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1)


  【金批:以上宋江既入山寨,一切線頭都結矣,不得已,生出戴宗尋取公孫,別開機扣,便轉出楊雄、石秀一篇錦繡文章,乃至直帶出三行打祝家無數奇觀。

  而此一回,則正其過接長養之際也。貪遊名山,須耐仄路:貪食熊蹯者,須耐慢火;貪看月華者,須耐深夜;貪見美人者,須耐梳頭。如此一回,固願讀者之耐之也。

  看他一路無數小文字,都複有一丘一壑之妙,不似他書,一望平原而已。

  一部收尾,此篇獨居第一。】

  ***

  話說當時李逵挺著樸刀來鬥李雲。兩個就官路傍邊鬥了五七合,不分勝敗。朱富便把樸刀去中間隔開,叫道:「且不要鬥。都聽我說。」

  二人都住了手。朱富道:「師父聽說:小弟多蒙錯愛,指教槍棒,非不感恩;只是我哥哥朱貴現在梁山泊做了頭領,今奉及時雨宋公明將令,著他來照管李大哥。不爭被你拿瞭解官,教我哥哥如何回去見得宋公明?因此做下這場手段。卻才李大哥乘勢要壞師父,〔容夾批:妙。〕卻是小弟不肯容他下手,〔餘評:朱富不與李逵殺師,此義也。〕只殺了這些土兵。我們本待去得遠了,猜道師父回去不得;必來趕我;〔容夾批:妙。〕小弟又想師父日常恩念,特地在此相等。師父,你是個精細的人,〔容夾批:妙。〕有甚不省得?〔容夾批:妙。〕如今殺害了多少人生命,又走了黑旋風,你怎生回去見得知縣?你若回去時,定吃官司,〔容夾批:妙。〕又無人來相救;〔容夾批:妙。〕不如今日和我們一同上山,投奔宋公明入了夥。未知尊意如何?」

  〔容夾批:妙。〕〔容眉批:要與他說知。〕〔芥眉批:淋淋漓漓,真真切切,仁義信行,令人涕淚。〕

  李雲尋思了半晌便道:「賢弟,只怕他那裡不肯收留我。」

  朱富笑道:「師父,你如何不知山東及時雨大名,專一招賢納士,結識天下好漢?」

  李雲聽了,歎口氣,道:「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只喜得我並無妻小,〔金夾批:省。〕不怕吃官司拿了。〔容眉批:看來妻小真是累人。〕只得隨你們去休!」

  李逵便笑道:「我的哥!你何不早說?」〔金夾批:粗直是其天性。〕便和李雲翦拂了。這李雲既無老小,亦無家當。〔金夾批:省。〕〔芥眉批:看此身無家小之累的,如此撇脫,則此心不為恩愛所縛者,亦易於處死生之際矣。〕當下三人合作一處,來趕車子。半路上朱貴接見了,大喜。四籌好漢跟了車仗便行,于路無話。看看相近梁山泊,路上又迎著馬麟、鄭天壽。〔金夾批:好。○昭烈敕後主曰:勿以善於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吾謂行文亦然。如李、朱四人看看到山,又增出馬麟、鄭天壽來探聽,此所謂小善必為。李雲老小家當,下要寫還二句,必不肯漏,此所謂小惡必避也。〕都相見了,說道:「晁,宋二頭領又差我兩個下山來探聽你消息;〔金夾批:好。〕今既見了,我兩個先去回報。」

  當下二人先上山來報知。

  次日,四籌好漢帶了朱富家眷,都至梁山泊大寨聚義廳來。朱貴向前先引李雲拜見晁,宋二頭領,相見眾好漢,說道:「此人是沂水縣都頭;姓李,名雲,綽號青眼虎。」〔金夾批:上文虎字猶留餘影,妙。〕次後朱貴引朱富參拜眾位,說道:「這是舍弟朱富,綽號笑面虎。」〔金夾批:妙。〕〔芥眉批:朱富綽號此處才了同,以前面一出,便隔斷文氣耳。〕都相見了。

  李逵拜了宋江,〔金夾批:獨拜宋江。〕給還了兩把板斧,〔金夾批:細。〕訴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金夾批:這個該笑。○先寫眾人都笑,襯下宋江獨笑,妙筆。〕又訴說殺虎一事,為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說罷,流下淚來。〔金夾批:寫出至人至性。〕宋江大笑道:〔金夾批:大書宋江大笑者,可知眾人不笑也。夫娘何人也?虎吃何事也?娘被虎吃,其子流淚,何情也?聞斯言也,不必賢者而後哀之,行道之人莫不哀之矣。江獨何心,不惟不能哀之,且複笑之;不惟笑之而已,且大笑之耶?天下之人莫非子也,天下莫非人子,則莫不各有其娘也。江而獨非人子則已,江而猶為人子,則豈有聞人之娘已被虎吃,而為人之子乃複大笑?江誰欺,欺太公乎?作者特于前幅大書宋江不許取娘,于後幅大書宋江聞虎吃娘大笑,所以深明談忠談孝之人,其胸中全無心肝,為稗史之儔杌也。〕〔容眉批:他的娘被老虎吃了,倒都大笑起來,絕無一些道學氣,妙,妙。〕「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裡添得兩個活虎,〔金夾批:不悲別人無娘,但誇自家添虎。〕正直作慶。」

  〔金夾批:不弔孝子,但慶強盜,皆深惡宋江筆法。〕〔容夾批:也聰明。〕〔芥眉批:巧妙贊辭,出自晁、宋口中,與旁人後人稱歎者不同。〕

  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牛宰馬,做筵席慶賀兩個新到頭領。晁蓋便叫去左邊白勝上首坐定。

  吳用道:〔金夾批:此三字是上來一篇大結束處,非結束李雲、朱富而已,直結束劫法場以來也。〕「近來山寨十分興旺,感得四方豪傑望風而來,皆是晁、宋二兄之德,亦眾弟兄之福也。雖然如此,還令朱貴仍複掌管山東酒店,替回石勇、侯健。〔金夾批:朱貴在東。〕朱富老少另撥一所房舍住居。目今山寨事業大了,非同舊日;可再設三處酒館,專一探聽吉凶事情,往來義士上山。如若朝廷調遣官兵捕盜,可以報知,如何進兵,好做準備。西山地面廣闊,可令童威,童弟兄帶領十數個火伴那裡開店。〔金夾批:二童在西。〕令李立帶十數個火家去南邊那裡開店。〔金夾批:李立在南。〕令石勇也帶十來個伴當去北山那裡開店。〔金夾批:石勇在北。〕仍複都要設立水亭號箭,接應船隻。但有緩急事情,飛捷報來。〔金夾批:已上第一令。〕山前設置三座大關,專令杜遷總行把守。但有一應委差,不許調遣,〔金夾批:十字妙絕,讀之一歎。〕〔容夾批:是。〕早晚不得擅離。〔金夾批:六字妙絕,讀之一歎。○第二令。〕又令陶宗旺把總監工,掘港汊,修水路,開河道,整理宛子城垣,修築山前大路。〔金夾批:妙絕,讀之一歎。○第三令。〕他原是莊戶出身,修理久慣。令蔣敬掌管庫藏倉廒,支出納入;積萬累千,書算賬目。〔金夾批:第四令。〕令蕭讓設置寨中寨外,山上山下,三關把隘許多行移關防文約,大小頭領號數。〔金夾批:妙。○第五令。〕煩令金大堅刊造雕刻一應兵符、印信、牌面等項。〔金夾批:第六令。〕令侯健管造衣袍鎧甲、五方旗號等件。〔金夾批:第七令。〕令李雲監造梁山泊一應房室、廳堂。〔金夾批:第八令。〕令馬麟監管修造大小戰船。〔金夾批:第九令。〕令宋萬、白勝去金沙灘下寨。令王矮虎,鄭天壽去鴨嘴灘下寨。〔金夾批:兩段第十令。〕令穆春、朱富管收山寨錢糧。〔金夾批:第十一令。〕呂方、郭盛於聚義廳兩邊耳房安歇。〔金夾批:絕妙親兵。○第十二令。〕令宋清專管筵宴。」

  〔金夾批:寫得宋清惟酒食是議,讀之絕倒。○無數經濟,發出一段極大文字,卻以一戲語終之,妙絕。○此篇調遣眾人,所以結束宋江上山許大文字也。以無數說話描寫大宋機械變詐,幾於食少事煩,卻只以一句話描寫小宋百無一能,只圖口腹。如此結構,真是錦心繡手。〕〔容夾批:也好供膳宋太公。〕都分撥已定,〔餘評:觀宋江調撥諸將,足有將佐之才。〕

  筵席了三日,不在話下。梁山泊自此無事,每日只是操練人馬,教演武藝;水寨裡頭領都教習駕船赴水,船上廝殺,也不在話下。

  〔金夾批:一大結後,再作一小結。〕〔袁眉批:須整頓一番,小結前句,又因共聚,念及公孫勝,別起話端。〕

  忽一日,宋江與晁蓋,吳學究並眾人閒話道:「我等弟兄眾位今日共聚大義,只有公孫一清不見回還。我想他回薊江探母,參師,期約百日便回;今經日久,不知信息,莫非昧信不來?可煩戴宗兄弟與我去走一遭,探聽他虛實下落,如何不來。」

  戴宗願往。宋江大喜,說道:「只有賢弟去得快,旬日便知資訊。」

  當日戴宗別了眾人;次早,打扮做承局,離了梁山泊,取路望薊州來。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于路只吃些素茶素食。在路行了三日,來到沂水縣界,只聞人說道:〔金夾批:隨手點綴。〕〔容夾批:好點綴。〕「前日走了黑旋風,傷了好些人,連累了都頭李雲,不知去向,〔金夾批:不甚分明正妙,宛然是閒人說閒話。〕至今無獲處。」

  戴宗聽了冷笑。

  當日正行之次,只見遠遠地轉過一個來,手裡提著一根渾鐵筆管槍。〔金夾批:匆匆行次,只見人槍而已,下文回看,始詳其狀。〕那人看見戴宗走得快,便立住了腳,叫一聲「神行太保。」〔金夾批:穿接得奇。〕戴宗聽得,回過臉來定眼看時,見山坡下小徑邊立著一個大漢,生得頭圓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細膀闊。〔金夾批:像條好漢。〕戴宗連忙回轉身來,問道:「壯士,素不曾拜識,如何呼喚賤名?」

  那漢慌忙答道:「足下果是神行太保?」撇了槍,便拜倒在地。〔金夾批:穿接甚好。〕

  戴宗連忙扶住,答禮,問道:「足下高姓大名?」

  那漢道:「小弟姓楊,名林,祖貫彰德府人氏;多在綠林叢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小弟做錦豹子楊林。數月之前,路上酒肆裡遇見公孫勝先生,同在店中酒相會,〔金夾批:便寫得不冷落。〕備說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賢納士,如此義氣,寫下一封書,教小弟自來投大寨入夥;只是不敢輕易擅進。

  公孫先生又說:『李家道口舊有朱貴開酒店在彼,招引上山入夥的人。山寨中亦有一個招賢飛報頭領,〔金夾批:好官名。〕喚做神行太保戴院長,日行八百里路。』今見兄長行步非常,因此喚一聲看,〔金夾批:固知穿接之奇也。〕不想果是仁兄。正是天幸,無心得遇!」

  〔餘評:林認得戴宗,此公孫勝之言,而戴宗行走不如凡人。〕

  戴宗道:「小可特為公孫勝先生回薊州去,杳無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將令,差遣來薊州探聽消息,尋取公孫勝還寨;不期卻遇足下。」

  楊林道:「小弟雖是彰德府人,這薊州管下地方州郡都走遍了;倘若不棄,就隨帶兄長同去走一遭。」

  戴宗道:「若得足下作伴,實是萬幸。尋得公孫先生見了,一同回梁山泊未遲。」

  楊林見說了,大喜,就邀住戴宗,結拜為兄。

  戴宗收了甲馬,兩個緩緩而行,到晚就投村店歇了。楊林置酒請戴宗。戴宗道:「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

  兩個只買些素饌相待。過了一夜,次日早起,打火吃了早飯,收拾動身。楊林便問道:「兄長使『神行法』走路,小弟如何趕得上?只怕同行不得。」

  戴宗笑道:「我的『神行法』也帶得人同行。我把兩個甲馬拴在你腿上,作起法來,也和我一般走得快,〔金夾批:奇事。〕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不然,你如何趕得我走!」

  楊林道:「只恐小弟是凡胎濁骨,比不得兄長神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