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匯評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2) |
|
武行者喝道:「你道我怕你,不敢打你!」 一搶搶到門邊。〔金夾批:一個又硬。○須知是一頭喝,一頭搶出來。〕〔金眉批:又一個走出。〕那大漢便閃出門外去。〔金眉批:一個出門。〕武行者趕到門外。〔金眉批:又一個出門。一路看他寫兩個硬漢各不相下。〕那大漢見武松長壯,那裡敢輕敵,便做個門戶等著他。〔金夾批:如畫。〕武行者搶入去,接住那漢手,〔金夾批:如畫。〕那大漢卻待用力跌武松,〔金夾批:如畫。〕怎禁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懷中,只一撥,撥將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裡做得半分手腳。〔金夾批:如畫。○自打虎至此,曾無一次不變。〕那三四個村漢看了,手顫腳麻,那裡敢上前來。武行者踏住那大漢,提起拳頭來隻打實落處,〔金夾批:如畫。〕打了二三十拳,就地下提起來,望門外溪裡只一丟。〔金夾批:如畫。○寫得只如將大漢作戲,又表神力,又表醉後。○溪裡二這字,妙絕文情。〕那三四個村漢叫聲苦,不知高低,都下水去,把那大漢救上溪來,〔金夾批:救上溪來,捉上溪來,不意寒溪有此妙事。〕自攙扶著投南去了。〔金夾批:如畫。〕〔餘評:武松進店便以氣力欺人,觀松實一勇之夫,全不盧人覷破其事。〕這店主人吃了這一掌,打得麻了,動撣不得,自入屋後躲避去了。〔金夾批:去了。〕 武行者道:「好呀!你們都去了,老爺吃酒了!」〔金夾批:二語寫出快活,有旁若無人之意。〕把個碗去白盆內舀那酒來只顧吃。〔金夾批:可憐,好酒卻是冷吃,亦足強似頃間偷看時也。〕桌子上那對雞,一盤子肉,都未曾吃動。〔金夾批:寫得快活。〕武行者且不用箸,雙手扯來任意吃,〔金夾批:快活亦有,醉亦有。〕沒半個時辰,把這酒〔金夾批:句。〕肉〔金夾批:句。〕和雞〔金夾批:句。〕都吃個八分。武行者醉飽了,把直裰袖結在背上,便出店門,沿溪而走。〔金夾批:絕妙文情。〕卻被那北風卷將起來,武行者捉腳不住,一路上搶將來,〔金夾批:畫出頭陀,畫出醉,畫出嚴寒,畫出溪邊。〕離那酒店走不得四五里路,傍邊土牆裡走出一隻黃狗,看著武松叫。〔金夾批:無端忽想出一隻黃狗,文心千奇百怪,真乃意想不到。〕〔芥夾批:狗看人。〕武行者看時,〔芥夾批:寫眼。〕一隻大黃狗趕著吠。〔金夾批:疊寫一句者,上句從作者筆端寫出,此句從武松眼中寫出。從筆端寫出者,寫狗也。從眼中寫出者,寫醉也。〕〔芥夾批:人看狗,狗趕人。〕武行者大醉,正要尋事,〔金夾批:四字罵世,言世間無事可尋,一尋便尋了狗的事也。〕恨那狗趕著他只管吠,〔芥夾批:寫心。〕便將左手鞘裡掣一口戒刀來,大踏步趕。〔金夾批:狗上加一恨字,趕狗上著一戒刀字,皆喻古今君子,有時忽與小人相持,為可深痛惜也。夫狗豈足恨之人,戒刀豈趕狗之具哉。〕〔芥夾批:人趕狗。〕那黃狗繞著溪岸叫。〔金夾批:寫出寒溪,寫出村犬,寫出醉壯舉陀真是筆頭有畫。〕武行者一刀砍將去,卻砍個空,使得力猛,頭重腳輕,翻筋斗倒撞下溪裡去,卻起不來。〔金夾批:其力可以打倒大蟲,而不能不失手于黃狗,為用世者讀之寒心。〕〔容眉批:畫醉景亦好。〕〔芥眉批(袁眉批:此一段畫出村犬,畫出醉漢,畫出寒溪,真而有趣。)聞而有味,真好文筆。〕黃狗便立定了叫。〔金夾批:活畫黃狗,活畫小人。○黃狗得意。○俗本落此句。〕冬月天道,雖只有一二尺深淺的水,卻寒冷得當不得,〔袁夾批:著一解,使不死煞。〕爬將起來,淋淋的一身水。〔金夾批:學道必須聞一知十,看書卻須聞一知二。如此句寒冷得當不得,須知是兩個人寒冷得當不得。淋淋漓漓一身水,須知是淋淋漓漓兩身水也。作傳妙處,全妙於寫一邊,不寫一邊,卻將不寫一邊,宛然在寫一邊時現出。其妙不可以一端盡也。〕卻見那口戒刀浸在溪裡,〔袁夾批:前並不說刀脫在水裡,妙。〕亮得耀人。〔金夾批:爬起時不記戒刀,起來後忽然耀眼,寫醉人真是醉人,寫戒刀真好戒刀。俗本落此句。〕便再蹲下去撈那刀時,撲地又落下去,再起不來,只在那溪水裡滾。 〔金夾批:此段不止活畫醉人而已,喻言君子作世,每每一蹶之後,不能再振,所以深望其慎之也。〕 岸上側首牆邊轉出一夥人來。當先一個大漢,頭戴氈笠子,身穿鵝黃紵絲衲襖,手裡拿著一條哨棒,〔金夾批:卻不接吃打大漢,妙。〕〔袁眉批:不便接吃打的,妙。〕背後十數個人跟著,都拿木鈀白棍。眾人看見狗吠,〔金夾批:畫。○一狗吠而眾人隨之,類如此矣。〕指道:「這溪裡的賊行者便是打了小哥哥的!如今小哥哥尋不見,大哥哥卻又引了二三十個莊客自奔酒店裡捉他去了,他卻來到這裡!」〔金夾批:又作補,又作引。〕說猶未了,只見遠遠地那個吃打的漢子,換了一身衣服,〔金夾批:細筆不漏。〕手裡提著一條樸刀,背後引著三二十個莊客,都拖槍拽棒,跟著那個大漢,吹風呼哨,來尋武松;趕到牆邊,見了,指著武松,對那穿鵝黃襖子的大漢道:「這個賊頭陀正是打兄弟的!」 那個大漢道:「且捉這廝去莊裡細細拷打!」 那漢喝聲「下手!」 三四十人一發上。可憐武松醉了,掙扎不得,急要爬起來,被眾人一齊下手,橫拖倒拽,捉上溪來。〔金夾批:不成捉矣,止可謂之澇上溪來耳。○前文閑寫一句雲門前一道清溪,不意遂兩用之。〕〔袁眉批:忘記張青囑咐,便有此禍。〕轉過側首牆邊,一所大莊院,兩下都是高牆粉壁,垂柳喬松,圍繞著牆院。眾人把武松推搶入去,剝了衣裳,奪了戒刀、包裹,揪過來綁在大柳樹上,〔餘評:武松若非醉酒,眾莊客不能綁捉。〕叫:「取一束藤條來細細的打那廝!」 卻才打得三五下,只見莊裡走出一個人來問道:「你兄弟兩個又打甚麼人?」〔金夾批:又打妙。〕只見這兩個大漢叉手道:「師父聽稟:兄弟今日和鄰莊三四個相識去前面小路店裡吃三杯酒,叵耐這個賊行者到來尋鬧,把兄弟痛打了一頓,又將來攛在水裡,頭臉都磕破了,險些凍死,卻得相識救了回來。歸家換了衣服,帶了人再去尋他,那廝把我酒肉都吃了,卻大醉,倒在門前溪裡,因此,捉拿在這裡細細的拷打。看起這賊頭陀來也不是出家人,——臉上見刺著兩個『金印,』這賊卻把頭髮披下來遮了。——必是個避罪在逃的囚徒。問出那廝根原,解送官司理論!」〔金夾批:忽然一逼。〕這個吃打傷的大漢道:「問他做甚麼!〔金夾批:忽然一松。○一逼一松,總是搖漾讀者。〕這禿賊打得我一身傷損,不著一兩個月將息不起,不如把這禿賊一頓打死了,一把火燒了他,才與我消得這口恨氣!」 說罷,拿起藤條,恰待又打。只見出來的那人說道:「賢弟,且休打,待我看他一看。這人也像是一個好漢。」 〔金夾批:也像是三字,妙絕。可見連日說好漢也,可見連日說開松也。〕〔袁眉批:偏他出來便會著眼,氣誼所感,安能不皈服。〕 此時武行者心中略有些醒了,理會得,〔金夾批:此三字中又提動景陽打虎一事在心頭矣。〕只把眼來閉了,由他打,只不做聲。〔容夾批:妙。〕那個先去背上看了杖瘡〔金夾批:寫看一看,亦不一直寫出,且先寫個看背上杖瘡,以作一曲,便無饞筆渴墨之消。〕〔袁眉批:看得妙。〕便道:「作怪!這模樣想是決斷不多時的疤痕。」 轉過面前,便將手把武松頭髮揪起來〔金夾批:方才看正面,便有酣筆飽墨之致也。〕定睛看了,叫道:「這個不是我兄弟武二郎?」〔金夾批:疑鬼疑神之筆。〕 武行者方才閃開雙眼,看了那人道:「你不是我哥哥?」〔金夾批:疑鬼疑神之筆。〕〔袁夾批:不叫出某人,妙。〕那人喝道:「快與我解下來!這是我的兄弟!」〔金夾批:自武二郎兄死之後,如十字坡、孟州營、白虎莊,處處寫出許多哥哥弟弟字來,讀之真有昨夜雨滂烹,打倒葡萄棚之妙也。然前兩處猶明明知是某人,卻寫到結拜兄弟,便有通身擊應之能耳。此卻更不知是何人,竟寫一個認是哥哥,一個認是兄弟,叫得一片親然,使讀者茫不知其為誰,豈其夢中見武大耶?蓋特特為是疑鬼疑神之筆以自娛樂,亦以娛樂後世之人也。〕那穿鵝黃襖子的〔金夾批:妙。〕並吃打的〔金夾批:妙。○一時寫出四個人,卻一個人認得三個人,一個人認得一個人,兩個人各認得兩個人,一個人只認得一個人,一個人認得三個人者,出來的人認得三個人也。一個人認得一個人者,武松只認得出來的人也。兩個人各認得兩個人者,鵝黃襖子的認得出來的吃打的,吃打的認得出來的鵝黃襖子的也。一個人只認得一個人者,讀者此時只認得武松,並不認得出來的、鵝黃襖子的、吃打的也。○妙批。〕〔金眉批:看他寫四人都無名字。〕盡皆吃驚;連忙問道:「這個行者如何卻是師父的兄弟?」 那人便道:「他便是我時常和你們說的那景陽岡上打虎的武松。〔金夾批:景陽岡找虎不惟自己時常說,別人也時常說,可知是一件非常事。〕〔芥眉批:傳中每每有時常說的某人要見憐,惜惺惺者提心在口,決不相忘。〕我也不知他如今怎地做了行者。」〔金夾批:如畫,如話。〕那弟兄兩個聽了,慌忙解下武松來,便討幾件幹衣服與他穿了,〔金夾批:細筆不漏。〕便扶入草堂裡來。武松便要下拜。那個人驚喜相半,扶住武松,道:「兄弟酒還未醒,且坐一坐說話。」〔金夾批:水滸寫拜,已成套事,此又寫得異樣出色。○真好哥哥。〕〔袁夾批:情景妙絕。〕武松見了那人,歡喜上來,酒早醒了五分,〔金夾批:真有是事。〕〔芥眉批:驚能作瘧,喜能醒酒,遙映生奇。〕討些湯水洗漱了,吃些醒酒之物,便來拜了那人,〔金夾批:一隻拜作兩橛寫。〕相敘舊話。 那人不是別人,〔金夾批:又略一頓。〕正是鄆城縣人氏,〔金夾批:句。〕姓宋,〔金夾批:句。〕名江,〔金夾批:句。〕〔餘評:武行者到此處複遇宋江,亦星煞之所會也。〕表字公明。〔金夾批:句。〕武行者道:「只想哥哥在柴大官人莊上。卻如何來在這裡?兄弟莫不是和哥哥夢中相會麼?」〔容夾批:不象。〕 宋江道:「我自從和你在柴大官人莊上分別之後,我卻在那裡住得半年。〔金夾批:是打虎殺嫂初遇張青時也。〕不知家中如何,恐父親煩惱,先發付兄弟宋清歸去。〔金夾批:便帶出三十四回來。〕後卻接得家中書說道:『官司一事全得朱、雷二都頭氣力,已自家中無事,〔金夾批:口中補寫朱、雷。〕只要緝捕正身;因此,已動了個海捕文書各處追獲。』這事已自慢了。卻有這裡孔太公屢次使人去莊上問信,後見宋清回家,說道宋江在柴大官人莊上,因此特地使人直來柴大官人莊上取我在這裡。〔金夾批:口中補寫來孔家前半節事。〕此間便是白虎山。這莊便是孔太公莊上。恰才和兄弟相打的便是孔太公小兒子;因他性急,好與人廝鬧,到處叫他做獨火星孔亮。這個穿鵝黃襖子的便是孔太公大兒子,人都叫他做毛頭星孔明。因他兩個好習槍棒,卻是我點撥他些個,以此叫我做師父。〔金夾批:此句醜。〕我在此間住半年了。〔金夾批:是打蔣門神、殺張都監、再遇張青時也。〕我如今正欲要上清風寨走一遭。這兩日方欲起身。〔金夾批:便入此句,為下作引。〕我在柴大官人莊上時,只聽得人傳說兄弟在景陽岡上打了大蟲;又聽知你在陽穀縣做了都頭;又聞鬥殺了西門慶。〔金夾批:此是半年。〕向後不知你配到何處去。兄弟如何做了行者?」 〔金夾批:此是半年。○上文雲柴家半年,孔家半年,此又敘出半年中事都知,半年中事都不知,不惟行文有虛實之妙,又表出柴孔兩莊大小之不同也。〕〔袁夾批:驚詫如聞。〕 武松答道:「小弟自從柴大官人莊上別了哥哥,去到得景陽岡上打了大蟲,送去陽穀縣,知縣就抬舉我做了都頭。後因嫂嫂不仁,與西門慶通姦,〔金夾批:通姦上坐以不仁二字,妙絕,遂令風情二字,更立不起。〕藥死了我先兄武大,〔金夾批:諸字哭殺,何也?昔佛入滅後,阿難結集四經,升座初唱如是我聞四字,一時大眾,無不大哭也。日昨猶見佛,今日已稱我聞。今武松別宋江時,猶口口哥哥,見宋江時已口稱先兄。嗟乎!腸斷脈絕,胡可以言也。〕被武松把兩個都殺了,自首告到本縣,轉申東平府。後得陳府尹一力救濟,斷配孟州。」 至十字坡,怎生遇見張青、孫二娘;到孟州;怎地會施恩,怎地打了蔣門神,如何殺了張都監一十五口,〔芥眉批:怎生、怎地、如何,數落得妙,三兩行卻像有千百句言語在內。又一口氣緊得妙,以前又用寬,此須急受。〕又逃在張青家,母夜叉孫二娘教我做了頭陀行者的緣故;過蜈蚣嶺,試刀殺了王道人;至村店吃酒,醉打了孔兄:把自家的事從頭備細告訴了宋江一遍。 孔明孔亮兩個聽了大驚,撲翻身便拜。武松慌忙答禮道:「卻才甚是衝撞,休怪,休怪。」 孔明、孔亮道:「我弟兄兩個『有眼不識泰山!』萬望恕罪!」 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覷武松時,卻是與我烘焙度牒書信並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兩口戒刀,這串數珠。」 孔明道:「這個不須足下掛心。小弟已自著人收拾去了,整頓端正拜還。」 武行者拜謝了。宋江請出孔太公,〔金夾批:竟是哥哥身分,妙。○寫得宋江亦有誇耀武松之意,妙妙。〕都相見了。孔太公置酒設席管待,〔餘評:太公父子待武松,若非宋江在此,一席酒苦口難吞,骨何囗綿。〕不在話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