮家私;〔金夾批:又補出一番奇事,奇絕妙絕。〕把我們好好地叫上車子,將家裡一應有箱籠、牛羊、馬匹、驢騾等項都拿了去;又把莊院放起火來都燒了。」〔金夾批:又向妻子口中決絕一句。〕李應聽罷,只得叫苦。晁蓋、宋江都下廳伏罪道:「我等兄弟們端的久聞大官人好處,因此行出這條計來。萬望大官人情恕。」〔金眉批:以上吳學究二掌連環計。〕李應見了如此言語,只得隨順了。 〔餘評:李應言不肯落草,奈梁山傑士,詭計多端,安由不入境矣。〕 宋江道:「且請宅眷後廳耳房中安歇。」 李應又見廳前廳後這許多頭領亦有家眷老小在彼,便與妻子道:「只得依允他過。」 宋江等當時請至廳前敘說閒話,眾皆大喜。宋江便取笑道:「大官人,你看我叫過兩個巡檢並那知府過來相見。〔金夾批:奇妙。〕那扮知府的是蕭讓;〔金夾批:奇妙。〕扮巡檢的兩個是戴宗、楊林;〔金夾批:奇妙。〕扮孔目的是裴宣;〔金夾批:奇妙。〕扮虞侯的是金大堅、侯健。〔金夾批:奇妙。〕又叫喚那個四個都頭,卻是李俊、張順、馬麟、白勝。〔金夾批:奇妙。〕〔容眉批:這些盡趣。〕李應都看了,目瞪口呆,言語不得。 宋江喝叫小頭目快殺牛宰馬與大官人陪話,慶賀新上山的十二位頭領:乃是李應、孫立、孫新、解珍、解寶、鄒淵、鄒閏、杜興、樂和、時遷、扈三娘,顧大嫂。女頭領同樂大娘子,李應宅眷,另做一席在後堂飲酒。大小三軍自有犒賞。正廳上大吹大擂,眾多好漢飲酒至晚方散。新到頭領俱各撥房安頓。 次日又作席面會請眾頭領作主張。宋江喚王矮虎來說道:「我當初在清風寨時許下你一頭親事,〔金夾批:文情如瀑布千尺,當頭掛落。〕〔袁夾批:偏記得。〕懸掛在心中,不曾完得此願。今日我父親有個女兒,招你為婿。」〔金夾批:明是一丈青矣,卻又作此一閃,真是靈心利筆,處處引人入勝。〕〔袁夾批:說得好人。〕〔袁眉批:此體人心,盡人勝,使人喜欲涕,感欲死。〕宋江自去請出宋太公來,引著一丈青扈三娘到筵前。宋江親自與他陪話,說道:「我這兄弟王英,雖有武藝,不及賢妹。〔容夾批:實話。〕〔袁夾批:照應被擒。〕是我當初曾許下他一頭親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賢妹認義我父親了。眾頭領都是媒人,〔容夾批:媒人太多。〕今朝是個良辰吉日,賢妹與王英結為夫婦。」 一丈青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兩口兒〔金批批 :三字聚合,為之一笑。〕只得拜謝了。晁蓋等眾人皆喜,都稱頌宋公明真乃有德有義之士。當日盡皆筵席,飲酒慶賀。 正飲宴間,只見山下有人來報道:「朱貴頭領酒店裡有個鄆城縣人在那裡,〔金夾批:誰耶?〕要來見頭領。」 晁蓋、宋江聽得報了,大喜道:「既是這恩人上山來入夥,足遂平生之願!」 正是: 恩仇不辨非豪傑,黑白分明是丈夫。 畢竟來的是鄆城縣甚麼人,且聽下回分解。 *** 【容評:禿翁曰:敘一個莊上的結果,都活變隱見,的是文章妙手。】 【袁評:孫立等來投,石秀等就擒,內應之謀成矣。輕信欒廷玉,而自貽伊戚,祝家三子,誰謂知兵。】 【王望如曰:宋江輕入險地,屢折多人,當鳥驚獸散之會。忽得學究之機謀,適趁孫立之入夥,交結欒廷玉而不疑,應援祝三傑而能信,欲取黃信、楊林、秦明、王英、鄧飛,而先予石秀以驕之,以故六漢脫網,三傑凝街,祝家大廈萬間,盡付火光一炬,造化尚庇梁山,是何心哉! 又曰:人言逼上梁山,言乎有激而成也。其最狠毒者,如假攻青州城而迫秦明,如燒李家莊而逼季應,如殺了衙內而迫朱仝,如用鉤鐮槍而逼徐寧,如寫假書、刻假印而遙蕭讓、金大堅,如寫反詩給李固而迫盧俊義,人間惡姻緣,大率類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