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2) |
|
祝彪正待縱馬要追去,背後有認得的,說道:「將軍休要去趕,恐防暗器。此人深好弓箭。」 祝彪聽罷,便勒轉馬來不趕,領回人馬,投莊上來,拽起吊橋;〔金夾批:投莊上,拽吊橋。〕看花榮時,已引軍馬回了。〔金夾批:可知將令。〕祝彪直到廳前下馬,進後堂來飲酒。孫立問道:「小將軍今日拿得甚賊?」〔容夾批:妙。〕祝彪道:「這廝們夥裡有個甚麼小李廣花榮,槍法好生了得。鬥了五十餘合,那廝走了。我卻待要趕去追他,軍人們道,那廝好弓箭,因此各自收兵回來。」 孫立道:「來日看小弟不才,拿他幾個。」〔容夾批:妙。〕當日席上叫樂和唱曲,〔金夾批:閑中點筆。〕〔袁眉批:點出技藝,又閑又趣。〕眾人皆喜。〔容夾批:閑中點筆。〕至晚席散,又歇了一夜。 到第四日午牌,〔金夾批:提動。〕忽有莊兵報道:「宋江軍馬又來在莊前了!」 堂下祝龍、祝虎、祝彪三子都披掛了,出到莊前門外。〔金夾批:第二日,寫三祝出莊。○出莊門。〕遠遠地聽得鳴鑼擂鼓,呐喊搖旗,對面早擺下陣勢。這裡祝朝奉坐在莊門上,左旁欒廷玉,右邊孫提轄;祝家三傑並孫立帶來的許多人馬,都擺在門邊。早見宋江陣上豹子頭林冲高聲叫駡。祝龍焦躁,〔金夾批:先祝龍。〕喝叫放下吊橋,〔金夾批:放吊橋。〕綽槍上馬,引一二百人馬,大喊一聲,直奔林冲陣上。莊門下擂起鼓來,兩邊各把弓弩射住陣腳。林冲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龍交戰。連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兩邊鳴鑼,各回了馬。〔金夾批:可知將令。〕祝虎大怒,〔金夾批:次祝虎。〕〔容眉批:敘交鬥處亦有次第。〕提刀上馬。跑到陣前,高聲大叫:「宋江決戰!」 說言未了,宋江陣上早有一將出馬,乃是沒遮攔穆弘來戰祝虎。兩個鬥了三十餘合,又沒勝敗。〔金夾批:可知將令。〕祝彪見了大怒,〔金夾批:三祝彪。〕便綽飛身上馬,引二百餘騎,奔到陣前。前宋江隊裡病關索楊雄,一騎馬、一條槍,飛搶出來戰祝彪,孫立看見兩隊兒在陣前廝殺,心中忍耐不住,〔金夾批:故意作此疑筆。〕便喚孫新:「取我的鞭槍來!就將我的衣甲、頭盔、袍襖把來披掛了!」 牽過自己馬來,——這騎馬,號「烏騅馬。」〔金夾批:是尉遲。○此句乃補寫第四十八回淡黃面皮一段文。〕〔袁眉批:特出披掛裝點,有氣色,又插馬一句,更生色。〕——備上鞍子,扣了三條肚帶,腕上懸了虎眼鋼鞭,綽槍上馬。祝家莊上一聲鑼響,孫立出馬在陣前。〔金夾批:可知將令。〕宋江陣上,林冲、穆弘、楊雄都勒住馬立於陣前。〔金夾批:可知將令。〕孫立早跑馬出來,說道:「看小可捉這廝們!」 孫立把馬兜住,喝問道:「你那賊兵陣上有好廝殺的出來與我決戰!」 宋江陣內鸞鈴響處,一騎馬跑將出來。眾人看時,乃是拚命三郎石秀來戰孫立。兩馬相交,雙槍並舉。兩個鬥到五十合,孫立賣個破綻,讓石秀一槍搠入來;虛閃一個過,把石秀輕的從馬上捉過來,直挾到莊門撇下,喝道:「把來縛了!」 〔金夾批:只如戲事。〕〔容夾批:妙。〕〔芥眉批:只石秀受擒,乃要用痛手,卻先搔癢處。〕〔餘評:觀此段孫立假捉石秀,使其軍心無疑,行計者不可不知此行矣。〕 祝家三子把宋江軍馬一攪,都趕散了。〔金夾批:一趕便散,可知將令。〕 三子收軍,回到門樓下,見了孫立眾皆拱手欽伏。孫立便問道:「共是捉得幾個賊人?」〔容夾批:妙。〕祝朝奉道:「起初先捉得一個時遷,次後拿得一個細作楊林,又捉得一個黃信;扈家莊一丈青捉得一個王矮虎;陣上捉得兩個:秦明、鄧飛,今番將軍又捉得一個石秀,這廝正是燒了我店屋的;〔容夾批:那裡就知道?〕〔容眉批:擾攘之中,那裡就知是石秀,況且燒了店屋亦未必便曉得是石秀。只為太密不漏,所以關目便不像了。〕共是七個了。」 〔袁眉批:於問答中出人數,敘置眉眼甚清甚活。〕 孫立道:「一個也不要壞他;〔金夾批:妙,只如戲事。〕快做七輛囚車裝了,與些飯酒,將養身體,休教餓損了他,不好看。〔金夾批:只如戲事,讀之失笑。〕〔容夾批:妙。〕他日拿了宋江,一併解上東京去,教天下傳名,說這個祝家莊三傑!」 〔金夾批:真會說,只如戲事。〕 祝朝奉謝道:「多幸得提轄相助。想是這梁山泊當滅了。」 邀請孫立到後堂宴。石秀自把囚車裝了。 看官聽說:石秀的武藝不低似孫立,要賺祝家莊人,故意教孫立捉了,使他莊上人一發信他。〔金夾批:自注一遍。〕〔容夾批:也好。〕〔芥眉批:賣賺得意處在祝朝奉口中已見,今又作說書人闡發。前為用計的暗解,此為被捉的明解,文甚變動。〕孫立又暗暗地使鄒淵、鄒閏,樂和去後房裡把門戶都看了出入的路數。楊林、鄧飛見了鄒淵、鄒閏心中暗喜。樂和張看得沒人,便透個消息與眾人知了。〔餘評:眾人得鄒淵等傳知消息,如去翅之鳥複長其羽之樂矣。〕顧大嫂與樂大娘子在裡面,又看了房戶出入的門徑。 〔金夾批:將寫第五日,卻先詳此數筆,甚妙。〕 至第五日,〔金夾批:提動。〕孫立等眾人都在莊上閑行。當日辰牌時候,早飯已後,只見莊兵報道:「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金夾批:此處說分兵四路,下卻只寫三路,奇矣。又正少欒廷玉一路,更奇之奇也。蓋其用筆之妙,都非世人所知矣。〕來打本莊!」 孫立道:「分十路待怎地!〔容夾批:妙。〕你手下人且不要慌,早作準備便了。先安排些撓鉤套索,須要活捉,拿死的也不算!」〔金夾批:妙,只如戲筆。○已捉者惟恐餓壞,未捉者又恐失手,處處丁寧詳至。〕莊上人都披掛了。祝朝奉自親自率引著一班兒上門樓來看時,見正東上一彪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豹子頭林冲,背後便是李俊、阮小二;〔金夾批:正東上,先敘頭領。〕約有五百以上人馬。〔金夾批:次敘人馬。〕正西上又有五百來人馬,〔金夾批:正西上,先敘人馬。〕當先一個頭領乃是小李廣花榮,隨背後是張橫、張順;〔金夾批:次敘頭領。〕正南門樓上望時,也有五百來人馬,當先三個頭領乃是沒遮攔穆弘、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金夾批:正南上,頭領總敘,二段三換。〕〔芥眉批:看其陳說四路不板煞之妙。〕——四面都是兵馬。戰鼓齊鳴,喊聲大舉。欒廷玉聽了道:「今日這廝們廝殺,不可輕敵。我引了一隊人馬出後門〔金夾批:一個出去了。〕殺這正西北上的人馬。」 〔金夾批:此一句便結果欒廷玉矣,不惟不知其如何殺死,亦並不知人馬為誰也。〕 祝龍道:「我出前門〔金夾批:兩個出去了。〕殺這正東上的人馬。」 祝虎道:「我也出後門〔金夾批:三個出去了。〕殺那西南上的人馬。」 祝彪道:「我自出前門〔金夾批:四個都出去了。〕捉宋江,是要緊的賊首!」 祝朝奉大喜,都賞了酒,〔金夾批:偏寫細事。〕各人上馬,盡帶了三百餘騎,奔出莊門。其餘的都守莊院門樓前呐喊。此時〔金夾批:二字妙,又用一法提動。〕鄒淵、鄒閏已藏了大斧,只守在監門左側;〔金夾批:鄒淵、鄒閏在監測。〕解珍、解寶藏了暗器,不離後門;〔金夾批:解珍、解寶在後門。〕孫新、樂和已守定前門左右;〔金夾批:孫新、樂和在前門。〕顧大嫂先撥軍兵保護樂大娘子,〔金夾批:妙。〕卻自拿了兩把雙刀在堂前蜇;只聽風聲,便乃下手。 〔金夾批:顧大嫂在堂前。○以上一段寫人人磨擦,事事齊備。〕〔容眉批:也妙也妙,他家有個一丈青,這裡便有個顧大嫂對付他。〕〔袁眉批:描畫人境情事,俱活現。〕 且說祝家莊上擂了三通戰鼓,放了一個炮,把前後門都開,〔金夾批:前後莊門都開了。〕放了吊橋,〔金夾批:放下吊橋。〕一齊殺將出來。〔金夾批:都殺出去了。〕四路軍兵出了門,四下裡分投去廝殺。臨後〔金夾批:二字妙,又用一法提動。〕孫立帶了十數個軍兵立在吊橋上;〔金夾批:妙絕,如火如錦。〕門裡孫新便把原帶來的旗號插起在門樓上;〔金夾批:妙絕,如火如錦。○暗用拔幟立幟事。〕樂和便提著槍直唱將入來;〔金夾批:妙絕,如火如錦。〕〔袁眉批:又點出唱來,絕好板眼門(關)目人。〕鄒淵、鄒閏聽得樂和唱,便忽哨了幾聲,輪動大斧,早把守監門的莊兵砍翻了數十個;便開了陷車,放出七隻大蟲來,各各架上拔了槍;〔金夾批:妙絕,如火如錦。〕一聲喊起,顧大嫂掣出兩把刀,〔金夾批:妙絕,如火如錦。〕直奔入房裡,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 〔金夾批:祝家一門畢。〕〔容夾批:惡。〕〔餘評:此囗(一)功深出於孫立等,可謂良智,首功亦可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