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2) |
|
宋江大喜,便教同坐商議。那人也是一座地煞星之數,自然義氣相投。宋江便問江州消息,〔金夾批:一。〕無為軍路徑如何。〔金夾批:二。〕薛永說道:〔金夾批:薛永說江州消息,侯健說無為州路徑,行文清整之甚。〕「如今蔡九知府計點官軍百姓,被殺死有五百餘人,帶傷中箭者不計其數,見今差人星夜申奏朝廷去了。城門日中後便關,出入的好生盤問得緊。原來哥哥被害一事倒不幹蔡九知府事,都是黃文炳那廝〔金夾批:前回事情,卻于此處薛永口中醒出,妙甚。〕三回五次點撥知府教害二位。如今見劫了法場,場中甚慌,曉夜提備。小弟又去無為軍打聽,正撞見這個兄弟出來吃飯;因是得知備細。」 〔金夾批:薛永只說江州,無為州便交卸下去。〕 宋江道:「侯兄何以知之?」 侯健道:〔金夾批:侯健說無為州路徑。〕〔袁眉批:劫法場後江州事體在薛永口中見,黃文炳生平並近事又在侯健口中見,行文才不是死述。〕「小人自幼只愛習學槍棒,多得薛師父指教,因此不敢忘恩。近日黃通判特取小人來他家做衣服。因出來遇見師父,提起仁兄大名,說起此一節事來。小人要結識仁兄,特來報知備細。這黃文炳有個嫡親哥哥,喚做黃文燁,〔金夾批:止為後要賺他開門,便預先添出一個大官職人來。然又不必殺大官人,故反加倍寫他好善,以形容文炳之惡,其實乃是閑文,無別意也。〕〔袁夾批:又添兄相伴相形,妙甚。〕與這文炳是一母所生二子。這黃文燁平生只是行善事,修橋補路,塑佛齋僧,扶危濟因,救拔貧苦,那無為軍城中都叫他做黃面佛。〔金夾批:好。○俗本作黃佛子。〕這黃文炳雖是罷閑通判,心裡只要害人,慣行歹事,無為軍都叫他做黃蜂刺。〔金夾批:好。〕他兄弟兩個分開做兩院住,只在一條巷內出入。靠著門裡便是他家。黃文炳貼著城住,黃文燁近著大街。〔金夾批:此數語,是特特生出黃文燁來本意。〕小人在那裡做生活,卻聽得黃通判回家來說:「這件事,蔡知府已被瞞過了,卻是我點撥他,教知府先斬了然後奏去。」 黃文燁聽得說時,只在背後罵,說道:「又做這等短命促掏的事!〔袁眉批:有此一番敘述,方見此人可殺。〕於你無干,何故定要害他?俏或有天理之時,報應只在目前,卻不是反招其禍?」〔容夾批:胡說。〕〔容眉批:黃文炳平時人品不佳則可,若點撥蔡九知府一事則未嘗不是,不可並掩其長。個個如渠兄做佛子,則國家之事付之誰人?〕這兩日聽得劫了法場,好生吃驚。昨夜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與他計較,尚兀自未回來。」 〔金夾批:反先為不見黃文炳作注,妙筆。○注在前而不知,讀至而猶然疑之,甚矣,人之不會讀書也。〕 宋江道:「黃文炳隔著他哥家有多少路?」 侯健道:「原是一家分開,如今只隔著中間一個菜園。」〔金夾批:是生出黃文燁本意。〕 宋江道:「黃文炳家多少人口?有幾房頭?」 侯健道:「男子婦人通有四五十口。」 〔金夾批:報仇至殺其四五十口,可稱大快,然殺之而後數之,不若數之而後殺之之尤快也。筆法之妙如此。〕 宋江道:「天教我報仇,特使這個人來!〔容夾批:天哪裡知道。〕雖是如此,全靠眾兄弟維持。」 眾人齊聲應道:「當以死向前!正要驅除這等贓濫奸惡之人,〔金夾批:宋江以私怨殺黃文炳家四五十口,不可訓矣,特標此句以蓋之也。〕與哥哥報仇雪恨!」 宋江又道:「只恨黃文炳那賊一個,卻與無為軍百姓無干。〔金夾批(容夾):是。〕他兄既然仁德,亦不可害他,休教天下人罵我等不仁。眾弟兄去時,不可分毫侵害百姓。〔容夾批:大是。〕〔容眉批:既知道與無為軍、百姓無干,也須知與他家男子婦人四五十口無干,何故又侵害他?〕〔袁眉批:驅除奸惡見眾人心術,不害百姓見宋江心術。〕今去那裡,我有一計,〔餘評:觀公明用此計擒文炳,有鬼神不拆之機,人莫能知。〕只望眾人扶助。」 眾頭領齊聲道:「專聽哥哥指教。」 宋江道:「有煩穆太公〔金夾批:調遣諸將,第一先是太公,趣甚。○往常諸將聽計,皆用秘密,此獨彰明昭著,一一都寫出來者,為避劫江州時,吳用調遣一篇也。〕對付八九十個叉袋,又要百十束蘆柴,用著五隻大船,兩隻小船;〔金夾批:一一寫出。〕央及張順、李俊,駕兩隻小船;五隻大船上用著張橫、三阮、童威,和識水的人護船:〔金夾批:一一寫出。〕此計方可。」 穆弘道:「此間蘆葦,油柴,布袋都有,我莊上的人都會使水駕船。便請哥哥行事。」 宋江道:「卻用侯家兄弟引著薛永並白勝先去無為軍城中藏了;來日三更二點為期,只聽門外放起帶鈴鵓鴿,便教白勝上城策應,先插一條白絹號帶,近黃文炳家,便是上城去處。」 再又教石勇、杜遷,扮做丐者,去城門邊左近埋伏,只看火為號,便要下手殺把門軍士。〔金夾批:一一寫出。〕李俊、張順,只在江面上往來巡綽,等候策應。〔金夾批:完李俊、張順句。○一一寫出。〕 宋江分撥已定。薛永、白勝、侯健,先自去了。〔金夾批:先一隊作埋伏。○上一番明寫調遣,此一番又明寫發軍,務要與劫江州時不同也。〕隨後再是石勇、杜遷,扮做丐者。身邊各藏了短刀暗器,也去了。〔金夾批:一隊作策應。〕這裡自一面扛抬沙土布袋和蘆葦油柴上船裝載。眾好漢至期,各各拴束了,身上都準備了器械;船艙裡埋伏軍漢。眾頭領分撥下船:晁蓋、宋江、花榮,在童威船上;〔金夾批:此是中軍和第一隊。〕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在張橫船上;〔金夾批:第二隊。〕戴宗、劉唐、黃信,在阮小二船上;〔金夾批:第三隊。〕呂方、郭盛、李立,在阮小五船上;〔金夾批:第四隊。〕穆弘、穆春、李逵,在阮小七船上。〔金夾批:第五隊。〕〔容夾批:可刪。(按:指從「晁蓋、宋江」到此一段)〕只留下朱貴、宋萬,在穆太公莊上看理江州城裡消息;〔金夾批:另一隊作防守。〕先使童猛桌一隻打魚快船前去探路。〔金夾批:另一隊作探聽。○不過二三十人,寫得如許有進有退,有攻有守,有伏有應,有伸有縮,妙甚。〕小嘍囉並軍健都伏在艙裡。火家莊客水手撐駕船隻,當夜密地望無為軍來。 此時正是七月盡天氣,夜涼風靜,月白江清;水影山光,上下一碧。〔金夾批:如許殺人放火事,偏用絕妙好辭,寫得景物清夷,行文亦當有諸葛君真名士之譽也。〕〔袁眉批:一團殺氣,忽然說到時景上,點綴光天化日夷,文情妙絕。〕約莫初更前後,大小船隻都到無為江岸邊,揀那有蘆葦深處〔金夾批:好。○何物文人,其胸中無所不妙。〕一字兒纜定了船隻。只見那童猛〔金夾批:看他歷歷落落,寫出無數只見字,如聞棋子落枰之聲。〕回船來報道:「城裡並無些動靜。」〔金夾批:好。〕 宋江便叫手下眾人把這沙土布袋和蘆葦乾柴都搬上岸,望城邊來。聽那更鼓時正打二更。宋江叫小嘍囉各各拖了沙土布袋並蘆柴就城邊堆垛了。眾好漢各挺手中軍器,只留張橫、三阮、兩童,守船接應;〔金夾批:不惟精于行文,亦複精於行兵,若在俗筆,竟一哄都上岸矣。〕其餘頭領都奔城邊來。望城上時,約離北門有半里之路,宋江便叫放起帶鈴鵓鴿。只見城上〔金夾批:只見二。〕一條竹竿,縛著白號帶,風飄起來。宋江見了,便叫軍士就這城邊堆起沙土布袋,分付軍漢一面挑,擔蘆葦油柴上城。只見白勝〔金夾批:只見三。〕已在那裡接應等候,把手指與眾漢道:「只那條巷便是黃文炳住處。」〔金夾批:好。〕 宋江問白勝道:「薛永,侯健在那裡?」 〔金夾批:妙。○調遣曲折,前文已詳,此處連用數個只見,不過更將前計,再一點醒之耳。若又逐一板板應出,便覺了無靈變之氣,只就一問一答,顯得眾人無不效命。筆法妙絕。〕 白勝道:「他兩個潛入黃文炳家裡去了,只等哥哥到來。」 宋江又問道:「你曾見石勇,杜遷麼?」〔金夾批:妙。〕 白勝道:「他兩個在城門邊左近伺候。」〔袁眉批:一一應計,又在問答中見,不是死述。〕宋江聽罷,引了眾好漢下城來,逕到黃文炳門前,只見侯健〔金夾批:只見四。〕閃在房檐下。宋江喚來,附耳低言道:「你去將菜園門開了,放他軍士把蘆葦油柴堆放裡面;可教薛永尋把火來點著,卻去敲黃文炳門道:『間壁大官人家失火!有箱籠什物搬來寄頓!』〔金夾批:大官人失火,曾與二官人何涉;然大官人失火,而搬運箱籠前來寄頓,此言直鑽入二官人耳朵心坎也。○上文增出大官人,只為此一句耳。〕〔袁眉批:害人者必貪利,故以利動之。〕敲得門開,我自有擺佈。」 宋江教眾好漢分幾個把住兩頭。〔金夾批:精於用兵。〕侯健失去開了菜園門,軍漢把蘆柴搬來堆在裡面。侯健就討了火種,遞與薛永,將來點著。侯健便閃出來,卻去敲門,叫道:「間壁大官人家失火!有箱籠搬來寄頓,快開門則個!」 裡面聽得,便起來看時,望見隔壁火起,連忙開門出來。晁蓋、宋江等呐聲喊殺將入去。眾好漢亦各動手,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把黃文炳一門內外大小四五十口盡皆殺了,〔餘評:梁山好漢殺黃文炳一家,威名從此大展。〕不留一人。〔金夾批:獻勤人看樣。〕〔容夾批:惡。〕只不見了文炳一個。〔金夾批:文情奇絕,偏要作此一閃。○前已注明人自不覺也。〕眾好漢把他從前酷害良民積攢下許多家私金銀〔金夾批:家私金銀上,加出酷害很民積攢下七字,與天下看樣。〕收拾俱盡,〔袁眉批:收拾得有名。〕大哨一聲,眾多好漢都扛了箱籠家財,卻奔城上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