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1)


  【芥眉批:劫法場是無國庋,徒聚義之氣,無義之理,可謂忠乎?宋江時愧心痛心於此,故歸梁山以後,日願招安,棄邪歸正,事始足傳。】

  【金批:寫急事不得多用筆,蓋多用筆則其事緩矣。獨此書不然:寫急事不肯少用筆,蓋少用筆則其急亦遂解矣。如宋江、戴宗謀逆之人,決不待時,雖得黃孔目捱延五日,然至第六日已成水窮雲盡之際,此時只須雲「只等午時三刻,便要開刀」一句便過耳。乃此偏寫出早辰先著地方打掃法場;飯後點土兵刀仗劊子;巳牌時分,獄官稟請監斬,孔目呈犯由牌,判「斬」字,又細細將貼犯由牌之蘆席亦都描畫出來。此一段是牢外眾人打扮諸事,作第一段。

  次又寫紮宋江、戴宗,各將膠水刷頭髮,各綰作鵝梨角兒,又各插朵紅綾紙花,青面大聖案前,各有「長休飯」、「永別酒」;然後六七十個獄卒,一齊推擁出來。此一段是牢裡打扮宋、戴兩人,作第二段。次又寫押到十字路口,用槍棒團團圍住;又細說一個面南背北,一個面北背南,納坐在地,只等監斬官來。

  此一段是宋、戴已到法場,只等監斬,作第三段。次又寫眾人看出人,為未見監斬官來,便去細看兩個犯由牌:先看宋江,雲犯人一名某人,如何如何,律斬;次看戴宗,犯人某人,如何如何,律斬。逡巡間,不覺知府已到,勒住馬,只等午時三刻。此一段是監斬已到,只等時辰,作第四段。使讀者乃自陡然見有「第六日」三字便吃驚起,此後讀一句嚇一句,讀一字嚇一字,直至兩三頁後,只是一個驚嚇。吾嘗言:讀書之樂,第一莫樂於替人擔憂。然若此篇者,亦殊恐得樂太過也。

  此篇妙處,在來日便要處決,迅雷不及掩耳,此時即有人報知山泊,亦已縮地無法,又況更無有人得知他二人與山泊有情分也。今卻在前回中,寫吳用預先算出漏誤,連忙授計眾人下山。至於於路數日,則恰好是事發遲二日,黃孔目捱五日,三處各不相照,而時至事起,適然湊合,真是脫盡印板小說套子也。

  寫戴宗事發後,李逵、張順二人杳然更不一見;不惟不見而已,又反寫二番眾人叫苦,以倒踢之,真令讀者一路不勝悶悶。及讀至「虎形黑大漢」一句,不覺毛骨都抖;至於張順之來,則又做夢亦夢不到之奇文也。】

  ***

  話說當時晁蓋並眾人聽了,請問軍師道:「這封書如何有脫卯處?」

  吳用說道:「早間戴院長將去的回書,〔袁夾批:未便喝出圖書。〕是我一時不仔細,見不到處!才使的那個圖書不是玉筋篆文『翰林蔡京』四字?〔金夾批:篆體字文,前略此詳,正妙。〕只是這個圖書便是教戴宗吃官司!」〔金夾批:奇談。〕金大堅便道:「小弟每每見蔡太師書緘並他的文章都是這樣圖書。今次雕得無纖毫差錯,如何有破綻?」〔容夾批:你那得知!〕吳學究道:「你眾位不知。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師兒子,如何父寫書與兒子卻使個諱字圖書?〔金夾批:說得明快之極。〕因此差了。是我見不到處!此人到江州必被盤詰。問出實情,卻是利害!」

  晁蓋道:「快使人去趕喚他回來別寫,如何?」

  吳學究道:「如何趕得上。他作起『神行法』來,這早晚已走過五百里了!〔金夾批:好。〕只是事不宜遲,我們只得恁地,可救他兩個。」

  晁蓋道:「怎生去救?用何良策?」

  吳學究便向前與晁蓋耳邊說道:「這般這般。……如此如此。……主將便可暗傳下號令與眾人知道,只是如此動身,休要誤了日期。」〔餘評:觀吳用便知戴宗此去受苦,暗傳將令救宋江,觀吳用可為一軍師矣。〕眾多好漢得了將令,各各拴束行頭,連夜下山,望江州來,不在話下。

  且說戴宗扣著日期,〔金夾批:好。〕回到江州,當廳下了回書,蔡九知府見了戴宗如期回來,好生歡喜;先取酒來賞了三鐘,親自接了回書,便道:「你曾見我太師麼?」

  戴宗稟道:「小人只住得一夜,便回了,不曾見得恩相。」

  知府拆開封皮,看見前面說:〔金夾批:正經。〕「信籠內許多物件,都收了。……」

  中間說:〔金夾批:次之。〕「妖人宋江,今上自要他看,可令牢固陷車,盛載密切,差的當人員連夜解上京師。沿途休教失走……」

  書尾說:〔金夾批:帶。〕「黃文炳早晚奏過天子,必然自有除授。」

  蔡九知府看了,喜不自勝,叫取一錠二十五兩花銀賞了戴宗;〔餘評:知府不知看破其事,賞戴宗,觀知府文禮未通,作父之官矣。〕一面分付教造陷軍,商量差人解發起身。戴宗謝了,自回下處,買了些酒肉,來牢裡看覷宋江,不在話下。

  且說蔡九知府催並合成陷車,過得一二日,正要起程,只見門子來報道:「無為軍黃通判特來相探。」〔金夾批:緊接。〕蔡九知府叫請至後堂相見。又送些禮物,時新酒果。知府謝道:「累承厚意,何以得當。」

  黃文炳道:「村野微物,何足掛齒。」

  知府道:「恭喜早晚必有榮除之慶!」

  黃文炳道:「相公何以知之?」

  知府道:「昨日下書人已回。妖人宋江,教解京師。通判只在早晚奏過今上,升擢高任。家尊回書備說此事。」

  黃文炳道:「既是恁地,深感恩相主薦。那個人下書,真乃神行人也!」

  知府道:「通判如不信時,就教觀看家書,顯得下官不謬。」

  黃文炳道:「小生只恐家書,不敢擅看;〔容夾批:巧。〕如若相托,求借一觀。」

  知府便道:「通判乃心腹之交,看有何妨。」

  便令從人取過家書遞與黃文炳看。

  黃文炳接書在手,從頭尾讀了一遍,卷過來看了封皮,只見圖書新鮮。黃文炳搖頭道:「這封書不是真的。」〔金夾批:賊。〕〔容眉批:仔細。此人大用得。〕〔芥眉批:像像。〕知府道:「通判錯矣;此是家尊親手筆跡,真正字體,如何不是真的?」

  黃文炳道:「相公容覆:往常家書來時,曾有這個圖書麼?」〔金夾批:賊。〕

  知府道:「往常來的家書卻不曾有這個圖書,只是隨手寫的。今番一定是圖書匣在手邊,就便印了這個圖書在封皮上。」〔金夾批:反用一解妙。〕〔容夾批:好貨。〕〔袁夾批:一解更妙。〕〔芥眉批:父字子不能辨,蕭讓有手,蔡九無目。〕

  黃文炳道:「相公休怪小生多言。這封書被人瞞過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蘇,黃,米,蔡,四家字體,誰不習學得些?〔金夾批:書輕點過。〕只是這個圖書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學士時使出來,〔金夾批:賊。〕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見。〔金夾批:賊。〕如今升轉太師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圖書使出來?〔金夾批:賊。○此一段比前吳用所說,又另增出。〕更兼亦是父寄書與子,須不當用諱字圖書。〔芥眉批:真有智巧,蔡九蠢,愈顯文炳毒惡,然實是有用之才,不應閑在。〕令尊太師恩相是個識窮天下高明遠見的人,〔容夾批:奉承。〕安肯造次錯用?〔金夾批:賊。○此一段與吳用所說同。〕相公不信小生之言,可細細盤問下書人,曾見府裡誰來。若說不對,便是假書。〔餘評:黃信(文炳)看破書內之情,須能取蔡知府之樂,不知喪家之日速矣。〕休怪小生多說,因蒙錯愛至厚,方敢僭言。」〔容眉批:是國家大有用之有,如何叫他閑住在家,可惜可恨。〕

  蔡九知府聽了說道:「這事不難;此人自來不曾到東京,〔金夾批:補一句。〕一問便顯虛實。」

  知府留住黃文炳在屏風背後坐地,隨即升廳,叫喚戴宗,有委用的事。當下做公的領了鈞旨,四散去尋。

  且說戴宗自回到江州,先去牢裡見了宋江,附耳低言,將前事說了,宋江心中暗喜,次日又有人請去酌杯。戴宗正在酒肆中吃酒,只見做公的四下來尋。當時把戴宗喚到廳上。蔡九知府問道:「前日有勞你走了一遭,真個辦事,未曾重賞你。」

  戴宗答道:「小人是承恩相差使的人,如何敢怠慢。」

  知府道:「我正連日事忙,未曾問得你個仔細。你前日與我去京師,那座門入去?」

  戴宗道:「小人到東京時,那日天色已晚,不知喚做甚麼門。」

  〔金夾批:東京帝都,人山人海,如何日晚,門都不知,寫得好笑。〕〔容夾批:好。〕

  知府又道:「我家府裡門前,誰接著你?留你在那裡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